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龍文化的歷史職能、精神底蘊和重要使命(7)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2-28 19:11| 發布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850|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三、龍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梳理了龍文化的歷史職能和精神底蘊後,再來討論龍文化在當下和未來的使命問題。對此,有理由持比較樂觀的期待,相信研究會更深入,成果會更豐碩,活動會更多樣,影響會更廣遠,功效會更巨 ...

三、龍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梳理了龍文化的歷史職能和精神底蘊後,再來討論龍文化在當下和未來的使命問題。對此,有理由持比較樂觀的期待,相信研究會更深入,成果會更豐碩,活動會更多樣,影響會更廣遠,功效會更巨大。這裡不妨提出五句話:爲和諧社會提供動力;爲百姓生活增添福樂;爲民族團結舉起徽幟;爲世界和平昭彰公理;爲人類文明奉獻智慧。

(一)爲和諧社會提供支持

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是全體社會成員既可以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又能夠和睦相處、協調發展。如果要給這樣的比較理想的社會找一個象徵物的話,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龍有眾多的容合對象,這些對象既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又彼此和睦、相互協調地處在一個生動、有序的系統中。從這個角度說,和諧社會堪稱爲龍形社會。

龍形社會有如下啟示:第一,儘可能地容納多元;第二,讓每元都展示其長;第三,形成各元協調、生動有序的機制;第四,龍頭處於調控全龍的關鍵部位,需要精心打造。

(二)爲百姓生活增添福樂

龍文化既是精神文化,也是物質文化。物質文化在滿足人的生物性需要的同時,可以給人以精神的愉悅;而精神文化也能走出頭腦和書本,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成爲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物質狀態的文化。

龍的精神文化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可以通過圖書、音像製品的撰編、製作、發行;影視歌舞的創作、演播;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工藝美術品、旅遊紀念品的製造、銷售;相關節日、廟會的籌劃、舉辦等形式來實現,這便是本研究講的龍文化產業了。這方面各地已有比較成功的經驗,如廣西賓陽的炮龍節、河南淮陽的太吳陵廟會等。轉化的目的,是爲了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增添幸福和快樂。

(三)爲民族團結舉起徽幟

在民族振興的征途中,民族團結是需要的,國家統一也是需要的。團結和統一需要打出一個徽幟,這個徽幟必須獲得海峽兩岸、海內外大多數民族成員的認同,那麼,龍便是這個徽幟的最佳選擇。

無論是中國本土,還是東亞、南洋、西歐、北美,只要有華人生息,就能看到龍的形象。而華人華裔,無論到了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龍的英姿,便會有產生強烈的民族意識,喚發濃濃的民族情感。

中華民族創造龍並將其作爲標誌和徽幟,經歷了七八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歲月,它凝結、寄託著歷朝歷代、億萬中國人的智慧和理想,以及血汗和淚水,體現著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認同,其召喚性、凝聚力和激勵作用都是無與倫比的。要愛護它、尊重它,將其高高舉起。

(四)爲世界和平昭彰公理

世界和平是地球人所需要和渴望的,和平的實現需要普世的公理和通行的準則,而中華龍所蘊涵和昭示的容合、福生、諧天等精神理念,就可以成爲這樣的公理和準則。

考察當今世界衝突不斷、戰亂不止,許多家園被毀,許多生靈塗炭的原因,會發現有些人就是不講、不行(或只是局部地講、行)容合、福生、諧天。所以,加大力度,弘揚、宣傳、推廣中華龍文化容合、福生、諧天等精神理念,讓更多的地球人,尤其是那些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領袖們接受這樣的精神理念,並將其尊爲普世的公理和通行的準則,自覺、自願地應用於國家、地區、民族、政治、經濟、文化諸多問題的協調和處理中,就顯得特別有必要。


來源:國學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