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福生 福生是造福众生的简称。 龙本来就是中国人为福生而创造的。古往今来,龙的身上都一直体现着福生的精神。作为水利神、农业神,龙是造福众生的;作为祖先神、人格神、民族神,龙更是造福众生的。 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远古帝王为什么被称龙、比龙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人文先祖秉赋着、体现着龙的福生的精神,干出了一番番兴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事业。 在龙文化中,有福生的善龙祥龙,也有一些祸生的恶龙孽龙。善龙祥龙是人们褒赞颂扬的对象,是龙族中正面的、居主导地位的力量。恶龙孽龙一般都会受到善龙祥龙的惩处,其祸害人间的行径,反衬出了善龙祥龙福生的可贵。 福生也为容合提供了目的和规定。也就是说,容合是以福生为目的的,是有原则和限定的,这个原则和限定的根本点,便是看这个对象是否符合福生的精神。如果这个对象的所言所行不是福生,而是祸生的,那么在容合之前、之时,就要做教育、规劝、等待、惩处等工作,总之要使其改邪归正,弃祸生为福生,然后容而合之。 福生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幸福论。 (三)谐天 谐天就是与天和谐。 龙的容合对象,几乎将与古人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天象一网打尽。这些动物和天象,代表着古人心目中的天,也就是讲的自然界。换句话说,龙是人天关系的形象化表述,是天给人的生动直观、意味深长的符号。 人与大自然风雨与共、甘苦同行,使龙成为通天神兽;它体现着中国圣哲“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着先民对天道的理解、对大自然的敬重。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世界有识之士都在大力倡扬生态文明的当今,强调龙的谐天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谐天是一种天人观,也是一种生态论。 (四)奋进 奋进就是奋发进取,创新图强。 从姿态上看,无论水中游、地上行,还是天上飞,龙展示的多是昂首挺胸、瞠目振鳞、精神抖擞、全力以赴、一往无前的形象;而民俗活动中的龙舟竞渡,则突出地昭示着龙的奋进的精神。 自古以来,龙多被用来比称人间的杰出人物。之所以有这样的比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杰身上具备着奋进的素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繁荣昌盛做出了创造性、开拓性的贡献。 龙的形象是与时俱进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龙。龙形象的演变,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轨迹。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应变是奋进的应有之义。 当然,大家所崇尚的奋进,是以容合为手段,以谐天为条件,以福生为目的的奋进,背离这些要求,任何奋进产生的都是负价值,都要受到正义力量的谴责和制裁。 奋进是一种人生观,也是一种强国论。 来源:国学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