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人,你急什麼?(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2-7 22:47|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2291|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從『溜達』到『疲於奔命』 時間觀歷經多次『提速』 演變到今日,經濟高速發展之餘,國人更加體會到了真正的『加急時代』。 慢生活的遠去,國人時間觀的演變,其實有個逐漸『提速』的過程。 在19世紀 ...

從『溜達』到『疲於奔命』

時間觀歷經多次『提速』

演變到今日,經濟高速發展之餘,國人更加體會到了真正的『加急時代』。

慢生活的遠去,國人時間觀的演變,其實有個逐漸『提速』的過程。

在19世紀末,美國傳教士雅瑟・亨・史密斯曾寫過一本書【中國人的性格】。其中寫到那時的國人還『漠視時間』――『對中國人來說,盎格魯―撒克遜人經常性的急躁不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無論如何,要讓一個中國人感到行動迅速敏捷的重要性,那是很困難的。』儘管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從這也可看出國人的傳統生活狀態。

而在國門大開後,對比國外發達的經濟,國人似乎突然意識到自身的『缺陷』。沒過多久,史密斯所說的『漠視時間』就變成了國人的『經常性急躁』。社會的一切似乎都在重新編碼。

據稱,近代以來國人時間觀經歷了三次『提速』。一是自『五四』運動之後,二是到新中國成立後第二個十年間,三是到改革開放後,『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變成了全民族的心聲。

演變到今日,經濟高速發展之餘,國人更加體會到了真正的『加急時代』。一名老北京曾感嘆,幾十年前北京人總愛邁著方步在街上溜達,就算看見有公交車進站,也寧肯再等一輛而不願快走兩步。而回顧老電影鏡頭,老人提著個鳥籠子,穿著拖鞋滿大街溜達的場景,也越來越成了追憶……

【新周刊】2010年做過一期專題『急之國』,文章這樣描述當下中國人的快節奏:最愛『快進』,狂點『刷新』。評論,要搶『沙發』。寄信,最好是特快專遞。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做事,最好是名利雙收。創業,最好是一夜暴富。結婚,最好有現房現車。排隊,最好能插隊。若不能,就會琢磨:爲什麼別人排的隊總比我的快呢?沒有時間感的中國人變成了最著急最不耐煩的地球人……

而由此帶來的,則是人們對身心俱疲的無奈。『不知道爲什麼,只是在疲於奔命』成了人們的共同感受。

早在2007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調查發現,84.0%的受訪者確信自己生活在一個『加急時代』。至於『加急時代』的最突出表現,60.2%的人覺得是『生活節奏加快』,54.7%的人認爲是『浮躁,踏實不下來』,53.4%的人感覺是『越來越沒有耐心』。對此,有網友曾在微博上感慨道:『汽車未到站就擁成一團,飛機沒停穩就開手機,意見稍有不合就拳腳相加,中國人,你急什麼?』個體的一聲追問,爲『加急時代』作了生動的註腳。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