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佛家思想教會你與自己相處(3)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2-4 18:41|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2876| 評論: 0|來自: t望東方周刊

摘要: 寂靜 寂靜來自於內心,是不能向外求的。如果我們真的寧靜,那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以享受寂靜。寂靜並不只是止語或輕聲幹活,寂靜是指我們的內心不被打擾,沒有內在的對話。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寂靜當中 ...

寂靜

寂靜來自於內心,是不能向外求的。如果我們真的寧靜,那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以享受寂靜。寂靜並不只是止語或輕聲幹活,寂靜是指我們的內心不被打擾,沒有內在的對話。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寂靜當中,四周都很安靜,但我們的頭腦卻不斷地說話,這就不是寂靜了。

修習不是要在我們的生活以外創造寂靜,而是去培養內在的寂靜。跟同修或家人一起進餐,也是享受寂靜的機會。當我們的內心寧靜,覺知就能滲透到我們心靈的土壤。

在梅村禪修中心,晚上坐禪後開始止語的修習,直到第二天早飯之後。讓寂靜和安寧滲透身體,讓正念的能量注滿身心,慢慢走到寢室,覺知每一步伐。深深地呼吸,享受靜止與清新,就是有人在你身旁一起走也保持沉默,他也需要你的支持來修習止語。你可以獨自留在戶外跟樹木與繁星相處一會兒,然後才回到室內,上衛生間,換衣服,就寢。

悠閒日

許多人的日程都排得太滿,甚至連小孩也一樣。我們相信忙碌的生活會帶來滿足感,但事實卻是相反,不間斷的繁忙恰恰是導致壓力和抑鬱的原因之一。我們壓迫自己超量工作,也同樣地去壓迫我們的孩子,這是不文明的,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情況。

悠閒日是沒有日程安排的一天,我們讓這一天自然地進行,不受時間限制。我們可以獨自,或者跟朋友一起去散步,或去樹林裡靜坐。也許我們想輕輕鬆鬆地看看書,或者寫信給親人朋友。

沒有什麼要做的時候,我們覺得沉悶,於是就去找些事情來干,或者找點娛樂。我們非常害怕呆在那裡什麼都不做。而悠閒日,正是訓練我們不用害怕沒事做的良方。沒有這處方,我們沒有方法處理心中的壓力與抑鬱。只有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沉悶時總是尋找娛樂來逃避寂寞與無所事事時,那些壓力、抑鬱和緊張才會開始溶解。悠閒日,是平衡自己的機會。

什麼都不做,開始會很困難,你以為什麼都不做是在浪費時間,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懂得生活和平、安穩的藝術,那樣無論你做什麼,都擁有厚實的基礎。存在是行動的基礎,生命的質量決定行動的質量。但行動必須建立在平靜的基礎上。我們常說:『不要光坐在那裡,找點事情做。』但現在要反過來說:『不要光在做事,坐下來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充滿祥和、理解與慈悲。(一行)


來源:t望東方周刊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