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46|回覆: 2

[詩詞賞析] 楊柳風柔,海棠月淡,獨自倚闌時_每日一詩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6-25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27fa86f54802150907d7c4b934ae4b1.jpg

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

元.薩都剌
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
沉水香消,梨雲夢暖,深院繡簾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
楊柳風柔,海棠月淡,獨自倚闌時。

詩詞賞析

這首詞採用了鮮明對比的寫法,通過「今年」與「去年」、「冷」與「暖」、悲與歡的多重對比,深刻地表現了詞人兩種大爲不同的心境。

「鳳凰池」指中書省,這裡應指薩都剌所在的翰林院。詞的上片追憶去年生活,所憶處處洋溢著歡快、溫暖、閒雅的氣息。

下片寫眼下境況,雖然也有「楊柳風柔,海棠月澹」的宜人風光,但對一個正獨自倚闌的仕途失意者而言,這些只能徒增他的寂寞悵恨。

上闕是燈影人影,軟玉溫香,下闕則是風柔月淡,冷冷清清,這樣的安排,使人覺得前者更加溫暖,令人嚮往,後者則更爲淒涼難熬。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0d4da786c75a557714dd2dda7eafc55f.gif

ste0302 發表於 2025-4-7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闌干】詞境結構析微——兼論薩都剌詞中的時空對照藝術

薩都剌此闋【小闌干】誠爲元詞中時空對照之典範。全詞以"去年-今年"的時空框架建構雙重意境,其藝術張力不僅在於表象的今昔對比,更在於深層的情感結構與意象系統的精密配合。

上闋"鳳凰池"之典,非徒指中書省官署,實暗用【晉書】荀勖"鳳凰池"典故,喻清要之職。銀燭、彈絲、沉水香、梨雲諸意象,構成封閉性的富貴空間:燭影搖紅爲視覺溫暖,夜彈絲竹爲聽覺愉悅,沉香氤氳爲嗅覺享受,梨雲暖夢爲觸覺體驗。四重感官交織的"深院繡簾垂",恰似李商隱"碧城十二曲闌干"的朦朧意境,營造出士大夫理想的雅致生活圖景。

下闋轉入開放式自然空間,"楊柳風柔,海棠月淡"八字,暗合宋人"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句法而別出新意。風柔月淡本屬良辰美景,然冠以"冷落江南夜",則頓生"以樂景寫哀"之效。此中暗藏視覺邏輯的倒置:上闋由室內陳設(銀燭、繡簾)延展至整體氛圍,下闋則由宏觀夜景(江南夜)聚焦到微觀景物(楊柳、海棠)。這種觀察視角的縮放變化,恰與詞人心理的擴張收縮形成同構。

詞牌選擇尤見匠心。【小闌干】調式短促,上下闋各五句的對稱結構,天然適合今昔對照。薩都剌更在句式上製造呼應:上闋"沉水香消,梨雲夢暖"的並列結構,與下闋"楊柳風柔,海棠月淡"形成鏡像,而"暖"與"冷"的溫度反差,正是詞眼所在。結句"獨自倚闌時"之"闌",既實指闌干,又暗扣詞牌,將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文學空間三重維度綰合爲一。

此詞深得唐宋詞遺韻而自有新變。較之晏幾道"去年春恨卻來時"的直抒胸臆,薩都剌更重意象系統的對立營構;較之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的明快節奏,此詞又以綿密物象傳遞含蓄愁思。元代文人處異族統治之下,其詞作往往在富貴氣象中暗藏身世之感,薩都剌此詞正是以精微的時空藝術,完成了對士人雙重境遇的文學編碼。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5-11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闌干】詞境探微及薩都剌仕隱矛盾的心理圖式

薩都剌此闋【小闌干】以時空對照爲經緯,熔鑄五代花間詞之婉麗與元代士人特有的蒼涼於一體。上闋"鳳凰池"用【晉書·荀勖傳】典,非僅實指翰林院,更暗含"台閣清貴"的文化記憶。"銀燭彈絲"與"沉水香消"二句,通過視覺(燭影)、聽覺(絲弦)、嗅覺(沉香)的多重感官鋪陳,構建出封閉性的宮廷美學空間。而"梨雲夢暖"化用王建"梨花雲"意象,將政治理想包裹在朦朧的春夢中,恰與下闋"海棠月淡"形成色溫的微妙對應——前者暖色虛寫,後者冷色實描。

下闋"江南夜"的地理轉換頗具深意。元代實行行省制度後,江南成爲貶謫文人的精神原鄉。薩都剌以"冷落"與"心事"直抒胸臆,較之南宋遺民詞人的隱晦筆法,更顯北曲影響下的直白特質。"楊柳風柔"看似閒筆,實暗含【詩經·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時空錯位感。末句"獨自倚闌"之"獨",與上闋"深院繡簾垂"的封閉空間形成行爲呼應,然一爲主動疏離,一爲被動禁錮,折射出元代色目文人(薩都剌爲回回人)在漢文化語境中的雙重孤獨。

此詞藝術特質有三:其一,以"沉水香"(上闋)與"海棠月"(下闋)構成嗅覺與視覺的蒙太奇切換;其二,"梨雲"(上闋虛景)與"楊柳"(下闋實景)形成植物意象的虛實對照;其三,結句化用溫庭筠"獨倚望江樓"句式而注入北人氣骨。薩都剌作爲元詩四大家之一,此詞既承周邦彥【少年游】"錦幄初溫"的鋪敘手法,又開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的時空意識,在詞史演進中具有樞紐意義。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