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持編寫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報告】稱,2011年,我國非遺保護不均衡的現象非但沒有得到緩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報告】指出了2011年我國非遺保護存在的三大問題:第一,『重申報、輕保護』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第二,文化生態保護實驗作為不大,效果不明顯。第三,非遺保護不均衡的現象非但沒有得到緩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關於非遺保護不均衡的現象,【報告】稱,過去幾年間,崑曲、京劇等大劇種的專業教育不斷成熟,而同為國家級非遺代表作,曲子戲、道情戲、亂彈戲、西秦戲等劇種卻仍面臨着嚴重的斷代危機。報告建議,第一,從國家的層面,一方面淡化對名錄申報的要求,改變過去『誰申報誰立項誰獲益』的做法;另一方面,強化對名錄項目的監管,落實各種保護措施,儘快實施名錄和傳承人的退出機制。第二,對於已經公佈的國家級名錄,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修正。第三,儘快制定【非遺法】實施細則,對於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也應制定大致的實施措施。 (記者張弘) 來源:新京報 |
歲次乙巳壬午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三日寅時| 2025/5/29/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