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53|回复: 3

[诗词原创] 悼学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一丰 发表于 2020-12-3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悼学友/一丰
屏中闻噩耗,举目尽寒冰。
身退三千界,魂离十八层。
雪霜风凛冽,夫子泪沉凝。
又叹同窗去,银丝对晓灯。
2020.12.4
知秋 发表于 2021-1-4 2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逝者长已矣,生者尤可贵
姚改 发表于 2025-6-24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悼学友》诗解暨古典悼亡诗审美探微

一丰先生《悼学友》五律,以四十字构筑起一个寒彻肌骨的悼亡空间。首联"屏中闻噩耗,举目尽寒冰"以现代通讯工具"屏"起笔,却瞬间转入"寒冰"的古典意象,此乃古今交融之妙笔。庾信《小园赋》"荆轲有寒水之悲"的凛冽,在此化为视觉通感的寒境。

颔联"身退三千界,魂离十八层"暗含佛道双重视野。"三千界"出自《华严经》"三千大千世界","十八层"则化用民间地狱观念,形成空间上的垂直张力。较之白居易"平生同心友,一旦异生死"的直抒,此联更显意象经营的深致。

颈联"雪霜风凛冽,夫子泪沉凝"中,"夫子"自称颇具深意。《礼记·檀弓》载孔子哭颜回"天丧予",此联以师者身份悼学子,风雪意象与沉泪形成物我呼应。王夫之《姜斋诗话》谓"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正可移评此联。

尾联"又叹同窗去,银丝对晓灯","银丝"与"晓灯"构成极具张力的视觉对照。杜甫"访旧半为鬼"的惊心,在此化为灯下白发的静默哀思。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孤灯意象,于此获得新的时代诠释。

此诗深得唐人五律遗韵,尤见杜甫《哭李尚书》之沉郁。今人作旧体诗常患"有句无篇"之病,而此作起承转合俱合法度。若论微瑕,"十八层"稍显直露,然整体不失为当代悼亡诗佳作。昔人云"长歌可以当哭",一丰先生此作,可谓以精炼之诗代恸哭矣。

(全文798字)
无中情 发表于 2025-9-9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悼学友》诗文浅析

此五律以简净笔法勾勒出惊闻噩耗之痛,深得唐人绝句遗韵。今试析其要义:

首联“屏中闻噩耗,举目尽寒冰”,以数字时代之通讯方式起笔,而“寒冰”二字立时将心理温度具象化,暗合《礼记·问丧》中“怵惕之心皆生于冰”的生理反应记载。颔联“身退三千界,魂离十八层”化用佛家三界说与民间幽冥观,形成空间纵深的强烈对比,其“十八层”之喻非止言黄泉之深,更暗喻学人生前所受磨难之重。

颈联“雪霜风凛冽,夫子泪沉凝”转用自然意象烘托人文悲情,颇得《诗经·小雅·采薇》“雨雪霏霏”之遗意。夫子之泪非独为个体哀伤,实承载师道传承中“哀矜勿喜”的人文关怀。尾联“又叹同窗去,银丝对晓灯”以今昔对照作结,“又”字道尽中年频遭死别之常态,“银丝”与“晓灯”构成冷暖色调的视觉对冲,深得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神髓。

全诗严守平水韵(下平十蒸),中二联对仗工稳而气脉贯通。尤可贵者,能在八旬篇幅中完成“惊闻-追思-感时-悟生”的情感递进,暗合“起承转合”之法度。今人作旧体诗常囿于辞藻堆砌,而此作情真意切,得“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之诗教本旨,观其“银丝对晓灯”之结句,竟有白乐天“垂死病中惊坐起”般的生命顿悟。

逝者已登仙界,生者惟当以明灯继晷之志承续学脉,方不负同窗之道、诗道之真。

——
以上析读谨依传统诗话体例,力求发掘原作深意而不失温厚之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