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汪涵辦班教論語 學者稱國學師資是發展瓶頸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3-1-5 19:02|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760| 評論: 0|來自: 西安日報

摘要: 日前,有媒體爆出著名主持人汪涵在長沙辦私塾教【論語】。再看看近年來各地爭相開辦的國學班、誦讀團,以於丹為代表的不少學者也通過【百家講壇】講國學紅遍全國,幾年來大眾對國學空前關注,興起了一股國學熱潮。那 ...

日前,有媒體爆出著名主持人汪涵在長沙辦私塾教【論語】。再看看近年來各地爭相開辦的國學班、誦讀團,以於丹為代表的不少學者也通過【百家講壇】講國學紅遍全國,幾年來大眾對國學空前關注,興起了一股國學熱潮。那麼,國學究竟有多熱?1月2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陝西國學專家韓星,回到西安舉辦了一場講座,記者請他來解讀眼下的國學熱潮。在他看來,『國學其實不夠熱,因為目前國學對大眾的影響很有限。』

國學似乎很熱

日前有網友爆料,汪涵在長沙九峰山一帶租房隱居。據當地村民介紹,『這個房子是汪涵租的,聽說5萬元一年租了20年。』後來汪涵也證實,他是租了那個地方,現在交給了他的一個朋友,『開了一個國學班,招了幾個小孩,請老師在教國學』。對於汪涵辦國學班,有網友表示力挺,也有網友表示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星效應再次帶動了網友對國學的關注。

近年來,國學的確很熱,在前不久北京舉辦的首屆全國高校國學院院長論壇上,有數據顯示全國有20多所高校已成立了國學院,其中僅武漢就有三所,陝西目前雖然還沒有,但是寶雞文理學院已表示正在籌備中。除此之外,各地的私塾、書院等民間教授國學的機構更是數不勝數,我省大大小小的相關機構就有十餘家。還有不少中小學也紛紛開設了此類課程,西安遠東二中已堅持4年將【弟子規】等國學讀本引入課堂。另外,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鼓勵孩子誦讀經典,很多企業管理者開始熱衷於學習中國古代哲學的管理策略,許多市民也加入了學習國學的行列。僅我市2012年舉辦的大型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就達到了十餘次。

國學熱的『熱度』還不夠

然而,在韓星教授看來,國學依然還不夠熱,而且眼下的這種熱也有些表面化。韓星教授一直致力於儒學思想研究,曾任陝師大儒學研究所所長。他認為,近年來學界和大眾的確非常關注國學,很多學者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國學研究畢竟要作用於普通市民。『於丹講【論語】雖然只強調了其中勵志的成分,但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傳統經典的價值。目前國學對大眾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而且太淺,對世道人心的影響力不夠。』如很多幼兒園、小學將【弟子規】引入課堂,組織孩子們誦讀,但是誦讀之外最重要的是讓經典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思想深入人心。

一位來聽韓星教授講座的李先生,近年來在社區從事國學傳承工作,他告訴記者,孩子們讀過後,如果家長老師不把意思講給他們聽,並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孩子們『根本記不了多久。』

另外,目前國學機構也存在魚龍混雜的亂象。韓星教授也直言其中不少機構過於『功利化』,『舉辦經典誦讀、恢復一些禮儀固然不錯,但這些還都停留在表面,雖然有些私塾、書院等民辦機構在教授國學,但是質量良莠不齊,有的根本辦不長久。』

師資力量薄弱是『瓶頸』

談到造成國學熱中多種亂象的原因,韓星教授歸結為兩個『不夠』:對經典的理解不夠,合格的老師不夠。他說,目前很多人談國學,但實際上自己對經典並沒有深入的了解。『研究的人好比處在黃河的下流,沒有對源頭的追尋,怎麼能真正理解經典的含義和價值?』這樣在國學思想的大眾化和現代化轉變、傳播過程中,有人難免會出現『異化』,『只有掌握本質、根本,才不會跑偏。』

師資短缺同樣也是國學熱亂象的一大『推手』。『目前學界關於在國學傳統繼承上的主要內容基本達成了共識,但是課堂上怎麼講還沒有什麼標準。』韓星教授表示,在老師的培養上不少國學院、國學班都很頭疼,高校教師綜合素質強,可是日常工作太繁重,一般國學愛好者對於教學又不太在行。而且隨着社會上不少私塾的出現,對於合格國學老師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我們需要更多的探索國學師資的培養模式。』

省國學藝術研究會一年多來多次舉辦誦讀講座

吸引逾10萬人次關注國學

本報訊(記者 肖雪)近日,記者從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舉辦的雙年會上了解到,這個研究會一年多來通過舉辦誦讀、展演以及講座,吸引了超過10萬人次關注國學。

據了解,省國學藝術研究會成立於2011年4月,目前設有陝西省國學網站、國風經典誦讀團、國學名家畫苑、墨蘭國學院和歸元書院等部門,會員遍布全省。

據會長王盛華介紹,成立以來研究會舉辦了多項國學普及活動,其中包括不少誦讀活動,如在大明宮誦讀【弟子規】、『六一』唐詩誦讀主題活動、端午節屈原詩歌誦讀、『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國學經典誦讀』和百人誦讀【道德經】等活動,而這些活動都取得了不錯的影響。『一年多來,我們先後舉辦誦讀、展演活動30多場次,免費贈送國學經典書籍3萬餘冊,參加誦讀活動的人員累計3萬多人次,其中年齡最大的70多歲,在校大學生和學齡前兒童都踴躍參加。』王盛華說。

除了重在普及的誦讀展演之外,研究會還邀請專家學者舉辦各類講座研討,開展卓有成效的宣講。一年多來,研究會先後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星、雲南師大教授陳潔思等走進高校、單位,就【論語】【國學經典與時代精神】【傳統文化與師德】【國學智慧與心理保健】等話題舉辦了數十次公益講座,聽眾多達六萬多人次。

延伸閱讀

跟孔孟學戀愛兵法

讀古代聖賢書,圖的是修身養性,借鑑智慧,借鑑的是什麼智慧?無非是做人做事的智慧。既然談到做人做事,那談戀愛算不算做人做事呢?當然算,那麼,像談戀愛這樣的人事能否從【論語】和【孟子】等儒家典籍里吸收正能量呢?當然能。

孔子:將心比心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個學期,一節課剛剛上完,孔丘老師拍拍身上的粉筆灰,忽然把曾子叫過來,提問:『曾參同學,你知道嗎?老師我一生的學問和為人,貫徹的是一個原則。』曾子心領神會地回答:『知道。』

孔老師對這個答案很滿意,於是走出教室。同學們紛紛湊到曾同學面前,問:『喂,阿參,老師到底說的是什麼?』曾同學回答:『很簡單,咱們老師為人處世,治學做事的最大秘訣就是:忠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孔老師一生踐行的,就是儘自己所能,這是忠;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這是恕。

孟子:推心置腹

又過了百來年,有個叫孟軻的老師,他或許是戰國時期年薪最高的老師,當時齊國給他的年薪據說是十萬鍾糧食,當於6400噸糧食。孟教授待遇這麼高,靠的什麼學術成果呢?其實不複雜,還是對孔老師原有理論的發展,其中之一就是:在將心比心的基礎上,將愛推廣開來。

翻開孟老師在齊國擔任教授期間的講義,發現這麼一番話:『言舉斯心加諸彼而言。』翻譯過來就是說:無非就是將我的心推到對方身上去,去體諒對方,去關心對方。

孔夫子講的將心比心,孟夫子講的推心置腹,似乎講的都是管理,其實也可以運用到愛情上去。其實戀愛,就是心與心的愛,講究的是你心與我心的交流與纏綿,此心要知彼心,彼心要體諒此心。把賢者的心術研究透了,自然可適用於愛情。(據【廣州日報】)


來源:西安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