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科学与治理的兴起及其意义(4)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2-12-21 18:26| 發佈者: 裡人| 查看: 2136| 評論: 0|來自: 光明网理论

摘要:     2.2信息公开和预防原则     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新的利害关系,带来了对环境和健康新的危险。风险问题常常是科学与社会紧张关系和冲突的根源。因此,需要认 ...
    2.2信息公开和预防原则


    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新的利害关系,带来了对环境和健康新的危险。风险问题常常是科学与社会紧张关系和冲突的根源。因此,需要认识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


    “风险”一词意味着不确定性,对风险的认识不是对“它安全吗”这样的问题给出“是”与“否”的回答(若是能直接回答就是没有风险了),而是“它究竟有多危险”,“它有足够的安全吗”。风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每天都会遇到风险,有一些风险我们是可以接受,有一些不能接受。当我们考虑风险时,考虑常常不只是可能受到的损害,而且还有可能的受益。
    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充分认识和理解不确定性,识别和判定什么是知道的,什么是不知道的,并使信息公开。英国政府对疯牛病(BSE)问题处理的一个教训就是隐瞒信息。当疯牛病传染给人的事实通过英国医学杂志引起公众注意时,政府有关部门还是否认。政府决策者认为没有必要给公众带来不必要的惊慌,这样做的一个诱惑是想坚持等到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消除后,再公开信息。结果,这大大丧失了政府和科学界的信誉。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1999-2000年度科学技术第三报告《科学与社会》中指出,疯牛病给人的教训是“如果1996年前政府对疯牛病的立场更够准确地反映背后的科学的不确定性,那么公众和权威就能更好地为科学舆论的转向做准备了。而正是科学舆论的转向促使那次声名狼籍的政策的转变”。[17] 


    疯牛病的危机促使英国政府的立场发生变化,1997年3月英国科技办公室发表题为《政策制定中的科学咨询》的指导性文件,中心议题是保持科学咨询的公开性,提出:“对于敏感议题的政策决定,政府部门应该公开支持这些决策的所有科学证据和分析,并说明是如何把这些分析纳入到政策形成过程中的。” [15] 


    即使科学证据还不足以支持决策,也要公开可能的危险,采取预防措施,这是在过去10多年里不断的实践考验中逐渐成为共识的所谓的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1998年,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社会活动家、学者、科学家和律师们在美国威斯康星州Wingspring举行的会议上发表“关于预防原则的宣言”,把以前在环境领域已广为采用的预防原则扩大到包括公共健康领域。宣言指出:


    当一种行为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环境时,就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即使因果关系在科学上还没有充分得到验证。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的创始者而不是公众,应该负起举证的责任。应用预防原则的过程必须是开放、提供信息的和民主的,必须包括潜在的受影响的团体。这一过也必须包括考察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包括不行动。[18] 


    预防原则为防止对健康和环境的威胁提供了有效的的保证,并会带来更有理性和明智的解决方案。预防原则贯彻到底就是让可能会受影响的公共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2.3 公众参与


    当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伦理和社会议题时,需要公众参与争论、参与决策。近年来,随着欧洲和美国一系列争论和惊慌(转基因食品、基因疗法、疯牛病、口蹄疫等)对公共的影响,各种公共团体和私人组织都要求研究人员对研究工作给出更大的负责任说明

    (accountability)。同时,随着商业利益越来越渗透、影响科学研究过程,传统上那种根据职业来判断科学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而自然相信科学家的观念不再有效。各国的政府都开始寻找更有效与公众交流和传递科学信息的途径,恢复公众的信心,公民参与决策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另一方面,新近的研究表明,以往只把公众当作一个被动接受信息、受教育的受众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自己的态度和价值。[19]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其他职业中的受过很好教育的公众越来越多,公共应该在与科学有关的决策中发挥主动的作用。


    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但最初只限定于特殊的领域(例如核电站),但是现在具有普遍性和新的含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方法,例如,社区为基础的研究(Community-based research, CBR);共识会议(Consensus Conference);情景研讨班(Scenario workshops)等。实践表明,各种形式的公共参与十分有效。例如,起源于丹麦的共识会议证明了就科学技术议题创造与公众的对话会带来更好的决策。与这个词表面意思相反,共识会议通常是就某个还没有确定规则的科学技术议题让公众(通常由10~12个市民组成)参与讨论,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这些建议被纳入决策者的决策中。[20]


    公共参与的实践表明,欧洲公民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单单靠信息从专家传播给公众是不够,必须形成真正的对话,形成公共参与。改进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并不在于提高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谈教育。科学家必须学习听取公众意见,特别是与公民直接相关的地方和区域的议题(例如,环境、可持续发展、健康等),公共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


    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1999-2000年度科学技术第三报告《科学与社会》指出,公共参与对于决策具有重要的价值。报告考察了各国已存在的公共参与形式,指出各种不同形式的公共参与都具有价值,它们并不是代替决策,而是帮助决策。它们帮助决策者聆听公众的价值和关心,并对之迅速做出反应。同时,它们让公众得到一些确信,相信他们的观点受到了认真考虑,这就提高了政策被接受的可能性。报告因此提出建议:“我们建议,与公众直接的对话应该成为关于科学的决策过程的正常的和完整的一部分,应该成为研究组织和学术机构活动的正常的和完整的一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 [17] 
来源:光明网理论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