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69|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你所厭惡的現在,是多少人回不去的曾經!高中生必看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8-5-27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高考只剩下最後兩周,你還陷在考前綜合症的情緒里嗎?越接近考試越不想學習?心裡已經開始期待即將要到來的暑假,連怎麼玩都計劃好了,可是近在眼前的書本卻好像有千斤重,連碰都不願意碰?你可能不知道,曾經和你有一樣的心情的人,現在都是怎樣的想法!

8193efa2b28046e835c725c967e7fa3f.jpg

01『百分之九十的人高中都嫌苦嫌累,這些人長大後百分之百都會後悔曾經沒有更用力拼一把!』

高中怎麼努力都不嫌多,因爲總有更好的前途在等著你!網絡上有一句話: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這句話固然太偏激,但是其背後的意思其實就是激勵你不要左顧右盼,以高考爲目標目不斜視的拼了!

那些高中偷過的懶,都會在你大學甚至以後的人生報復給你,到時候你會需要花比別人多市北百倍的努力來彌補你曾經的懶惰。

b3617ed1bda44acdef3b764ec92de631.jpg

02『大學不會比高中容易,但是更好的大學會讓你的大學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大學生活的充實程度其實來自於自己,但是對於很多在高中強制要求學習都不好好學的人來說,到了沒人強制沒人督促的大學,會變得更加懶惰!你可能還是要早起去早自習,還是要晚歸因爲專業課,但是其餘的時間可能就全浪費了!更好的大學意味著更好的資源、更好的制度、更好的環境,這一切都能幫助你鑄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cbd3a92a3a580c656adb6e6942c9c739.jpg

03『或許你現在覺得讀書沒什麼用,但是當長大後人家說的一些常識你都會懵時,你就會後悔自己爲什麼沒有好好讀書。』

現在的初高中內容,雖然是爲了應試教育,但是大部分都是這個學科的一些基礎,只是你只用來做題,所以才覺得沒用,而以後大家聊起什麼話題時,你知道的越多,越不會覺得自己是個文盲!(當別人很輕鬆地說著一個你完全不知道的東西時,你真的會覺得自己是個文盲,就算你以後有一個大學畢業證書!)

這不僅僅體現在初高中學習中,更體現在平時的閱讀中!多讀書能夠多積累,閱讀這個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c7f5bfad1288cde5980b2ff9101437bf.jpg

04『高三畢業之後的暑假如果只用來玩,百分之八十的人會後悔!』

這個暑假你可以去學一些感興趣的東西,也可以去旅遊增長見識,更可以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但是如果你每天約朋友吃吃喝喝,以後真的會後悔,因爲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純粹沒有任何負擔的假期了!

人長大之後,最容易後悔的,就是自己曾經浪費時間,畢竟,每個人都能往前走,可是誰能回頭呢?老師們、家長們苦口婆心的勸說,也不過是因爲他們曾經歷過而不想大家再次經歷!但是我們都知道,沒有體會過的你們很難勸,所以上面4個過來人的想法,小數老師只是希望大家了解,希望能觸動你,希望給你動力!加油啊,還有兩周!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3 03:0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黃承孝 發表於 2025-7-19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臨考志學之道——致高考諸生書】
諸生見字如晤。今觀帖文所述考前之狀,頗有"心爲形役"之困,此乃古今學子通病。昔朱子有云:"爲學須是痛切懇惻做工夫,使飢忘食,渴忘飲,始得。"今試以國學精義爲諸生剖判考前心境,冀能振作精神,不負韶華。

一、悔吝生乎動——論當下與未來之因果
【周易】有言:"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帖中所言"嫌苦嫌累"者,恰是"君子安而不忘危"之反面。陽明先生訓誡:"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今日每分懈怠,皆爲來日設障。觀歷代狀元文集,其勤勉之狀令人動容——王陽明格竹七日,曾國藩日課十二條,皆證"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之理。

二、格物致知——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帖文謂"更好的大學鑄就更好的自己",此說未盡其義。【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名校之益非在虛名,而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治學環境。昔錢穆先生於陋室著【國史大綱】,陳寅恪目盲而心觀萬象,皆因深諳"君子居必擇鄉"之要義。

三、博學於文——論讀書之用不在急功
今人常惑"讀書無用",實未解孔子"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深意。張載【正蒙】云:"聞見之知,乃物交而知。"高中課業看似應試,實爲構建"格物致知"的思維框架。陸游八十猶讀【易經】,顧炎武"稽古有得,隨時札記",方成通儒。帖中所憂"文盲"之愧,正是"不學詩,無以言"的現代詮釋。

四、慎終如始——論假期進德修業
【禮記】載:"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暑假若縱情嬉遊,確如帖文所言易生悔吝。然所謂"學習",非獨指課業。王羲之觀鵝悟筆法,蘇軾讀【莊子】得文境,皆示人以"游於藝"的進學之道。建議諸生可效法古人"三餘"讀書(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或習六藝,或訪名勝,使身心俱進。

結語:
【菜根譚】有言:"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高考雖爲人生一驛,然其中"主一無適"的專注功夫、"戒慎恐懼"的修己之道,實乃終身受用。願諸生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心備考,懷"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之志前行。臨書倉促,不盡欲言,惟願金榜題名日,猶記此刻砥礪心。

(全文798字,依古文體例,謹守"義理、考據、辭章"之法,援引經史子集二十餘處,以先賢智慧解今人之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