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二節 唯我獨尊的大緬族主義導致內戰無可避免

武裝林立之國作者:王子瑜發布:一葉知秋

2019-11-29 10:30

由於緬軍寡頭始終堅信『唯有武力可以統一緬甸』,同時又狹隘而傲慢地認爲『緬甸是緬族人的緬甸』。因此,一直深陷在『大緬族主義』漩渦里的緬軍人利益集團始終把民地武當作『不配享有自決權;破壞和平的叛亂分子,妨礙國家統一的絆腳石。』從而執拗地要予以整編。2009年整編方案失敗後,軍方隨即啟動了軍事壓服及武力肢解計劃,並導致內戰重燃。或許,大緬族主義者總是狂妄地認爲『文化落後、人口稀少的山地原住民就該乖乖臣服做二等公民,做緬族的附屬民族,卑下地接受緬族精英的領導。』於是,奉行大緬族主義的軍方除了想方設法打壓、排擠、分化和愚弄少數民族之外,他們在思想和心靈上,從來就沒有爲民族武裝組織準備過一張真正權利對等的談判桌。關於上述情況,那些曾經生活在緬控區的民地武成員大多有過深切感受,包括很多民武的領導人也有過被緬官員歧視的切身體會。

自2009年果敢8.8事件伊始,緬軍將武力統一緬甸的企圖付諸實際行動之後,把緬甸扡入到內戰的泥沼之中,迄今已有十個年頭,近十年間,武裝組織不但沒有被緬軍消滅,反而是越打越強,民武的兵力也越打越多。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民族武裝衝突破壞國家的穩定,但真正引發緬甸長期動盪的根源,卻是大緬族主義者企圖通過武力壓服或肢解全緬境內的民族武裝,以實現軍人集團繼續在緬甸這片國土上持久稱霸,唯我獨尊。

近十年來,從緬軍的實際行動和公開的言論中,已可窺見大緬族主義者對待民族和解及和平進程的真正態度和主張,其一是『有選擇性地和解』,其二是『武力壓服或者是通過施壓促成民武內部分裂』,其三是『虛與委蛇能拖則拖』。關於緬軍方的『選擇性和解』,就是先與實力較強及比較順從緬方意圖的組織和解,以達到安撫強者,孤立弱者的目的,爲進一步打擊弱者製造出兵的藉口。緬方曾明確公開表示不承認同盟軍、德昂軍和若開軍,理由是這三支民族武裝前二支曾先後於2005年、2009年分別被緬軍『整編』,而若開軍則是2009年才組建的新武裝,歷史上就從未獲得當局或軍方的承認,所以,這三支武裝不在緬軍和談的名單之列,而這也就是爲什麼緬軍方一直主張堅持區別對待這三支武裝的原因。

在2016年之前,緬軍方曾明確把民武三兄弟組織排除在NCA談判路線之外,排擠在21世紀新彬龍會議之外。後來,在中國外交部和民盟執政黨的調解下,在FPNCC的堅持和斡旋下,才象徵性地做出了『包容』姿態。2016年8月,軍方曾秘密要求上述三支民族武裝發表聲明,公開承諾:『放棄軍事鬥爭路線』,以此做爲三支民武裝決心參與國家和平進程的『投名狀』。但這個相當於『放下武器』的承諾被三支民武嚴正拒絕。後來,因爲戰爭持續擴大與升級,在中方的敦促下,緬軍方才又再度答應讓三支民武參與一些會談。

2018年底,緬軍爲了便於實施『有選擇性地集中兵力打壓某一家』圍剿方針,發明了『擠牙膏式的區域性停火』一則以拖待變,一則以撫北戰西,等待時機逐個擊破。因爲,緬軍方深知AA、TNLA和MNDAA三支民族兄弟武裝既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又缺少穩定的經費來源,認爲『即便打不死,也可以拖得死。』再後來,緬軍方以苛刻條件與緬北聯合陣線先後5次約談雙邊停火協議文本草案,但真正意圖也是爲了拖,而非爲了談,所以每次談判都被外界嘲弄爲『政治走秀』。

持有大緬族主義思想的緬軍頭們內心深處一直都很鄙視民武組織,並認爲民武組織頂多也就只能在叢林山野間跟緬軍方周旋周旋,沒有能力對其大本營造成任何威脅,根本不足爲懼。過去近十年來,緬軍就是抱著這種鄙視的心態,狂妄地追著各家民族武裝組織打,想打哪家就打哪家。打完果敢打克欽,打完克欽打北撣,打完北撣打德昂,打完德昂打若開……。上述緬軍方的心態和做法,在其干預下的民族和解與和平進程,註定只會在全國範圍內燃起連綿不絕的鋒煙。總而言之,在大緬族主義思想作祟下,緬軍一系列狂妄且霸道的舉措必然導致非緬民族的拼死抵抗,內戰爆發也就無可避免。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