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3)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2-12-27 17:27|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971|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诗词面临新课题 从两方面看,初见繁荣的同时,亦有误区和偏颇,本人以为突出在两个方面: (一)脱离现实,盲目复古 有一种主张,回避社会,远离大众;完全置身于个人天地,自我陶醉,对社会 ...

诗词面临新课题

从两方面看,初见繁荣的同时,亦有误区和偏颇,本人以为突出在两个方面:

(一)脱离现实,盲目复古

有一种主张,回避社会,远离大众;完全置身于个人天地,自我陶醉,对社会一概采取冷漠质疑、排斥和批判态度;甚至提出“回到唐宋”的口号。

其实,历史上任何成功的复兴或复古都是改革,而不是倒退、回到原来。清代叶燮指出:“诗词正变几千年,盛衰之所以然。”诗词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不可能回到唐宋,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

有一种倾向,故弄玄虚,生僻艰深。别人看不明白,自己说不清楚。

无疑,民众了解、广泛流传的当然是通俗晓畅的作品。艰难用典,拮据聱牙,何从欣赏!“细数流传千古句,皆从平白语中来。”信然。

(二)标语口号,世纪诗病

当今时代,国泰民安,形势好,节庆多。有关节庆和纪念题材的诗,易将事件和政策术语入诗,易生豪言壮语,易搬用标语口号和套话,成为“伟大的空话”,姑且称作“盛世诗病”。政论可以如此,报告可以如此,外交辞令可以如此,但写诗则断不可以如此。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遗憾的是,当前这类作品较多,甚至包括一些大赛中获奖的作品。应当尽量避免。

如何解决诗词较为突出和普遍的问题?从写作的角度是:大处着眼,细部着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方是功夫。更是古来诗人成功的要诀之一。

诗词的美妙和感染力得之于细节的描写。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爱情也;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初春也;刘禹锡“朱鹊桥边野草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写变迁也;辛弃疾“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春夜也;毛泽东“弹洞前村壁”写现代战争也;“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写行军也。尤其是孟郊的《游子吟》:以细线、寸草寄情,以“密密缝”写母爱,朴实真挚,深刻动人,千百年来为人们喜爱。

回看毛泽东的词作,小到《忆秦娥・娄山关》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大到《沁园春・雪》,其中不曾有“革命”、“红军”等政治词语,但其间包括着浓烈的革命和光明的内涵。是用艺术形象而不是用概念说话。就写诗而言,立意高、气魄大和具体描写非但不矛盾,反而是依赖于具体、鲜活的描写。

近来看到记某山村乒乓球台的七律(作者是李栋恒中将):

水泥台面带残冰,楚汉相分一草绳。陋拍锯磨粘贴就,瘪球烫复往来仍。

露天时有风参战,入暮唯凭月作灯。莫笑抽拉姿不雅,兴如奥运各逞能。

细节,生动,风趣,高超!

又如获建党九十周年大奖赛一等奖徐绪明的《鹧鸪天》:

合是梅花清秀姿,生来不怕雪霜欺。一从亮相南湖后,九十年来放愈奇。

勤管理,莫松弛,务防虫蛀干和枝。植根大地春长驻,花俏花香无尽时。

作品以梅花喻党,着力细节描绘,摆脱大话套话,得奖理所当然。

诚然,我们不排除豪言壮语和大气魄。而是要大得有理、适度,有奇思妙语。主要着力点是描细节,塑形象,用艺术的形象的语言写诗。


来源:光明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