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忧患 我经常自己回到书房一坐,很高兴,四面一看,都是书,很舒服。没有地方当皇帝,坐在书本里自称其王。 但是,也深深感觉到,好读书非常拖累自己。爱学问也是个拖累,同爱喝酒爱抽烟没有两样。人有所好就是拖累。所以古人有两句诗,“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 所以人到了无所好,才是真解脱,就差不多成道了。 比如我们到禅堂打坐,心里老想着,这个很好,那个不好,即使天天打坐,也不会成道的,因为你贪图了打坐。打坐不是道,打坐是一种享受,是使你进入悟道的一个修养的方法,道并不一定在定上,并不一定在座中,这一点必须要明了。 执著有所好乐而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忧是忧愁。其实这几种心理很普遍,人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都存在,这就是人性很可怜的一面。 “患”是什么,患得患失。就像我们捉住个小鸟一样,捏紧了怕捏死,放松了怕飞了,你们年轻人交朋友也是这样。一件新衣服做出来,不出去炫耀一下遗憾,穿穿嘛又怕搞脏,这个就是患。 儒家只用这八个字,愤怒、恐惧、好乐、忧患,分析人的心理。实际上,你再把它排列一下,都是相对的,愤怒的反面就是恐惧。所以我经常说一个非常傲慢的人,他绝对很自卑,下意识的自卑他自己不知道,因为自卑他就傲慢起来了,要保护自己,不能让你看不起。 那个街上骂街的,你在旁边看,他骂了半天,又拿出刀来要砍人,是因为他恐惧――他觉得自己不伤害人,自己就要受伤害。其实什么事情都没有,人都是自己捣鬼。 “愤怒”跟“恐惧”是相对的,“好乐”跟“忧患”是相对的,都是正面与反面。 来源: t望东方周刊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