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49|回覆: 1

[樂器] 學習古琴有問題?古琴初學常見問題集錦

[複製連結]
古琴學堂 發表於 2018-8-8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初學古琴,總是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問題

初學古琴,總是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問題

初學古琴,總是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問題。其實問題本身不可怕,但是最大的問題往往卻是無法發現。下面,小編就將初學者常見問題給大家一一羅列,大家也好參照著去修正,爭取在琴藝上取得長足的進步。

一、琴的擺放

1.琴位的安置

古琴是多弦樂器,體長,面廣,非如三弦琵琶,能抱置懷中演奏,必須置放桌案之上,才能按彈自如。因此置放的方法就有一定的式樣。

琴首在右,琴尾在左,護軫與軫置入案頭開孔之內,雁足置案面之上,這是用特製琴案置放的方式。如無特製琴案,用普通几案的時候,則護軫與軫都要垂懸案側,與案身之間留三四指寬的空間,便於轉軫。琴身宜靠案邊,不置案中,近人身體,便於下指。琴頸和雁足處可墊上琴墊,使其平穩,按彈著力時,就不致琴身滑動。

易錯細節:

1、琴的擺放方位錯誤,琴頭琴尾放反

2、琴放在桌子中間

3、琴軫放在桌子上

琴位的安置

琴位的安置

2.坐位的姿式

坐位宜較常用,椅凳稍高,琴案則宜比常用的幾桌稍低,椅按照案位置的角度,以入坐後身胸離案約半尺爲標準,心對準5徽。若偏於右,則左手按至十徽下,尤其至徽外時,勢有不及。如偏於左,則按至二三徽時,勢又拗強。所以心對五徽間坐,爲最適中,左按右彈,皆極方便。

易錯細節:

1、手肘抬得太高,手容易酸

2、椅子太高或太矮

3、身體距離古琴太近或太遠

4、身體中心線對著古琴中心

5、坐著的時候蹺二郎腿

按彈的宜忌:

1、精神要寧靜,身體要端正,不可浮躁歪斜;

2、思想要純潔,情意要專注,不可雜亂散漫;

3、呼吸要勻調,視聽要集中,不可粗暴放縱;

4、手指動作要簡靜,不可繁亂,用指又須甲肉相兼,甲多則聲音焦燥,肉多則聲音渾濁,兼而用之,其聲自然清潤激切;

5、兩手用力都不要不覺,不可努張過度,輕要不浮,重要不麄;

6、大指按弦,不可以食指扒捏住作圈,幫貼用力,不可張開虎口;

7、名指按弦,要末節凸出,不可凹下,凹下稱爲折指按不能堅,又不可以中指壓於其上幫貼用力。

8、食指彈弦,大指離可抵送,但不可捏緊,致不活動;

9、左右手指取勢,要文雅美觀,左手各指不可粘連伏於弦上,右手各指不可握拳靠在岳邊。小指雖禁而不用,但要伸直,不可屈曲;

10、形態雖要嚴肅,不可極度緊張,怒目張口,動作雖要活潑,不可流於油滑,取媚打花。

彈琴時,左手不留指甲

彈琴時,左手不留指甲

注意:彈琴時,左手不留指甲,右手視情況留1至2毫米指甲,切忌雙手都留指甲或者都不留,且指甲不宜太長,這樣容易碰到琴面。

二、右手指法

古琴右手的基本指法有八個:抹、挑、勾、剔、打、摘、托、擘,又稱爲右手八法。這是古琴指法中最基礎的部分。

:即是『抹』字的減字體式。食指向身彈入曰『抹』。用抹的方法,食指屈曲根節,伸直中、末二節,指頭著弦,中鋒平正彈入,不可斜掃,又不可太重,太重則出音濁,而且容易使弦撲面,也須不輕不重,甲肉各半才能取得潔健的音響。

易錯細節:

1、抹的時候,手指關節勾起來

2、中指、名指、小指手指勾起來

3、手掌心繃得太緊,掌心不虛

4、抹完僵住手肘不退

正確彈奏手勢——抹

正確彈奏手勢——抹

(正確彈奏手勢——抹)

:即是『挑』字的減字體式。食指向徽彈出曰『挑』。挑法,食指屈曲根中兩節,用大指尖微抵食指頭,挑時大指伸直並微運腕力,將食指向前推送,以伸縮靈活爲妙。

易錯細節:

1、入弦位置不對,往正上方挑,沒有斜45°入弦

2、觸弦入指太深

3、中指、名指、小指手指勾起來

4、中指不搭弦,或者搭弦的時候太用力,中指的關節勾起來了

5、手腕勾起很高

正確彈奏手勢——挑

正確彈奏手勢——挑

(正確彈奏手勢——挑)

:即是『勾』字的減字體式。中指身彈入曰『勾』。勾法,中指屈曲根、中二節,堅直末節,用指頭抵弦,甲尖勾入,古譜所謂重抵輕出,就是說宜重下指而輕出弦,才得中和無偏重偏輕的弊病,所以也要純用正鋒,不可斜掃,又不可使甲尖打著琴面。

易錯細節:

1、彈奏時五指收攏

2、彈奏時用純甲純肉

3、用中指指關節彎曲的方式勾住弦

正確彈奏手勢——勾

正確彈奏手勢——勾

(正確彈奏手勢——勾)

『剔』字的減字體式

『剔』字的減字體式
:即是『剔』字的減字體式。中指向徽彈出曰『剔』。剔法,中指微出中、末二節,甲背著弦,下指不可太深,太深就會滯礙;不可太剛,太剛就會粗暴。指必須懸空落弦,才能得靈動之感;又須正鋒彈出,得聲才清和渾厚。

易錯細節:

1、靠著弦發力,沒有凌空

2、剔出後容易彈出兩個音

3、入指太深,剔的時候手指卡到弦里

正確彈奏手勢——剔

正確彈奏手勢——剔

(正確彈奏手勢——剔)

:即是『打』字的減字體式。名指向身彈入曰『打』。打法,名指微屈根節,堅直中末二節,指頭著弦,由根節運動與『勾』微有不同,多用在一、二弦,因弦們距身較遠,用名指取其便利。

易錯細節:

1、名指用不上力,發不出音

2、名指動的時候小指跟著動

3、手掌心繃得太緊,掌心不虛

4、彈的時候用力不正,手傾斜

正確彈奏手勢——打

正確彈奏手勢——打

(正確彈奏手勢——打)

摘』字的減字體式

摘』字的減字體式
即是『摘』字的減字體式。名指向徽彈出曰『摘』。摘法,名指屈曲中節,堅直末節,用甲背向外出弦,運動也在根節,須要伶俐。名指的末節最難堅支,必須要練得推搖不動爲妙。

易錯細節:

1、名指用不上力,發不出音

2、入指太深,摘的時候手指卡到弦里

正確彈奏手勢——摘

正確彈奏手勢——摘

(正確彈奏手勢——摘)

:即是『托』字的減字體式。大指向徽彈出曰『托』。用托的方法,也是將大指倒豎,中、末節伸直,指頭靠弦而出,不輕不重,得甲肉各半的音。托法多用在六、七弦。

易錯細節:

1、手肘抬太高,手腕翻出來

2、中指太用力,把弦往內扣

正確彈奏手勢——托

正確彈奏手勢——托

(正確彈奏手勢——托)

:即是『擘』字的減字體式。大指向身彈入曰『擘』。用擘的方法,要捋大指倒豎,微屈末節,甲尖著弦而入,純取甲音,宜稍微用腕力,又不要有用力的形態。

易錯細節:

1、入指太深,手會卡到弦里

2、入指太淺,彈不到

正確彈奏手勢——擘

正確彈奏手勢——擘

(正確彈奏手勢——擘)

入指太深,手會卡到弦里

入指太深,手會卡到弦里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0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彭岐玉 發表於 2025-7-10 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古琴初學指謬與正鵠】
蒙帖主垂詢古琴初學之弊,今就琴道儀軌略陳管見。琴之爲器,法天地之象,合陰陽之理,其陳設撫弄皆有典要。昔【溪山琴況】云"和靜清遠",實爲琴學根本,今就常見之失分述如次:

一、琴器安放之要
琴案之設,當遵"天圓地方"之制。琴首右置而尾左陳,此應"天道右旋"之理。護軫懸垂案側,恰留三指間隙,非爲轉軫之便,實合【周禮】"懸而不墜"之象。常見琴身居中而置,此大謬也!【琴操】有雲"近身三尺,心音相照",琴體當靠案邊,使岳山與心口成"斗柄指南"之勢。至若琴墊之用,非爲防滑,實取"山嶽鎮紙"之意,雁足處墊以宣紙三疊,暗合"三才"之道。

二、坐姿心法
坐姿之正,首在"三才定位":椅高當齊膝,案低應臍平。心對五徽非僅取中,實因五徽乃琴之"人徽",對應膻中穴,乃"心氣相通"之竅。常見習琴者肘揚如鶴,此違"沉肩墜肘"之訓,【太古遺音】載"臂若垂柳,指似寒梅",肘離琴面當保持一寸水汽不散之距。至若蹺足之舉,更犯"地氣不接"之忌,雙足平踏,方合"履地戴天"之儀。

三、指法玄機
右手"八法"之要,在於甲肉相濟。甲肉之比當如"三七明月",甲三肉七,取"上弦月"之象。常見食指彈弦如雞啄米,此失"孤鶩掠波"之態,大指抵送應若蜻蜓點水,暗合"太陰鍊形"之法。左手名指折指之病,實因未悟"虛掌實指"之訣,【琴書大全】言"指如松針,掌若空谷",末節凸起當如蓮苞初綻,不可效殘荷低垂。

四、心法精微
【谿山二十四況】首重"調氣",呼吸之間,暗合徽位律呂。初習者每犯"三躁":指躁則音殺,氣躁則韻短,神躁則意斷。調息當如"雲門三疊",一呼一應間,暗合七弦清濁。尤忌中指壓名指之陋習,此如"稚子扶杖",終難自立。

琴道之修,實爲心印。昔蔡邕作【琴操】,特標"反其天真"之旨。今人習琴,多執形跡而失神韻,拘指法而忘心法。若能以"九德"(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爲鏡,以"二十四況"爲則,則初學諸弊可漸次消弭矣。

(全文共798字,謹依傳統琴學典籍【太古遺音】【琴書大全】【谿山琴況】等要義撰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一日午時| 2025/7/15/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