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涵江發現300冊古籍 縱跨三個時期本本藏奧秘(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1-12 17:30| 發佈者: 開元之治| 查看: 1768| 評論: 0|來自: 東南網

摘要: 最『價值』的古籍清版【通志】,完整度堪稱全國第一 此次,發現最有價值的是一套清代刻印版本的【通志】。這個版本的【通志】共有60冊,此次檔案館收集了42冊。目前全國範圍內,都沒有全套的版本,這已經是全國 ...

最『價值』的古籍清版【通志】,完整度堪稱全國第一

此次,發現最有價值的是一套清代刻印版本的【通志】。這個版本的【通志】共有60冊,此次檔案館收集了42冊。目前全國範圍內,都沒有全套的版本,這已經是全國比較完整的收藏。

據了解,【通志】近700萬字,始於三皇,終於五代,被收入【四庫全書】。作者是莆田人鄭樵,他是宋代史學家、目錄學家。鄭樵的【通志】與唐杜佑【通典】、馬端臨【通考】合稱『三通』,為古代知識分子必讀之書,有『士不讀三通,是為不通』的說法。

最『奇怪』的詩集詩中有詩,藏着動人的故事

一本民國二年上海中華圖書館印行的【湄君詩集】裏竟然還附着一大部分【筱雲詩集】,令人倍感奇怪。詩集找不到古籍的作者名字,序言卻道出了『詩中有詩』的答案。詩集的序言寫於清嘉慶十二年。序言記載着錢塘的秀才陸筱雲回河南老家時病倒,借住在白下的一戶人家家中。最終陸筱雲死去了,他無兒無女,無親無故,僅留下自己寫的100多首詩稿。【湄君詩集】的作者後來收藏了陸筱雲的詩集,又從一位叫袁子蘭的家中再收集了100多首陸筱雲的詩稿,合編為兩卷【筱雲詩集】,附在自己的【湄君詩集】後。

最『暈眩』的樂譜

像『符咒』,只有莆田老藝人才看得懂

一本封面結實的藍皮本,滿是奇怪的符號。古代的符咒?清代的滿文?其實,這是莆田民間特有的『八樂』樂譜。

這本樂譜是國民黨民團一位團長抄寫的,收錄了100多首曲樂。樂譜封面記載了『大東』和『開源』幾個字,但不知道什麼意思。封面還有『民國二十九年』的落款。這種樂譜現在估計只有上了年紀的莆田民間老藝人才看得懂。

除了這本樂譜,檔案館還從山區收集了一本手抄的【梁祝唱詞】和一本【十二月中國雜詩】。這種唱詞在莆田民間稱為『梆鼓咚』,現在會唱的人已經不多,是急需搶救的非遺項目。

最『勤奮』的讀者

兩位莆田清代進士,留下許多批註

『此次重要的發現還有兩位莆田清代進士寫的文集。』方明堅說,分別是塗慶蘭的【荔隱山房集】和郭]嶺的【吉雨山房遺集】。

方明堅告訴記者,莆田人素以『家貧子讀書』為榮,其中有許多人以著書、刻書、藏書揚名後世,為後人留下豐富的文化典籍,成為祖國重要的文化遺產,這些古籍是莆田文獻名邦的歷史見證。在整理古籍時,他們發現許多古籍中有許多批註,可見莆田自古就具有濃厚的讀書氛圍。

(黃凌燕 陳盛鍾)


來源:東南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