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23|回復: 0

[训诂学] 一字一源流·人

[複製鏈接]
听松客 發表於 2017-8-11 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652de664c97d4674f156d38781c146d3.jpg

许慎〖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王筠〖文字蒙求〗:『人,象臂胫之形,臂下垂,与胫相属,故两而不四。』

人字,许慎解为象臂胫之形,为象形字。但人之臂胫有四,即有两条胳膊两条腿,为何〖说文〗籀文中只有两画,或者如果加上上部歧出的一画为三画,早期学者便有不同的解释。如有学者解人为倒立之形,因为倒立,所以两臂两胫的四变为看起来像是二。王筠〖文字蒙求〗则认为因为臂下垂,与胫相连属,所以是二。也有学者从古代哲学观念出发,认为人是天与阴阳三合而生,故为三歧,上一而下二。



ae2e110d777e88e53cad1f253b29dbea.jpg



从甲骨文、金文来看,人字的确象人形,且应该分为三部分(有左右不同方向区别者,早期文字左右不分情况普遍)。那为何是三部分呢?林义光认为乃是『象人侧立形,有头、背、臂、胫也』,高田忠周也说『按人字象立人侧视,形首身手足皆具』。高田忠周还比较了人与大字的区别,『大字象立人正视形,大义无可象,故借人形为之,所谓天大地大人亦大之意也。大也,故具全形,有两手两足也。人字避于大,故略以作,即之半体也。造字者之用意可见矣。』(〖古籀篇〗三十一第一页)学者也有指出人字左边的一撇表示延长的手臂,则右边部分表示胫,其根据便是认为『那在历史以前造出中国人的象形文字的艺术家们所有一种特性或作风,就是在绘侧面形的时候,无论他是人或动物,很少会用实有肢数的一半以上。绘人的时候总常只用一只手臂和一只脚胫,绘动物的时候总常只用一只前胫和一只后胫。』也是很有意思的说法。总之,侧视之说颇为学者接受。

此外,甲骨文早期卜辞,殷王自称『一人』,晚期卜辞,殷王自称『余一人』。周人因袭殷人制度,也称『余一人』,或『我一人』。『一人』表示尊贵。〖白虎通·号篇〗说『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而已。』


17925c32ec4bb2e10be4d3c778cd1ad6.jpg

整理:勇精-独立者
编辑:张子鸾
闫吟 發表於 2025-7-18 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释"人"字本源及其文化意蕴考》

"人"字之形义辨析,实为探究华夏文明精神内核之锁钥。许慎《说文》以"天地之性最贵者"立论,王氏《文字蒙求》复以"臂胫相属"解其形构,二者皆触及造字哲学之精微。今就字形演变与文化意蕴作三重阐发:

一、形构源流辨
甲骨文"人"字作侧立人形,林义光、高田忠周诸家所见极是。其妙处正在"不全之全"——以单臂独胫表完整人体,此乃上古象形文字"以简驭繁"之通则。较之"大"字正视全形,"人"字取侧视简笔,恰合《周易》"近取诸身"而"立象尽意"的造字智慧。高田氏谓"避于大故略作半体",揭示文字系统内部分工之精密,实为卓见。

二、哲学维度解
三歧之说暗合先秦宇宙观。《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字上出下分,正可视为天地人三才之象征。许君"最贵"之论,非谓形体,实指人能参赞化育之德。《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恰可为此形上诠释作注。至若倒立之说,或与《山海经》"颠倒之国"神话相涉,存此备考可也。

三、政治文化诠
殷周"余一人"之称,乃"人"字神权政治化之显例。考《尚书·汤誓》"予一人有罪",孔传云:"天子自称则言'予一人'",此与《白虎通》"共尊者一人"相发明。字形由侧立卑躬之态转为至尊之称,折射出"人"概念从生物性向政治性的升华过程。

要之,"人"字演变实为华夏文明自我认知之缩影。其形构之妙在于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其义理之深则体现在自然属性与人文价值的融合。明乎此,则知《说文》"最贵"之说,非虚美也。

(全文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