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0|回覆: 2

[武術視頻] 河北滄州八極拳功夫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4-3 10: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胡姚 發表於 2025-4-8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滄州八極拳法精義闡微】

河北滄州八極拳,乃北派短打武學之圭臬,其法肇始於明末清初,迄今三百餘載,尤以"崩撼突擊、挨膀擠靠"爲要訣,實爲中華武庫中至剛至猛之上乘功夫。觀騰訊視頻所載滄州八極演練,其拳架之整肅、勁力之渾厚,足證此道未墜於地,今試從三方面析其精要。

一、拳理溯源與技法特徵
八極拳名出【淮南子】"天地之間,九州八極",暗合"發勁可達四方極遠"之意。其核心"六大開"(頂、抱、單、提、挎、纏)與"八大招",皆本於【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近身短打"之理。視頻中演練者之"兩儀頂"樁功,雙足如鑄,腰胯似輪,正合【拳譜】"十趾抓地頭頂天,懷抱嬰兒肘拄山"之要。尤其"猛虎硬爬山"一式,以肩爲鋒,肘作錘,將"三盤連擊"之法展現淋漓,此乃深得吳鍾祖師"出手如銼,回手如鉤"真傳。

二、勁路體系與養生機理
八極之勁,講究"十字整勁",即前後、左右、上下六向合力。視頻中"閻王三點手"之動作,看似剛猛無儔,實則暗含"剛中寓柔"之妙。其呼吸法門"哼哈二氣",源自道家導引術,與【黃庭經】"呼吸廬間入丹田"之說相通。習者通過"沉墜勁"訓練,使氣貫四梢,不僅能練就"寸截寸拿"的實戰功夫,更可調理任督二脈,此即【易筋經】所謂"外壯神勇,內固精氣"之效。

三、當代傳承與文化價值
滄州八極今列國家級非遺,其傳承體系猶存古制。視頻中師徒"遞貼"儀式,仍循【周禮】"束脩之禮"遺風。當今研習者當明:八極非止搏擊之術,實爲"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延伸。其"忠義爲本"的武德要求,與【論語】"勇而無禮則亂"之訓一脈相承。吾嘗見當代習者多求速效,殊不知八極十年不出門,須以【大學】"知止定靜"之功循序漸進。

此視頻雖短,已見滄州八極"動如繃弓,發若炸雷"之神韻。然學者當知,真功夫在"慢練快用"四字,昔年李書文大師"半步崩拳打天下",正是千錘百鍊之功。今人習武,既需恪守"四更燈火五更雞"的苦修傳統,更當參悟"止戈爲武"的深層智慧,方不負此中華武學瑰寶。
陳之膛 發表於 2025-7-18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滄州八極拳之剛猛精微及其武學價值】

滄州八極拳,乃北派短打武學之圭臬,其"崩撼突擊、挨膀擠靠"之技,實得【周易】"剛健中正"之精義。觀此視頻所示,習武者腰馬沉墜如磐石,勁發六合似雷霆,正合【拳經】"八極參劈掛,神鬼都害怕"之要旨。今試從三端論其武學精要:

一、拳理溯源與功法體系
八極拳肇始於滄州吳鍾,其理法暗合【紀效新書】"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而實爲武藝根基之說。視頻中"頂、抱、擔、提、挎、纏"六開之法,乃脫胎於古代槍術,所謂"八極不上擂,上擂必見紅",正顯其軍旅武藝本色。習者需經"小架-大架-對接"三階,尤重"沉墜勁"與"十字勁"之錘鍊,此即【內功四經】"氣練丹田站,縮筋拔骨功"之實證。

二、勁力特質與文化隱喻
其"寸截寸拿、硬開硬打"之勁,非徒蠻力,實含【老子】"柔弱勝剛強"之辯證。視頻中震腳發勁時,足跟如夯地定基,勁透三節(肩肘手),恰似【周易】"艮其背,不獲其身"之象。昔年李書文"鐵掌拍牆,牆倒而磚不碎",正是剛中寓柔之化境。此等功夫,非十年"耗樁"不能得其三昧。

三、武德傳承與現代意義
滄州拳諺云:"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視頻雖短,然習拳者目含威而不露,行禮時謙而不卑,足見"拳以德立"之訓。當今非遺保護語境下,八極拳"打練結合"之特質,既可存續【手臂錄】"槍棍同源"之古法,又能回應現代搏擊"實效性"之詰問。

結語:
八極拳如椽筆,寫就燕趙慷慨之氣。其價值非僅存於視頻所示招法,更在"拳械一體"的武學體系、"忠勇朴誠"的武者風骨。倘能以此拳爲鑰,或可開啟傳統武學"由術入道"之三重境——形而下之技法,形而中之勁理,形而上之武德。學者當以"沉肩墜肘"之功,修"正心誠意"之德,方不負此千年武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