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国人,你急什么?(2)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2-12-7 22:47| 發佈者: 家邻| 查看: 2287|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从“溜达”到“疲于奔命” 时间观历经多次“提速” 演变到今日,经济高速发展之余,国人更加体会到了真正的“加急时代”。 慢生活的远去,国人时间观的演变,其实有个逐渐“提速”的过程。 在19世纪 ...

从“溜达”到“疲于奔命”

时间观历经多次“提速”

演变到今日,经济高速发展之余,国人更加体会到了真正的“加急时代”。

慢生活的远去,国人时间观的演变,其实有个逐渐“提速”的过程。

在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雅瑟・亨・史密斯曾写过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其中写到那时的国人还“漠视时间”――“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无论如何,要让一个中国人感到行动迅速敏捷的重要性,那是很困难的。”尽管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从这也可看出国人的传统生活状态。

而在国门大开后,对比国外发达的经济,国人似乎突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没过多久,史密斯所说的“漠视时间”就变成了国人的“经常性急躁”。社会的一切似乎都在重新编码。

据称,近代以来国人时间观经历了三次“提速”。一是自“五四”运动之后,二是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十年间,三是到改革开放后,“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变成了全民族的心声。

演变到今日,经济高速发展之余,国人更加体会到了真正的“加急时代”。一名老北京曾感叹,几十年前北京人总爱迈着方步在街上溜达,就算看见有公交车进站,也宁肯再等一辆而不愿快走两步。而回顾老电影镜头,老人提着个鸟笼子,穿着拖鞋满大街溜达的场景,也越来越成了追忆……

《新周刊》2010年做过一期专题“急之国”,文章这样描述当下中国人的快节奏: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

而由此带来的,则是人们对身心俱疲的无奈。“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疲于奔命”成了人们的共同感受。

早在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调查发现,84.0%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加急时代”。至于“加急时代”的最突出表现,60.2%的人觉得是“生活节奏加快”,54.7%的人认为是“浮躁,踏实不下来”,53.4%的人感觉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对此,有网友曾在微博上感慨道:“汽车未到站就拥成一团,飞机没停稳就开手机,意见稍有不合就拳脚相加,中国人,你急什么?”个体的一声追问,为“加急时代”作了生动的注脚。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