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諸葛亮隱居地贅考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2-14 21:30|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2278| 評論: 0|來自: 博覽群書

摘要: 諸葛亮隱居地當今湖北襄樊市,而不在河南南陽市,時賢論述備矣 。茲不慚續貂之譏,再贅考數事。   1.【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漢末依荊州牧劉表,劉備三顧其隱居草廬。亮建議劉備乘劉表年老昏聵而 ...
諸葛亮隱居地當今湖北襄樊市,而不在河南南陽市,時賢論述備矣 [1]。茲不慚續貂之譏,再贅考數事。
  1.【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漢末依荊州牧劉表,劉備三顧其隱居草廬。亮建議劉備乘劉表年老昏聵而佔有荊州,乘劉璋暗弱而奪取益州,並結好孫權,以北抗曹操。『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漢室可興矣!』宛,當今南陽市;洛,當今洛陽市一帶。這話是諸葛亮隱居地望絕不可能是當今南陽市之強證。因為諸葛亮本隱居劉表統治之荊州,既建議奪占此荊州,則下面緊接所說由一上將所統率『荊州之軍』的『荊州』,自指奪占成功後之荊州,亦即這時諸葛亮與劉備正促膝密談時所在地之荊州,而絕不可能指別的地方。如果這一隱居地是在宛,則諸葛亮怎麼會說由一上將統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呢!說『向』,便表明諸葛亮隱居地亦即亮、備密談之地,與宛決非一地。聯繫時賢所考可知,只有二人密談之地當今襄樊市,『宛、洛』遠在北方,說『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方才符合地理方位。而且,後來劉備佔有荊州,委上將關羽鎮襄陽,與北方曹軍對峙,豈不就是這時諸葛亮建議的一個具體體現,而構成待『天下有變,……以向宛、洛』的態勢,從而進一步證明諸葛亮與劉備密談之地決不在宛嗎?
  2.【太平御覽】卷百八十引盛弘之【荊州記】曰:『襄陽西北十許裏,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這條史料有的學者已引過 [2],但在分析上似尚略有剩義,試加申述。首先,盛弘之,南朝劉宋時人(公元5世紀) [3]。時間離諸葛亮約200年,不算太遠;且當時襄陽在劉宋境內,盛弘之又可能是荊州人 [4],或許對隆中還實地探訪過,故【荊州記】在這一問題上的證明力,雖比不上習鑿齒的【漢晉春秋】 [5],相對說,還是較可信的 [6]。其次,更重要的是,關於隆中地望記載,【荊州記】和【漢晉春秋】全都認定是在襄陽,而又略有出入。在方向上,一個說隆中在『襄陽西北』,一個說在』襄陽城西』;在距離上,一個說『十許裏』,一個說『二十裏』。這一出入,正好證明【荊州記】並非抄自【漢晉春秋】,而是另有所據。而從另一角度看,時間相隔100年,出於不同史料來源,儘管在方向、距離的記載上小有出入卻全都認定諸葛亮隱居地襄陽,而並非歷史上的南陽,豈非更增強了這一結論的可信性?甚至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荊州記】的存在,使得【漢晉春秋】關於這一問題記載的證明力更提高了?
  3.【文選】卷三七【(前)出師表】李善注引【荊州圖副】曰:『鄧城舊縣西南一裏,隔沔有諸葛亮宅。』這條史料也被稱引過 [7],試略探剩義。
  首先,【荊州圖副】在【水經注】中被多處稱引 [8]。酈道元乃5世紀末、6世紀初人,則【荊州圖副】寫作時間自當在這之前 [9],離諸葛亮時間也不過200多年光景,大體當等同於【荊州記】或略晚,史料價值相對說也還是比較高的。其次,這裏所記『鄧城』,見【晉書】卷十五【地理志下】,乃襄陽郡下縣名。系西晉在襄陽縣以北,與之毗鄰的原漢魏鄧縣地區改建 [10]。由於後來又省鄧城縣,恢復鄧縣之名 [11],所以所謂『鄧城舊縣』,當理解為『舊鄧城縣』,即西改建的鄧城縣治所在地。這一記載說明兩個問題:在原漢魏鄧縣地區改建的鄧城縣治,西南一裏是沔水,『隔沔有諸葛亮宅』,則宅必在沔水之南,而不在沔水以北,此其一;既稱『西南一裏』,則宅必在原漢魏鄧縣地區的西南方,而不是北方,此其二。這兩個問題都是【荊州圖副】以前某些史料雖然涵蘊,卻未明確說出的。而這兩個問題恰好又都有力證明諸葛亮宅絕對不可能遠在約200裏以外、北方的『宛』,而就地理方位說,卻與【漢晉春秋】關於襄陽城西的記載吻合。
  以上贅考,只是對時賢成說的一點小小補充,祈識者指正。

[1]參見【諸葛亮躬耕地望論文集】,北京東方出版社,1991。下簡稱【論文集】。
[2]見【諸葛亮躬耕地望論文集】,張澤咸先生文。
[3]【隋書・經籍志考證】卷6。
[4]【通典】卷一七一【州郡典序】稱盛弘之【荊州記】是『自述鄉國靈怪,人賢物盛。』由此可以推定。
[5]習鑿齒,4世紀人,時間早於盛弘之;且本身為襄陽人,在發展比較遲緩的古代社會裏,記載的可信性十分強。
[6]所謂『相對』,是和距諸葛亮千餘年元年以後的南陽地方志比較而言。
[7]見【諸葛亮躬耕地望論文集】徐揚傑先生文。
[8]見【水經注・沔水中】。
[9]著名歷史地理學家王庸先生在【中國地圖史綱】(商務,1959年)30頁說:此書『可以確定是南北朝的作品』。
[10]按【晉書】卷十五【地理志下】義陽郡所轄又有『鄧縣』,與『鄧城』重出,誤。見【東晉疆域志】、【新校晉書地理志】,分別載於【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3613頁及3573。
[11]見【宋書】卷三七【州郡志三】、【南齊書】卷十五【州郡志下】縣治當亦隨之變動。
來源:博覽群書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