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裸女座椅雕塑之後,蘇州金雞湖畔的一尊老子雕塑再度引發爭議。道家創始人老子以樸素辯證法思想和無爲而治的政治主張,潤澤千年,成爲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萬民敬仰的聖賢,在這尊雕塑上卻眼睛緊閉,舌頭伸出,露出嘴中一個大門牙,作出一副『齜牙吐舌』的怪狀,雷倒了許多路過的市民和遊客。昨日,這尊老子『齜牙吐舌』的雕塑在微博上被眾多網友轉發,一度引起廣泛關注。 實習記者 於婷婷 揚子晚報記者 張畢榮 文/攝 網友吐槽 背對東方之門,老子『吐舌露齒』像『吊死鬼』 根據網友微博中的照片,記者在蘇州金雞湖畔找到了這尊老子雕塑。雕塑中的老子形容枯槁,張大嘴巴露出了獨有的一顆門牙,向外吐出了長長的舌頭。這尊『吐舌露齒』的老子雕塑高約兩米,以正方形石墩做基底,石墩正面用金字寫有雕塑作者,作品名稱,創作年代。記者看到,這尊『吐舌露齒』的老子雕塑名爲【剛柔之道――老子像】,作者是田世信,創作於2003年。 老子雕塑的身後正好是蘇州地標東方之門,老子背對東方之門,兩千五百年前的先哲和兩千五百年後的現代建築,一前一後,確實有一番景趣。 在網上,老子這尊『吐舌露齒』雕塑引起廣泛爭議。在蘇州寒山問鍾論壇上,有網友質疑『老子做鬼臉』的設計用意,還有網友言辭頗爲激烈,直呼雕塑作者無知、膚淺,不該將老子創作成『吊死鬼』形象。 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認爲,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尊老子『吐舌露齒』的雕塑自然有其中的含義,市民應了解個中原委後,再做評論。網友『幻龍影虎』則認爲:『沒文化真可怕,那個女子雕塑根本就不裸體,更加不是椅子,至於這個老子雕塑,回去多讀讀書,這是源自孔子和老子之間的典故。』 作者回應 以唇齒比擬剛柔,雕塑詮釋了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吐舌』雕塑被網友戲稱爲『吊死鬼』,這尊『風格怪誕』的老子雕塑爲何會出現在極具現代風格的蘇州文化藝術中心旁邊?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尊老子『吐舌露齒』雕塑是今年9月份,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向蘇州文化藝術中心捐贈的兩座雕塑中的其中一座。對於這尊造型奇特的老子雕塑,蘇州工業園區發布的微博稱,這是藝術品,雕塑家的創意源自孔子向老子請教何爲剛柔之道,老子吐舌露牙、以唇齒比擬剛柔。微博還連結了一段關於創作者田世信製作這尊雕塑的緣由,引導大家一起來走近藝術。 萬人敬仰的道家聖賢爲何要設計出如此『搞怪』的形象?在蘇州工業園區微博發布的視頻中,雕塑的作者田世信早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做出過相應闡釋。田世信解釋稱,老子『吐舌露牙』在歷史上早有典故記載。相傳孔子曾問道老子『剛柔之道』,老子沉默不語,張開了嘴,露出牙齒,吐了一下舌頭。舌頭是軟的,象徵著『柔』的一面。而牙齒是『硬』的,象徵著『剛』。歲月流逝,『剛』的牙齒已快脫落殆盡,而『柔』的舌頭卻依然完好。老子用形象的比喻回答了孔子『剛柔之道』的問題,有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大智大慧。 雕塑創作者田世信認爲,這尊【剛柔之道――老子像】的雕塑詮釋了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無爲而治』。孔子『入世』,老子『出世』,老子比孔子似乎更加超脫。以唇齒比擬剛柔,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警示。 看看吳爲山的老子雕塑 『天人合一老子』雕塑獲羅浮宮美術展金獎 巴黎時間12月15日晚,由法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2012羅浮宮國際美術展』在巴黎羅浮宮卡魯塞爾廳舉行頒獎典禮。唯一的雕塑類金獎由中國著名雕塑家吳爲山摘得,同時中國著名國畫家何家英和杜大愷分獲人物畫金獎和『科特獎』風景畫最高榮譽獎(詳見昨日本報A28版)。 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爲山的青銅雕塑『天人合一老子』的身體部分採用中空處理,被鑄成一隻鼎的造型,內刻【道德經】,以顯示老子的虛懷若谷與滿腹經綸,體現中國文化的和諧與包容。作品採取中國傳統寫意與西方抽象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據悉該作品曾於今年九月展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吳爲山個展,十一月展於羅馬義大利國家博物館吳爲山個展,均受到極高評價。 來源:揚子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