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用人文关怀构筑营销美好未来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12-17 23:14| 发布者: 偷月| 查看: 1849|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文化中国

摘要: 《营销革命3.0》读后 中国古人“重农抑商”,轻商的意识浓厚,因为在古人看来,商人“重利轻义”,为君子所不耻。于是乎,农耕文明牢不可破,封建社会洋洋洒洒历经几千年,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始终势单力微。 ...

《营销革命3.0》读后

中国古人“重农抑商”,轻商的意识浓厚,因为在古人看来,商人“重利轻义”,为君子所不耻。于是乎,农耕文明牢不可破,封建社会洋洋洒洒历经几千年,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始终势单力微。时光穿越百年走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时代。国人的经济意识前所未有的高涨。在这样一个全民疯狂追求财富的时代,笔者作为年轻人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商业头脑为零,更缺乏生财的慧眼。投资理财、股票基金基本绝缘。黄金期货房地产,那更不是我所能触及的了。唯一和商业沾边的爱好是偶尔看看财经新闻,还有那些拍得不错的广告片。广告无孔不入,因为无法拒绝它,所以还不如欣赏它,对于经典的广告片,我会从艺术的眼光审美它,虽然对它的真实性我从未百分百的信任。是笔者故作清高、彰显另类吗?不,是因为我生性“胆小”,且骨子里就缺少追求财富的细胞。商业世界一幕幕的尔虞我诈绝不只是出现在电视剧里,咱老百姓还是离远一点好。但即便如此,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商业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人人都是商业游戏规则中的一环,每个人至少是个消费者,想逃也逃不掉。

说实话,看到“营销”这两个字,心中难免抵触。生活中的营销可谓满眼皆是,如影随行。看看我们的企业和商家都热衷于做些什么?要么寻求名人代言,要么设计促销的美丽陷阱,要么赞助冠名各类娱乐活动,企业还是制造概念的高手,概念满天飞,夸大其词,云里雾里。企业的心思花在了让消费者感受猎奇或新鲜,他们关注消费者对产品是否感兴趣,他们在意消费者是否被营销战略“搞定”,消费者仅仅是要为自己的产品买单的“目标人群”。企业(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更像猎人与猎物的关系。有多少企业愿意触碰、探求消费者的思想,内心的焦虑和渴望?又有多少消费者体会过“上帝”的感受呢?他们的心灵和精神深层次诉求极少被关注。于是乎,国外企业也给予中国消费者“非同等待遇”。

似乎我有点过于悲观了。事实上,只要稍稍关注下网民的留言,就可以感受到百姓对企业的道德诚信存在或多或少的失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多,面对中国商业现状存在的诸多不尽人意,我甚至对营销这门学问难以产生尊重。世界上的学问很多,文学可以抚慰心灵;医学可以悬壶济世;军事可以保家卫国;科学能实现人类文明与进步。营销,姑且算作一门学问的话,能做什么?无非是让商人学得更“聪明”,想方设法把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套出来”。消费者的确变得越来越理性,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企业在与消费者的博弈中依然强势。

让人略感欣慰的是:伴随数字化媒介的迅速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全球消费者群体摆脱劣势地位的机会大大增加,消费者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样的变革,营销的趋势和未来究竟路在何方?怎样做,才能让企业(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持久、有效、共赢?相信无论是有责任感的圈里人,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曾经认真思索过,并试图寻找答案。

坦率地说,营销类书籍我没有看过几本。一位圈里的朋友对这类书有经典的总结:一言以蔽之,企业的营销战略看起来像狩劣计划,营销教科书则更像狩猎指南。这一次为了完成作业,遵师嘱,我拿起了《营销革命3.0》,认认真真阅读了全文。对于我这不折不扣的“营销门外汉”,这回直接跨越了1.0、2.0时代,一步到位进入3.0。要么不读,要读,就读个最前沿的。我以为世界著名的营销大师又要兜售更高级的技巧,但综观全书,除了应用部分属于操作层面的技巧范围,全书最有分量的价值在于提出了营销新理念――营销3.0――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时代。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直至深刻关注人文精神,在这个新时代,营销者不再把顾客仅仅视为消费的“人”,而是把他们看作具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完整的人类个体。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关注内心感到焦虑的问题,希望生活所处的社会变得更好。他们要寻求的产品和服务不但要满足自己在功能和情感上的需要,还要满足在精神方面的需要。3.0时代的企业必须具备更远大的、服务整个世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他们在制造销售产品的同时,必须努力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当企业努力为全人类的利益做出贡献时,消费者才会认可你、追随你。这就是人文精神营销。营销3.0已经超越了琐碎而狭隘的技术层面,营销不再是狩猎消费者的雕虫小技,而是进入了更高层面的生存关切,上升为关注人类期望、价值和精神的新高度,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可以成为一种价值观或者信仰。因此,无论是这一理论还是作者,都让人心生敬意。直到阅读完全书,我才深刻体会到科特勒咨询公司中国区总裁曹虎先生对科特勒的评价:菲利普*科特勒从来都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营销大师,他是一个满怀人世慈悲的科学家、建筑师和艺术家。

我觉得之前我们的困惑,在营销3.0内涵中尽可以找到答案。营销3.0描绘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新的营销世界,它重新定位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应该成为思想上、情感上、心灵与精神上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企业不再为赢得消费者而“做秀”,而是面对消费者时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营销3.0提供了企业看待消费者的全新视角,这在当下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经济的发展招来世界的“羡慕、嫉妒、恨”。作为国人本应该享受经济成就所带来的益处。但遗憾的是,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道德与诚信的缺失。一个缺少信仰、缺乏敬畏的时代,消费者的日子可想而知。就在写出这些文字的几天前,毒胶囊事件、皮鞋制奶、化妆品汞超标事件被媒体接连暴光。让人唏嘘。

人文精神营销是人文关怀在商业世界的具体体现。它应该是引领未来商业发展的全新的也是应有的理念。人文关怀应该包含对世界和他人的慈悲、敬畏、感恩、尊重之心,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精神的体现。现在的中国正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不应只是一个概念或者口号,更应该是一种信仰和行动,应该让这一精神在各个领域延伸。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商界人士能够看到并读懂《营销革命3.0》。让3.0的思想真正触动那些精英的内心。虽然中国商业社会践行3.0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们毕竟有了期盼的方向。

题外话,人文关怀不仅是拯救商业世界的良药,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精神的饥渴呢?(张文馨)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