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70餘專家齊聚濟南 研討明清時期的齊魯學術地位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2-28 23:24| 發布者: 沙坡| 查看: 2074|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網濟南12月28日電 (記者 孔凡元)來自山東各地文史哲方面的70餘專家學者28日雲集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召開『齊魯文化高層論壇――明清時期的山左學術』研討會,對明清時期山東學術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全面研 ...
 中新網濟南12月28日電 (記者 孔凡元)來自山東各地文史哲方面的70餘專家學者28日雲集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召開『齊魯文化高層論壇――明清時期的山左學術』研討會,對明清時期山東學術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全面研討。會議認為,明清時期山東文化學術地位與同一時期江蘇、浙江並駕齊驅,可稱明清時期中國學術的三駕馬車。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志民表示,5000年的華夏文明,中國早期文明的中心時代應是春秋戰國時代,其支撐點應是人物,像孔子、孟子、荀子等諸子百家,地域文化的影響也很重要,包括當下仍然使用的齊魯、三晉、燕趙等。他認為,尋找齊魯文化的最高點是研究齊魯文化的基礎,齊魯文化的發展是隨着學術的發展而進展的,明清時期山東學術厚重,但有其薄弱環節,需要此次研討會深度挖掘。
  學者們認為,山東是孔孟之鄉,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在先秦兩漢時期是中國學術的中心。隨着儒家思想成為國家主流文化思想,人才選拔以儒家經典為依據,儒家學術深入到全國每個角落,在儒家文化思想的傳承和發展方面,全國各地就有了大致均衡的機會,儒家文化就不再屬於山東,而是屬於全國,甚至屬於世界。但是山東的地緣優勢為其他省所不及,在傳承弘揚儒家文化傳統方面,山東仍然有着自己的優勢,由此而帶動了山東學術文化站各個領域的發展。明代文壇前七子之一的邊貢,後七子的領袖李攀龍、重要成員謝榛,明代散曲第一人馮惟敏,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戲曲作家李開龍,著名書法家邢侗,著名軍事家戚繼光,清初三禮專家張爾岐,康熙詩壇領袖王士G,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戲曲大家孔尚任,上古史名家馬X、輯佚學第一大家馬國翰,金石學權威陳介祺,晚清四大藏書家之一楊氏海源閣,著名書法家劉墉等,都是學界公認的一流名家。這種風氣延續到現代,早就了影響學壇的大師級人物日照王獻唐,臨清季羨林、平原任繼愈、棲霞牟宗三、聊城傅斯年、榮成張政R等學術巨星。回顧二千年的中國學術文化史,山東學者的突出表現為中國學術和發展增添了光彩,也為山東的文化強省戰略打下了堅實的的基礎。
  會議由『山東人文社科研究協作體』主辦,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承辦。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