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汪宏华谈女娲皇的象征意义与双重性别(2)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2-12-12 19:44| 發佈者: 家邻| 查看: 2616|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初的人不是女娲独立创造,或者与别的什么神成婚生育出来的,而是与尘世石头有染后才产生的。“天倾西北”即是“天”向“地”示爱的举动,“地”随之春心摇曳,回应以“地陷东南”,于是西北 ...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初的人不是女娲独立创造,或者与别的什么神成婚生育出来的,而是与尘世石头有染后才产生的。“天倾西北”即是“天”向“地”示爱的举动,“地”随之春心摇曳,回应以“地陷东南”,于是西北方便隆起了一座与天最接近最亲密的大荒山无稽崖。接着,“天”又放出阳中最阴柔的女娲下凡撒花传粉,“地”则派出阴中最阳刚的石头迎接。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拥抱、锤炼和碰撞之后,终于获得了1/36501的交合成功,产生了一块有灵性的特殊石头。继而再将它抛向青埂峰慢慢孕育――这才有了第一个人,远非捏泥人的说法那么简单。其它石头则因强度不够而“惨”遭女娲揉碎、变性,从阴性之石转化成了阳性之神,成了虚幻的补天之材。

 

汉代壁画中的女娲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件,却浓缩了许多化解不开的道理。第一,“粗蠢”、“遗弃”是对该石头的反贬,实际它正是女娲万里挑一钟情的对象。粗蠢、冥顽对于人来说不美,但对于石头来说却是英雄本色。其它补天的五色石才都是被女娲抛弃的失恋者。第二,曹雪芹承袭了张载等哲学家的唯物论,认为盈天地间皆为实有之“气”,并没有虚无之神。女娲为什么必须经过千锤万炼、物竞天择之后才能找到她的至爱呢?因为她不是非物质性的神,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所以也须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也要为创造新生命付出巨大的代价。第三,表现了朴素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发生学理念。即便是矛盾对立的事物,也存在统一的几率,而且必须谋求统一才能产生新生命。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