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代封建王朝都有一個響亮的國號,如『元』『明』『清』等等,但這些國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當時的統治者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從萬千漢字中挑選了這些『特殊意義』的漢字呢?今天晚上,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胡阿祥將走進央視【百家講壇】,用15期節目解析五千年中國歷史變遷,揭秘十四個統一王朝國號的由來。昨天記者採訪到胡教授,他提前透露了這次央視開講的內容。
『今年上半年,節目組與我協商後,最終敲定的主題就是說「國號」。』胡阿祥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爲從來沒有人對中國歷史上的國號進行過系統的解說,而胡阿祥這20多年來一直都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這次上【百家講壇】也不是所有的都講,挑選了歷史上14個統一王朝的國號進行講解,分別是「夏商周秦漢新(王莽政權)晉隋唐周(武則天時期)宋元明清」。』因爲有關『國號』,胡阿祥已經研究多年,並且已經推出過相關的著作,所以在錄製【百家講壇】節目時,胡阿祥教授絕對是信手拈來。『基本不需要再去做什麼特殊的準備了。』 上【百家講壇】的學者教授,講演風格不盡相同,那麼,胡阿祥教授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開講呢?『我還是比較正統的進行講解,國號這個主題不像人物、小說那樣有那麼多的故事。』不過胡阿祥並不擔心觀眾會感覺枯燥乏味,『國號,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的稱號。在中國悠久綿長的歷史進程中,凡擁土聚眾建立政權的統治者不論其肇創的是局處一隅、割據偏安的小國,還是擁有中原、統御四方的一統國家,開國伊始,無不定立國號。這些內容對觀眾了解中華五千年歷史,了解漢字的魅力等都有很多意義。』 現代快報記者 劉磊 新聞連結 【百家講壇】上的那些南京學者 南京大學教授 康爾 2007年,南京大學著名教授康爾身著唐裝,手捧茶壺,在央視【百家講壇】講完4檔『紫砂神韻』。 作爲首次亮相【百家講壇】的南大教授,康爾要求自己以妙趣橫生的方式,講述宜興紫砂與儒、道、釋等傳統文化的關係,力求生動,通俗易懂。而他的講述,也確實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壺中有神韻、有乾坤、有方圓。 南京大學教授 莫礪鋒 2008年,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莫礪鋒也登上了【百家講壇】說起了唐詩。他以【詩歌唐朝】的總題目講解唐詩,前後共十四講,其中十講在【百家講壇】陸續播出,廣受大眾歡迎,成爲2008年【百家講壇】上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酈波 2009年10月初,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酈波登上【百家講壇】主講【大明名臣:風雨張居正】,一炮走紅。2010年8月,【百家講壇】又連續播出他主講的【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繼光】【大明名臣:于謙】【大明名臣:海瑞】【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等。 來源:現代快報 |
歲次乙巳辛巳月辛卯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五日未時| 2025/5/22/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