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孔子的"寬恕"亦有度:對破壞周禮的人極為厭惡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1-14 18:53| 發佈者: 順天道化| 查看: 1899| 評論: 0|來自: 福建日報

摘要: 孔子的忠恕之道,出現在【論語・裏仁】之中,是他的學生曾參從他的話中悟出來的:『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衛靈 ...
孔子的忠恕之道,出現在【論語・裏仁】之中,是他的學生曾參從他的話中悟出來的:『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衛靈公】中,孔子又對子貢說到忠恕的『恕』字:『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是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來詮釋『恕』字的。 
  仲弓問仁時,孔子對他說的也是這八個字,見諸【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仲弓就是冉雍,是與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一起排在德行科的孔子的高足。據說在【荀子】一書中,每每與孔子一起被荀子稱道的子弓就是仲弓。
  以上所引,都在【論語】之中。【中庸・篤行】中,也有類似的話:『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只是『不欲』改成了『不願』。
  孔子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學生說及同一種道,可見他之所謂『吾道一以貫之』不虛。
  為什麼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來詮釋他的恕道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含有設身處地的意思,朱熹的【中庸集注】對忠恕二字的解釋是:『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就會對別人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寬容。這有點像現在所說的換位思考――你能坐在別人的位置上替別人着想,也就能夠理解萬歲,不與別人斤斤計較。因此,這種恕道,就被理解為寬恕,或曰寬容。
  然而,接着冒出來的第一個問題,是人的外延。
  與【中庸】一起被列入四書的【大學】中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這段話說的是上下左右,對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人,是一個完整的解釋。上司將不合理的事情強加於你,如果你感到厭惡,就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下級;下級對你陽奉陰違,如果你感到厭惡,也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上級;左邊的同事貪天之功,將功勞都歸於他,你感到討厭,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右邊的同事;右邊的同事文過飾非,將過失都推到你的身上,你感到憎惡,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左邊的同事,這就是【大學】所說的『e矩之道』。
  同樣的意思,在【中庸・篤行】中也有表述,那是孔子以『e矩之道』來反躬自省的:『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當然,孔子在此說的上下左右『丘未能一焉』,自有其客觀原因。例如,他三歲時喪父,要求兒子盡孝道之時,其父早已不在人間,他想以同等規格『事父』而不得。但這一段話,對於我們理解他的恕道,理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人,依然有益。孔子要以恕道對待的人,均在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列。
  這種勿施於人,都是順時針方向的,他反對惡與恨的惡性傳遞。
  於是又冒出第二個問題,要是逆時針方向呢,這種勿施於人是否可行?孔子的恕道,是否也包括這種逆時針方向的勿施於人?例如,所惡於上,你是否也毋以使上?即使『上』專橫跋扈,蠻不講理,你也忍氣吞聲,唯唯是從?在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外,例如異族入侵,將你所厭惡的戰爭強加於你,你是否也逆來順受,任人宰割?從【中庸・篤行】篇看,孔子好像並不贊成這樣做,就在說君子之道四這段話之前,他還有一句話:『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何謂『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用朱熹在【中庸集注】中的話說,則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直到他改正為止』。
  由此觀之,孔子以及儒家的寬恕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有度或有條件的,而不是絕對的。就是孔子本人,也不可能有絕對的、無條件的寬恕。【論語・八佾】第一條便是:『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個忍字,有人解釋為忍心,意思是他們連這樣的事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不忍心做出來呢?經學家范寧,卻將它解釋為容忍,也就是說,如果連這樣的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事不能容忍呢?我卻以為二者兼而有之,只是角度不同。對孔子來說,僭越與忤逆可是天大的是非,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這遂有『墮三都』之業績。
  其實,孔子不能寬恕的,遠不止『八佾舞於庭』的季氏。對於陽貨,他是不能寬恕的。對於少正卯,他更不能寬恕。
  (宋志堅)
來源:福建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