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考异《皇本》.高丽本“而”下有“以”字.“不可”作“否”.“毋”作“无”.《论语古训》:《义疏》云:“否.谓彼不见从也.”可知古本经文作“否”
按《后汉书》注引蔡邕正交论曰:“恶则忠告善诲之.否则止.无自辱焉.”即用此文.而以“不可”作“否”.知汉人所见本亦作“否”字
集解包曰:“忠告.以是非告之也.以善道导之.不见从则止.必言之.或见辱.”
集注友所以辅仁.故尽其心以告之.善其说以道之.然以义合者也.故不可则止.若以数而见疏.则自辱矣
余论《四书辨疑》:“善其说以道之”.语意不明.不知如何是善其说.道是如何道.《语录》曰:“须又教道得善始得.”以此知注文“道”字乃教道也.朋友有过.既尽心以告之.而又加之以教道.须至于善而后已.此正犯“数斯疏矣”之戒.施之于朋友之间.必不能行.盖道犹言也.善道之者.善其辞色以言之也.朋友有过.固当尽心无隐.竭忠以告之.然其告之之际.须当心平气和.善其辞色以为言.不从则止.无得峻数.以取自辱也
白话译文
《论语新解》子贡问交友之道。先生说:“朋友有不是处,该尽忠直告,又须善为劝说,若不听从,则该暂时停止不言,莫要为此自受耻辱。”
《论语译注》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道:“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找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