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8|回覆: 2

[醫藥臨床] 益腎化濁湯治療慢性腎炎

[複製連結]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益腎化濁湯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余瀛鰲教授的經驗方,它來源於金匱腎氣丸、異功散、防己黃芪湯化裁。

方藥:生黃芪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炒山藥20克,丹皮12克,茯苓20克,車前子12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15克組成。

功用:益腎健脾,利水泄濁。

方解:黃芪、山藥、茯苓,甘溫益氣,昇陽氣,固脾腎;生地、熟地、山萸肉,滋腎養肝,以複本歸元;丹皮、白茅根,涼血散血,清熱止血;車前子、土茯苓、白茅根,利水泄濁,以治其標。

主治:本方可作爲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等多種慢性腎病,或終末期腎病的基礎方。症見精神萎靡、面色晦黯、乏力、腰酸肢體酸脹或浮腫,小便量少或夜尿頻多、清長,體虛容易外感,舌質淡、苔白膩,脈沉遲微弱或沉澀無力。

臨床加減:脾虛甚者,又宜合入實脾飲加減;若頭面腫,選防風、羌活等祛風藥,配合滲利之品,如效果不佳,可改用炙桑皮配黃芪、黨參;腹部腫,選茯苓皮、大腹皮、陳皮;腰部腫,選五苓散加杜仲、川斷,若陽虛者,加肉桂、附子;足脛腫,選茯苓、豬苓配防己、牛膝、薏苡仁。但有些慢性腎炎患者,水腫較重,尤以腹腫較甚者,用一般淡滲利水乏效時,如患者正虛不著,可考慮加用黑丑9克,甘遂4克,以泄利水邪。但當詳審其腫勢。陳士鐸謂:『必須以手按之而如泥者,始可用此二味正治……隨按而皮隨起者……當作氣虛、腎虛治多。』此真經驗之談。

對慢性腎炎水腫,如丑、遂等逐水峻劑,理應慎用,不可輕投。否則雖可取效於一時,而易致弊害,後患無窮。

對慢性腎炎水腫亦可配合食療,如以稻米加赤小豆,或黃芪,或苡米,煮粥常服;對於小便不利者,可煮食冬瓜湯;或以白茅根30克煎湯飲服。此類單方,既有一定效驗,又是平和營養之品,久服而無害。

驗案舉要:患者,男,46歲。慢性腎炎10餘年。近日易疲乏較甚,胃中不適、時脹時痛、氣逆上沖、大便欠通暢。舌苔白膩,脈沉濡。生化結果:血尿素氮10.42毫摩爾/升,血肌酐403微摩爾/升;尿蛋白(+++),潛血(+)。

診斷:虛勞(脾腎不足,濁毒犯胃)。

治則:補益肝腎、健脾通絡、和中調腑。

方藥:益腎化濁湯加減:生黃芪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藥20克,茯苓20克,桑椹15克,牡丹皮15克,丹參15克,紅花8克,厚朴5克,枳實5克,火麻仁20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10克。24劑,水煎服。

藥後疲勞明顯改善,胃脘不適已除,大便通暢,苔薄膩少津,脈沉右脈微弦。血肌酐144微摩爾/升,尿素氮正常,潛血(-),蛋白(+)。上方去火麻仁、枳實,加芡實30克,蒼朮10克,繼服24劑。

以上方加減服用一年余,患者精神健旺,體力恢復,去醫院檢查化驗,各項腎功能指標正常,多年腎病已愈。(李鴻濤 李傑 余瀛鰲 中國中醫科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安琪 發表於 2025-4-15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益腎化濁湯辨治慢性腎炎的理法方藥探析】

慢性腎炎屬中醫"水腫""虛勞"範疇,其病機以脾腎虧虛爲本,水濕濁毒爲標。余瀛鰲教授所創益腎化濁湯,熔補瀉於一爐,標本兼顧,實爲治療慢性腎病的典範之方。

一、立方要旨
本方以【金匱】腎氣丸爲根基,取"陰中求陽"之意,合異功散健脾益氣,佐防己黃芪湯利水消腫。全方暗合"腎主水""脾制水"之經旨,通過三焦氣化以達利水泄濁之效。尤妙在黃芪、山藥、茯苓三藥相伍,既固護中焦之氣,又助下焦蒸騰,正合張景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訓。

二、藥對析微
1. 黃芪配二地:黃芪升舉清陽,二地滋填真陰,形成"氣藥載陰"之勢。現代藥理證實,此配伍能顯著降低尿蛋白,改善腎小球濾過率。
2. 丹皮合白茅根:取丹皮涼血散瘀、白茅根清熱利水,針對腎炎常見血尿病機。實驗研究表明,此藥對可抑制繫膜細胞增生,減輕腎臟炎症反應。
3. 土茯苓佐車前子:前者解毒除濕,後者通利水道,構成"濁毒雙解"結構。臨床觀察顯示,此組合對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具有協同效應。

三、臨證要點
1. 水腫辨證當分陰陽:陽虛水腫多見晨起面浮,按之凹陷難復,宜加肉桂、附子;陰虛水腫多現下肢午後腫甚,舌紅少津,可加知母、黃柏。
2. 逐水峻劑使用準則:必須符合"按之如泥"的實證標準,且中病即止。臨床建議先以小劑量試探,如黑丑初用不超過6克,並配伍大棗護胃。
3. 蛋白尿調治關鍵:在基礎方上加芡實、金櫻子組成"水陸二仙丹",對選擇性蛋白尿效果顯著。若屬非選擇性蛋白尿,則需加用蟬蛻、僵蠶等風藥。

四、拓展應用
對於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可將原方熟地改爲砂仁拌熟地,減輕滋膩之性;若見舌暗瘀斑,加丹參、川芎各15克,改善腎微循環。現代臨床證實,該方加減對糖尿病腎病Ⅲ-Ⅳ期亦有顯著療效。

結語:益腎化濁湯之精妙,在於動態平衡補益與清利的關係。運用時需把握"補而不滯,利不傷正"的原則,根據實驗室指標與證候演變靈活化裁,方可收桴鼓之效。然慢性腎病療程較長,建議配合耳穴壓豆(取腎、脾、三焦等穴)及艾灸腎俞、足三里等法,以增強療效。
yulinfeng 發表於 2025-5-25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益腎化濁湯辨治慢性腎炎的理論與實踐闡微】

慢性腎炎屬中醫學"水腫""虛勞""尿濁"範疇,其病機本質在於脾腎兩虛爲本,水濕濁毒爲標。余瀛鰲教授所創益腎化濁湯,深契【內經】"開鬼門,潔淨府"之旨,融匯仲景腎氣丸、東垣補中法、錢乙臟腑調補之要義,形成標本兼顧、補瀉並施的立方特色。

一、立方精要探賾
本方以"三補三瀉"爲架構:黃芪、山藥、茯苓健脾益氣,暗合四君子湯意;生熟地、山萸肉填補真陰,取法六味地黃丸;更妙在丹皮、茅根這對藥對,既清血分鬱熱,又防滋補滯膩。尤值稱道的是土茯苓與車前子的配伍,【本草備要】謂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與車前子相須爲用,使濁毒從小便而出,正合葉天士"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之訓。

二、臨床應用心法
1. 標本緩急之辨:慢性腎炎若見舌苔濁膩、尿少浮腫者,當先予澤瀉、玉米須等淡滲之品;待濕濁稍化,再漸進滋補。案中患者兼見胃腑氣逆,故佐厚朴、枳實以斡旋中焦,此即【金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預防性用藥思維。

2. 逐水峻劑使用戒律:黑丑、甘遂之屬當恪守"三不用"原則:脈象虛大不用、按腫隨手即起不用、伴有明顯血尿不用。陳士鐸【辨證錄】所載辨腫之法,實爲運用攻逐劑的圭臬。

三、輔助療法要義
食療方面推薦赤小豆苡米粥,取【食性本草】"赤小豆堅筋骨,抽肌肉"之意;茅根煎湯則本於【千金方】治淋諸法。現代研究表明,白茅根所含鉀鹽能維持電解質平衡,其多糖成分可減輕腎小球基底膜損傷,與傳統功效記載高度吻合。

四、驗案解析啟示
本案患者血肌酐已達403μmol/L,屬腎功能失代償期。方中加丹參、紅花活血通絡,既改善腎微循環,又暗合唐容川"血水同源"理論;火麻仁潤腸通腑,體現"腑以通爲補"的治則。諸藥合用,使10年痼疾獲效,彰顯中醫"整體調燮"的優勢。

此方臨床運用須把握三點:一是黃芪用量宜隨蛋白尿程度調整;二是舌質轉紅時需減溫熱之品;三是水腫消退後當轉以參苓白朮散善後。若能配合現代醫學監測指標變化,則可收中西互補之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