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听南怀瑾讲《大学》 修身之道根本在静心(1)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3-1-4 17:16| 發佈者: 山東受學| 查看: 2172| 評論: 0|來自: t望东方周刊

摘要: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 译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

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愤怒、恐惧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怎么样能够修呢?修身不是现在修道的修,现在说道家修气、修脉,也是修身的一种,但是那个修身同这个修身并不相同。诸位搞打坐的,修道家、修密宗、修气、修脉的要知道,要想身体气脉通了,必须先要静心,心静了气脉自然通。所以修身必须要正其心,可心怎么摆正?

一般学佛学道的都跟打坐有关系,大家说,为什么坐起来心念不能静止?佛家各种境界讲得太多,非常微细,分析的经验很多。我们上古的文化简单,它说这个人心里有时忿,则不得其正。

什么叫忿?两种,一种是怨天尤人,忿恨;一种是情绪始终是闷闷的。据我的经验,人们这样的心理很严重,随时随地感觉到心里有一股闷气,这就是忿。这种闷气发展到情绪特别受不了刺激,看到外面一点不对,脾气来了,一句话不对发起脾气来。

还有,很容易怨天尤人,埋怨。我都对,别人不对,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对,也没有一件事对。盘起腿来,腿发麻,恨死了这个腿。

佛家所谓嗔心,嗔恨之心,也叫做恚,嗔恚,嗔就是发脾气重的,恚,佛学里头是内在的,嗔恚,就是内在“忿”。

比如,我的位置怎么排在这里呢?旁边这个人又咳嗽,这个脚又洗得不干净,有股味道,气得不得了,坐不下去了。所以坐一炷香,等于在那里生气两个钟头,还不如不打坐。如果我们经常胸襟之间闷闷不乐,心不会静。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人随时都在恐惧,都在害怕,有些人学佛、修道,盘起腿来,又怕没有坐好;昨天坐得腿发麻,今天会不会麻?做生意怕折本,真赚了钱又怕人家来偷,一天到晚都在害怕中,活了几十年害怕了几十年,活得很可怜。心里不能坦然,此心不能静。


来源: t望东方周刊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