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玉雕行業重磅人物齊聚鄭州,縱論產業發展,成為鄭州玉博會一大看點。論壇上,大師們暢所欲言,紛紛亮出自己的觀點,而人的因素,成為一個關注焦點。 正如論壇主持人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張玉T總結的,河南省玉雕產業的發展需仰賴人才,怎麼選好人,怎麼運作好人,建立經紀公司,讓職業經理人來運作市場,讓大師專注藝術創作,才能讓市場更興旺,讓藝術更純粹。 觀點 現代美學應注入傳統玉雕,把市場交給經紀公司 發言人:摩太 中國著名翡翠大師 玉雕在中國是古老的行業,走到今天,面臨的首要問題卻是創新,只有創新了,才能讓歐美人接受,走向國際市場。這是玉雕業今後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大家都賺錢,沒有問題,但經濟形勢一走低,市場稍有波動,那些沿襲老路子、完全不思創新的企業就首當其衝要面臨窘境。 缺乏創新首先表現在題材上,一做就是福祿壽喜,名字也是那些傳統的,馬上封侯、官上加官,缺乏美學思想,仍然是過去的小農經濟意識,這樣的作品,無法讓歐美更大的市場接受,是意料之中的。 行業的評獎也過於濫了,熱衷於評獎,拿頭銜,拿大獎,以期得到對自身價值的肯定。一評上大師,加工費馬上提到幾十萬,卻有價無市,這樣是無法長久的。我們的多少天工獎、百花獎作品,都是耗資耗時巨大,卻多少年也賣不出去?還是應當潛心創作,精心地去雕幾件傳世之作,這才是真正的大師。 目前行業有三件事要做:一、建立玉雕經紀公司。民間錢很多很多,大批的資金要進來,但不敢進,沒有理想的目標。應當有個渠道,把社會的資金集中起來,購買好原料,交給大師,大師只是專注創作。黃龍玉就有一個案例,一個身家巨富的船王傾資3000萬收了大批黃龍玉,交給閩南一位玉雕大師,這位大師花了三年時間,做了一百件作品,三年後大師賺了一千萬,船王得到一批傳世之作。這就是個人才和資金、資源結合的雙贏案例。市場應當交給經紀公司做,他們有市場運作能力,有眼力。大師則需要安靜的、純粹的創作環境和心境。 二、大師可以做設計工作室。來料加工,拿設計費,作品還有自己的設計專利。 三、職業經理人制度。由職業的經理人來進行很多市場環節的運作,目前很多有意向投資玉的大企業、老闆,都可以通過職業經理人來完成投資。 觀點 何為寶石何為玉石? 發言人:李連舉 雲南省地礦廳副廳長、 中國珠寶玉石行業協會副會長 彩寶這兩年在雲南已經逐漸熱起來,在中原地區還只是開始。寶石早在古希臘時期就被人們喜愛收藏,被賦予能治療疾病的功效。近現代珠寶業的興起讓珠寶玉石有了更華美的面貌。 說到彩寶,可能許多人對它的定義還不太清楚。寶石和玉石是不同的,從它們的礦物特性上有明確的區別。玉石是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而寶石是單礦物,兩者是群體和個體的關係。 寶石的優化處理如放射性輻照應用普遍,在業內是得到認可的,藍寶石大都經過輻照處理,以使其色澤更藍更艷麗。人造的才叫假,經過人工處理的不叫假。 寶石是色彩的萬花筒,赤橙黃綠青藍紫,所有的色彩都有。喜愛的朋友可以先從一種進入,積少成多,積沙成塔。這是一片非常迷人的景觀,愛上你就出不來了! 觀點 人才是產業發展根基 發言人:仵應文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說到中原玉雕,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條是人,是人才。毛澤東說過,世間萬物中,人是最寶貴的,只要有了人,任何人間奇蹟都可能實現。河南的數十萬玉雕大軍散佈在全國各地,玉雕有傳承,但我們不能總是背着老祖先的東西討生活,必須有創新。河南人一定要轉換思路,不能總仿古,在繼承的基礎上,還要做自己的事。 觀點 何為美玉? 美學原則為首要 發言人:劉濤 雲南省黃龍玉協會副會長 中國玉文化有萬年左右歷史了,明顯長於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對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影響巨大。康熙字典中的漢字大約一萬個,與玉有關的就有530個,而且都是有美好寓意的字。孔子說,古子君子必配玉,君子比德於玉。玉在中國文化中上升到形而上的層面。玉文化還是中國從萬年前發展至今唯一沒有斷裂的文化。近代以來,玉文化有所衰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玉資源的逐漸枯竭。而黃龍玉的發現,對中國玉文化的再度興盛是非常重要的事件。黃龍玉的品質堪與中國四大名玉媲美。 玉的價值評判,我認為應當秉承四個原則:第一是美學標準,美學標準應是第一位的。第二是科學標準,也就是硬度、密度、韌性這些材質評判。第三是文化標準,玉的文化屬性,玉所承載的理念。第四是經濟學標準,市場的價值判斷。 來源:大河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