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1 14:20
漢孝安皇帝永初五年辛亥耶元111年
春,正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譯春季,正月庚辰朔初一,出現日食。
丙戌,郡國十地震。
譯丙戌初七,有十個郡和封國發生地震。
評東漢時期,地球似乎進入了青春叛逆期,隔三差五就要震一震。所以才有張衡發明地動儀。雖然只能簡單判斷地震發生的大致方位,但在當時,也是十分精巧的機械了。
已丑,太尉張禹免。甲申,以光祿勛潁川李修為太尉。
譯已丑初十,將太尉三公之一,最高軍政官張禹免職。甲申初五,將光祿勛九卿之一,宮廷侍衛統領潁川郡郡治今河南禹州市人李任命為太尉。
先零羌寇河東,至河內,百姓相驚,多南奔渡河,使北軍中候朱寵將五營士屯孟津,詔魏郡、趙國、常山、中山繕作塢候六百一十六所。羌既轉盛,而緣邊二千石、令、長多內郡人,並無守戰意,皆爭上徙郡縣以避寇難。三月,詔隴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陽,北地徙池陽,上郡治衙。百姓戀土,不樂去舊,遂乃刈其禾稼,發徹室屋,夷營壁,破積聚。時連旱蝗饑荒,而驅劫掠,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為人仆妾,喪其太半。復以任尚為侍御史,擊羌於上黨羊頭山,破之;乃罷孟津屯。
譯羌人先零部落攻打河東郡郡治今山西夏縣,到達河內郡郡治今河南武陟縣。百姓驚慌不安,很多人南逃,渡過黃河。東漢朝廷派遣北軍中候受皇帝委派監督禁衛軍北軍的官員朱寵率領其屬下五營兵在孟津今河南孟津縣駐防,下詔命令魏郡郡治今河北臨漳縣、趙國封國都城位於今河北邯鄲市、常山郡郡治今河北元氏縣、中山郡郡治今河北定州市等地修建堡壘,共六百一十六座。羌人勢力已經轉盛,但沿邊郡縣的二千石官員、縣令、縣長多數是內地人,並沒有守土抗戰的決心,全都爭着上書請求將郡縣官府內遷,以躲避兵災禍難。三月,朝廷下令,將隴西郡郡治遷到襄武縣今甘肅隴西縣,安定郡郡治遷到美陽縣今陝西扶風縣,北地郡郡治遷到池陽縣今陝西涇陽縣,上郡郡治遷到衙縣今陝西白水縣。百姓眷戀鄉土,不願離開故地,於是官府下令割去莊稼,拆除房屋,剷平營壘,毀掉糧倉。當時接連發生旱災、蝗災和饑荒,加上驅趕劫掠,百姓流離四散,沿路死亡,或者拋棄老弱,或者淪為他人的奴僕婢妾,人口損失超過半數。朝廷再次任命任尚為侍御史監察官,在上黨郡郡治今山西長子縣羊頭山與羌軍交戰,打敗了羌軍。於是朝廷撤銷在孟津的駐兵。
評羌亂愈演愈烈,已經深入漢朝腹地。而朝廷面對羌人進犯,一味躲避,讓百姓內遷,實在不是個好辦法。羌人佔據富饒的漢地,實力只會更加強大。然後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漢朝更加頂不住。如此惡性循環,漢朝真的危險了。
夫餘王寇樂浪。高句驪王宮與穢貊寇玄菟。
譯夫餘國位於今吉林、黑龍江一帶國王進攻樂浪郡郡治今朝鮮國平壤市。高句驪國位於今吉林東部、朝鮮國北部一帶國王宮和貊部落進攻玄菟郡郡治今遼寧撫順市。
評漢武帝在東北開拓的土地,也被一步步蠶食。
夏,閏四月,丁酉,赦涼州、河西四郡。
譯夏季,閏四月丁酉十九日,在涼州今陝西西部、甘肅、寧夏一帶與河西四郡實行大赦。
海賊張伯路復寇東萊,青州刺史法雄擊破之;賊逃還遼東,遼東人李久等共斬之,於是州界清靜。
譯海匪張伯路再次進攻東萊郡郡治今山東龍口市,被青州今山東北部一帶刺史一州的監察官法雄擊敗。叛匪逃回遼東郡郡治今遼寧遼陽市,遼東人李久等一同將張伯路斬殺。於是青州全境平靜。
評這個肆虐北方海疆多年的海盜,終於被徹底剿滅了。
秋,九月,漢陽人杜琦及弟季貢、同郡王信等與羌通謀,聚眾據上城。冬,十二月,漢陽太守趙博遣客杜習刺殺琦;封習討奸侯。杜季貢、王信等將其眾據樗泉營。
譯秋季,九月,漢陽郡郡治今甘肅甘谷縣人杜琦和他的弟弟杜季貢、同郡人王信等與羌軍勾結,聚眾佔領了上邽guī城今甘肅清水縣。冬季,十二月,漢陽郡太守趙博派遣刺客杜習殺死了杜琦。朝廷將杜習封為討奸侯。杜季貢、王信等率領部眾據守在樗泉營位於今甘肅天水市西北。
評西北形勢不妙,一些漢奸開始興風作浪,對這些民族敗類必須嚴懲。
是歲,九州蝗,郡國八雨水。
譯本年,有九個州發生蝗災,有八個郡和封國大雨成災。
評又是席捲大半個國家的天災,漢朝面臨着內憂外患的艱巨考驗。
漢孝安皇帝永初六年壬子耶元112年
春,正月,甲寅,詔曰:『凡供薦新味,多非其節,或郁養強孰,或穿掘萌芽,味無所至而夭折生長,豈所以順時育物乎!【傳】曰:「非其時不食。」自今當奉祠陵廟及給御者,皆須時乃上。』凡所省二十三種。
譯春季,正月甲寅十一日,詔書說:『各地進貢的新鮮食物,多數違反時令。或者用火熏暖,強使成熟;或者萌芽時便從土中掘出,還未生出滋味,便已夭折。這難道是順應天時化育萬物嗎!【論語】說:「不合乎時令的東西不吃。」從今以後,供奉皇家陵園宗廟及御用的食物,一律等到成熟時再進獻。』省減的食物共有二十三種。
評違反自然規律,強行使蔬果成熟,或者未成熟便挖出,味道肯定好吃不了。給皇帝吃這種東西,實在是大不敬。
三月,十州蝗。
譯三月,有十個州發生蝗災。
夏,四月,乙丑,司空張敏罷。已卯,以太常劉愷為司空。
譯夏季,四月乙丑疑誤,將司空三公之一,最高監察官張敏罷免。四月己卯初七,將太常九卿之一,掌管皇家禮儀祭祀劉愷任命為司空。
詔建武元功二十八將皆紹封。
譯詔書宣佈,光武帝建武時期的元勛二十八將的封爵,無論曾否撤銷,一律由其後裔繼承。
評體恤功臣後代,讓滿朝文武暖心,這樣才能讓大家效忠朝廷。正所謂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
五月,旱。
譯五月,發生旱災。
丙寅,詔令中二千石下至黃綬,一切復秩。
譯丙寅二十五日,詔書命令全國官員,上自中二千石,下至黃綬四百石到二百石的小吏,一律恢復原來的俸祿。
評兩年前,由於財政困難,朝廷被迫削減了官員的俸祿。現在困難期過了,應當恢復,特殊時期的政策不能成為常態。
評下面是漢代官員俸祿等級表。漢代官員的俸祿以發放糧食的數量來計算,一石約等於現在的15千克。實際發放時,給一半米,一半錢。
評另外原文中提到的『黃綬』,是當時官員用來將官印系在身上的帶子。不同級別的官員,所用的官印材質和綬帶顏色也有所不同。相國、諸侯王為金印綠綬,三公、列侯為金印紫綬,中二千石至比二千石官員為銀印青綬,比六百石以上官員為銅印黑綬,比二百石以上官員為銅印黃綬。再往下的官員無印綬。
六月,壬辰,豫章員溪原山崩。
譯六月壬辰二十一日,豫章郡郡治今江西南昌市員溪原山發生山崩。
辛巳,赦天下。
譯辛巳初十,大赦天下。
侍御史唐喜討漢陽賊王信,破斬之。杜季貢亡,從滇零。是歲,滇零死,子零昌立,年尚少,同種狼莫為其計策,以季貢為將軍,別居丁奚城。
譯侍御史監察官唐喜討伐漢陽郡叛匪王信。打敗叛軍,將王信斬殺。杜季貢逃亡,投奔羌人首領滇零。本年,滇零去世,他的兒子零昌繼位。零昌年齡還小,同一部族的狼莫為他出謀劃策,將杜季貢任命為將軍,分兵駐紮到丁奚城位於今寧夏靈武市。
評漢軍開始局部反攻,羌人和漢奸賊心不死,正在醞釀着捲土重來。
漢孝安皇帝永初七年癸丑耶元113年
春,二月,丙午,郡國十八地震。
譯春季,二月丙午疑誤,有十八個郡和封國發生地震。
夏,四月,乙未,平原懷王勝薨,無子;太后立樂安夷王寵子得為平原王。
譯夏季,四月乙未二十九日,平原懷王劉勝去世,沒有子嗣。鄧太后將樂安夷王劉寵的兒子劉得封為平原王。
丙申晦,日有食之。
譯丙申晦三十日,出現日食。
秋,護羌校尉侯霸、騎都尉馬賢擊先零別部牢羌於安定,獲首虜千人。
譯秋季,護羌校尉管理歸降羌人事務的官侯霸、騎都尉禁衛軍騎兵統領馬賢在安定郡進攻羌人先零部落的分支牢羌,斬首俘獲一千人。
蝗。
譯發生蝗災。
漢孝安皇帝元初元年甲寅耶元114年
春,正月,甲子,改元。
譯春季,正月甲子初二,改年號為元初。
二月,乙卯,日南地坼,長百餘裏。
譯二月乙卯二十四日,日南郡郡治今越南國東河市發生地裂,長一百餘裏。
三月,癸亥,日有食之。
譯三月癸亥初二,出現日食。
詔遣兵屯河內通谷衝要三十六所,皆作塢壁,設鳴鼓,以備羌寇。
譯朝廷下詔,派兵駐守河內郡關隘要衝三十六處,各處全都修築堡寨,設置傳警之鼓,以防備羌人進攻。
評河內郡是京城洛陽的北大門,一旦被羌人攻佔後果不堪設想。時間仿佛又回到漢文帝時期,匈奴入侵,烽火照亮甘泉宮的時刻了。
夏,四月,丁酉,赦天下。
譯夏季,四月丁酉初七,大赦天下。
京師及郡國五旱,蝗。
譯京城洛陽今河南洛陽市及五個郡和封國發生旱災、蝗災。
五月,先零羌寇雍城。
譯五月,羌人先零部落進攻雍城今陝西鳳翔縣。
蜀郡夷寇蠶陵,殺縣令。
譯位於蜀郡郡治今四川成都市的夷人進攻蠶陵縣今四川茂縣,殺死縣令。
評這些夷狄四處搗亂,西部邊境不得安寧。
九月,乙丑,太尉李罷。
譯九月乙丑初七,將太尉李罷免。
羌豪號多與諸種鈔掠武都、漢中,巴郡板楯蠻救之,漢中五官掾程信率郡兵與蠻共擊破之。號多走還,斷隴道,與零昌合,侯霸、馬賢與戰於枹罕,破之。
譯羌人首領號多與諸部落在武都郡治今甘肅成縣、漢中郡治今陝西漢中市南鄭區二郡擄掠搶劫。巴郡郡治今重慶市的『板楯蠻人』前往救援。漢中郡的五官掾yuàn掌管祭祀程信率領郡兵與蠻人一同作戰,打敗羌軍。號多逃歸,切斷隴道,與零昌會合。侯霸、馬賢同羌軍在枹罕今甘肅臨夏縣交戰,打敗羌軍。
評這裏提到的『板楯蠻人』,是居住在今四川閬中市一帶的蠻夷,當年漢高帝還定三秦時,他們曾替漢軍助戰。作為回報,漢朝減免其稅收。到現在為止,他們已經效忠漢朝三百多年了,時常跟隨漢軍東征西討。這次在抵抗羌人的戰事中再次立功。是漢朝可靠的盟友。
辛未,以大司農山陽司馬苞為太尉。
譯九月辛未十三日,將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全國經濟農業山陽郡郡治今山東巨野縣人司馬苞任命為太尉。
冬,十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譯冬季,十月戊子朔初一,出現日食。
涼州刺史皮楊擊羌於狄道,大敗,死者八百餘人。
譯涼州刺史皮楊在狄道今甘肅臨兆縣與羌軍交戰,皮楊大敗,八百餘人戰死。
是歲,郡國十五地震。
譯本年,有十五個郡和封國發生地震。
漢孝安皇帝元初二年乙卯耶元115年
春,護羌校尉龐參以恩信招誘諸羌,號多等帥眾降;參遣詣闕,賜號多侯印,遣之。參始還治令居,通河西道。
譯春季,護羌校尉管理歸降羌人事務龐參用恩德信義招撫引誘各羌人部落,號多等率領部眾歸降。龐參派他們前往京城朝見。東漢朝廷賜予號多侯爵印信,讓他返回。龐參從此將護羌校尉府遷回令居縣今甘肅永登縣,打通了河西走廊與內地之間的道路。
評羌亂如此嚴重,朝廷也加大了統戰力度。但這樣也會讓夷狄今後輕視漢朝。造反後再歸降就能封侯,無以勸善。
零昌分兵寇益州,遣中郎將尹就討之。
譯羌人首領零昌分兵攻打益州今陝西南部、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雲南一帶,朝廷派遣中郎將禁衛軍高級將領尹就進行討伐。
夏,四月,丙午,立貴人滎陽閻氏為皇后。後性妒忌,後宮李氏生皇子保,後鴆殺李氏。
譯夏季,四月丙午二十一日,將貴人東漢嬪妃封號,僅次於皇后滎陽今河南滎陽市人閻氏立為皇后。閻皇后生性忌妒,宮女李氏生下皇子劉保,閻皇后便將她毒死。
評這皇后嫉妒心太強了。這種毒婦不適合當皇后。
五月,京師旱,河南及郡國十九蝗。
譯五月,京城洛陽發生旱災。河南及十九個郡和封國發生蝗災。
評外敵入侵不斷,國內又是天災連連。朝廷也是焦頭爛額。
六月,丙戌,太尉司馬苞薨。
譯六月丙戌初二,太尉司馬苞去世。
秋,七月,辛巳,以太僕泰山馬英為太尉。
譯秋季,七月辛巳二十八日,將太僕九卿之一,掌管皇家車馬泰山郡郡治今山東泰安市人馬英任命為太尉。
八月,遼東鮮卑圍無慮;九月,又攻夫犁營,殺縣令。
譯八月,遼東郡鮮卑人包圍了無慮縣今遼寧北鎮縣。九月,又進攻夫犁營位於今遼寧義縣,殺死縣令。
評東華北形勢進一步惡化。
壬午晦,日有食之。
譯九月壬午晦三十日,出現日食。
尹就擊羌黨呂叔都等,蜀人陳省、羅橫應募刺殺叔都,皆封侯,賜錢。
譯尹就討伐與羌軍勾結的呂叔都等,招募蜀郡郡治今四川成都市人陳省、羅橫刺殺了呂叔都。朝廷將陳、羅二人封為侯爵,並賞賜錢財。
詔屯騎校尉班雄屯三輔。雄,超之子也。以左馮翊司馬鈞行征西將軍,督關中諸郡兵八千餘人。龐參將羌、胡兵七千餘人,與鈞分道並擊零昌。參兵至勇士東,為杜季貢所敗,引退。鈞等獨進,攻拔丁奚城,杜季貢率眾偽逃。鈞令右扶風仲光等收羌禾稼,光等違鈞節度,散兵深入,羌乃設伏要擊之,鈞在城中,怒而不救。冬十月,乙未,光等兵敗,並沒,死者三千餘人,鈞乃遁還。龐參既失期,稱病引還。皆坐征,下獄,鈞自殺。時度遼將軍梁慬亦坐事抵罪。校書郎中扶風馬融上書稱參、慬智能,宜宥過責效。詔赦參等,以馬賢代參領護羌校尉,復以任尚為中郎將,代班雄屯三輔。
譯詔書命令屯騎校尉禁衛軍北軍將領班雄在三輔以長安為中心的三個郡駐防。班雄是班超之子。命左馮píng二聲翊郡治今陝西高陵縣人司馬鈞代理征西將軍職務,指揮關中各郡郡兵八千餘人。龐參率領羌、胡兵七千餘人,與司馬鈞分路進軍,一同攻打零昌。龐參軍到達勇士縣今甘肅榆中縣以東,被杜季貢擊敗,龐參撤退。司馬鈞孤軍挺進,攻克丁奚城位於今寧夏靈武市,杜季貢帶領兵眾假裝逃跑。司馬鈞命右扶風郡治今陝西興平縣人仲光率兵收割羌人的莊稼,仲光等卻違背司馬鈞的調度,分散兵力,深入敵區。於是羌人設下埋伏,對仲光進行攔腰襲擊。司馬鈞在城中得到消息,大為憤怒,不肯救援。冬季,十月乙未十三日,仲光等戰敗,全軍覆沒,死亡三千餘人。於是司馬鈞逃歸內地。龐參既然未能按期到達預定地點,便聲稱患病,撤退返回。司馬鈞和龐參都被指控有罪,召回京城,逮捕下獄。司馬鈞自殺。當時,度遼將軍負責漢朝北部邊境事務梁慬也因遭到指控而被判罪。校書郎中掌管皇家藏書校對、扶風郡治今陝西興平市人馬融上書說,龐參、梁慬機智而有才幹,應當寬宥過失,讓他們戴罪立功。於是朝廷下令將龐參、梁慬赦免,任命馬賢接替龐參,兼任護羌校尉,再次任命任尚為中郎將,接替班雄駐防三輔。
評仲光違背命令是不對,可司馬鈞坐視仲光及其手下三千士兵全軍覆沒,顯然是意氣用事,枉顧漢家將士性命。其下場並不可悲。司馬鈞是司馬懿的祖先。
懷令虞詡說尚曰:『兵法:弱不攻強,走不逐飛,自然之勢也。今虜皆馬騎,日行數百裏,來如風雨,去如絕弦,以步追之,勢不相及,所以雖屯兵二十餘萬,曠日而無功也。為使君計,莫如罷諸郡兵,各令出錢數千,二十人共市一馬,以萬騎之眾,逐數千之虜,追尾掩截,其道自窮。便民利事,大功立矣!』尚即上言,用其計,遣輕騎擊杜季貢於丁奚城破之。
譯懷縣今河南武陟縣縣令虞詡向任尚建議道:『依據兵法,弱的不去進攻強的,走的不去追趕飛的,這是自然之勢。如今羌兵全都騎馬,每天可行數百裏,來時像急風驟雨,去時像離弦飛箭,而我軍用步兵追趕,是勢必追不上的。所以,儘管集結兵力二十餘萬,曠日持久,卻沒有戰功。我為閣下打算,不如讓各郡郡兵復員,命他們每人出數千錢,二十人合買一匹馬,這樣便可用一萬騎兵去驅逐數千敵寇,尾追截擊,羌人自然走投無路。既方便了人民,也有利於戰事,大功便可以建立了!』於是任尚根據虞詡的建議上書,被朝廷採納。任尚派輕騎兵在丁奚城打敗了杜季貢。
評騎兵對步兵,具有天然機動優勢。要想有效對抗羌人,還得效法漢武帝,組織強大的騎兵軍團。
太后聞虞詡有將帥之略,以為武都太守。羌眾數千遮詡於陳倉崤谷,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當發』。羌聞之,乃分鈔傍縣。詡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裏,令吏士各作兩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問曰:『孫臏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過三十裏,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裏:何也?』詡曰:『虜眾多,吾兵少,徐行則易為所及,速進則彼所不測。虜見吾灶日增,必謂郡兵來迎,眾多行速,必憚追我。孫臏見弱,吾今示強,勢有不同故也。』既到郡,兵不滿三千,而羌眾萬餘,攻圍赤亭數十日。詡乃令軍中,強弩勿發,而潛發小弩;羌以為矢力弱,不能至,並兵急攻。詡於是使二十強弩共射一人,發無不中,羌大震,退。詡因出城奮擊,多所傷殺。明日,悉陳其兵眾,令從東郭門出,北郭門入,貿易衣服,迴轉數周;羌不知其數,更相恐動。詡計賊當退,乃潛遣五百餘人於淺水設伏,候其走路;虜果大奔,因掩擊,大破之,斬獲甚眾,賊由是敗散。詡乃占相地勢,築營壁百八十所,招還流亡,假賑貧民,開通水運。詡始到郡,谷石千,鹽石八千,見戶萬三千;視事三年,米石八十,鹽石四百,民增至四萬餘戶,人足家給,一郡遂安。
譯鄧太后聽說虞詡有將帥的韜略,將他任命為武都郡郡治今甘肅成縣太守。數千羌軍在陳倉崤谷位於今陝西寶雞市陳倉區集結攔截虞詡。虞詡得知後,立即下令部隊停止前進,宣稱:『我已上書請求援兵,等援兵到後,再動身出發。』羌軍聽說以後,便分頭前往鄰縣劫掠。虞詡乘羌軍兵力分散的機會,日夜前進,兼程行進了一百餘裏。他讓官兵每人各作兩個灶,以後每日增加一倍。於是羌軍不敢逼近。有人問虞詡:『以前孫臏使用過減灶的計策,而您卻增加灶的數量;兵法說每日行軍不超過三十裏,以保持體力,防備不測,而您如今卻每天行軍將近二百裏,這是什麼道理?』虞詡說:『敵軍兵多,我軍兵少,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對方便不能測知我軍的底細。敵軍見我軍的灶數日益增多,必定以為郡兵已來接應。我軍人數既多,行動又快,敵軍必然不敢追趕。孫臏有意向敵人示弱,我現在有意向敵人示強,這是由於形勢不同的緣故。』虞詡到達郡府以後,兵員不足三千,而羌軍有一萬餘人,圍攻郡府所在地赤亭達數十日。虞詡便向部隊下令,不許使用強弩,只許暗中使用小弩。羌人誤認為漢軍弓弩力量微弱,射不到自己,便集中兵力猛烈進攻。於是虞詡命令每二十隻強弩集中射一個敵人,射無不中。羌軍大為震恐,紛紛退下。虞詡乘勝出城奮戰,殺傷眾多敵人。次日,他集合全部兵眾,命令他們先從東門出城,再從北門入城,然後改換服裝,往復循環多次。羌人不知城中有多少漢軍,於是更加驚恐不安。虞詡估計羌軍將要撤走,便秘密派遣五百餘人在河道淺水處設下埋伏,守住羌軍的逃路。羌軍果然大舉奔逃,漢軍乘機突襲,大敗羌軍,殺敵擒虜數量極多。羌軍從此潰敗離散。於是虞詡查看研究地形,修建營堡一百八十處,並招回流亡的百姓,賑濟貧民,開通水路運輸。虞詡剛到任時,谷價每石一千錢,鹽價每石八千錢,僅存戶口一萬三千戶。而在任三年之後,米價每石八十錢,鹽價每石四百錢,居民增加到四萬多戶。人人富足,家家豐裕,從此一郡平安。
評虞詡不愧是軍事天才,能靈活變通使用兵法謀略。又善於治理,百姓,安定一方。如果漢朝多幾個這樣的人,羌人何敢如此猖狂。
十一月,庚申,郡國十地震。
譯十一月庚申初九,有十個郡和封國發生地震。
十二月,武陵澧中蠻反,州郡討平之。
譯十二月,位於武陵郡郡治今湖南常德市的『澧lǐ中蠻人』反叛,被州郡官府剿平。
評『澧中蠻人』指的是生活在澧水一帶的蠻夷。
已酉,司徒夏勤罷。
譯己酉二十八日,將司徒三公之一,最高行政官夏勤罷免。
庚戌,以司空劉愷為司徒,光祿勛袁敞為司空。敞,安之子也。
譯庚戌二十九日,將司空劉愷任命為司徒,將光祿勛袁敞任命為司空。袁敞是袁安之子。
前虎賁中郎將鄧弘卒。弘性儉素,治歐陽【尚書】,授帝禁中。有司奏贈弘驃騎將軍,位特進,封西平侯。太后追弘雅意,不加贈位、衣服,但賜錢千萬,布萬匹;兄騭等復辭不受。詔封弘子廣德為西平侯。將葬,有司復奏發五營輕車騎士,禮儀如霍光故事。太后皆不聽,但白蓋雙騎,門生挽送。後以帝師之重,分西平之都鄉,封廣德弟甫德為都鄉侯。
譯前虎賁中郎將禁衛軍高級將領鄧弘去世。鄧弘生性節儉樸素,研究歐陽氏解釋的【尚書】,曾在宮中教授漢安帝。有關部門建議追贈鄧弘為驃騎將軍,位居特進在朝會中的班次提升至三公之後,並封為西平侯。鄧太后追念鄧弘平素的志向,不加贈官爵及衣服,只賜錢一千萬,布一萬匹。鄧弘的哥哥鄧騭等人仍然辭讓,不肯接受。太后下詔,將鄧弘的兒子鄧廣德封為西平侯。下葬之前,有關部門再次上奏,請求徵調禁衛軍北軍五營的輕車騎士護靈,禮儀如同西漢霍光的舊例。鄧太后一概不准,只許使用白蓋喪車,派兩名騎士護衛,由鄧弘的學生門徒送葬。後來,因鄧弘曾做過安帝的師傅,地位重要,便分割西平國的封土,將鄧廣德的弟弟鄧甫德封為都鄉侯。
評鄧家吸取竇氏敗亡的教訓,一再保持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