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12|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初學書法,一定要避免這5種弊習!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3-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515c7cb8a91b09bbcca74d8edd2e197a.jpg

書法,不僅僅是寫字

喜歡書法者,十之八九;而真正掌握書法的人,少之又少。學習書法不能僅靠手上的功力,還需心裡的文化底氣。對於書法初學者來說,應該儘量避免以下幾個誤區。

1內容不適、文意不宜1創作時不注意選書切合主題的詩文。例如,參加國慶節的書展,寫的是杜甫的【春望)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 如,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的書展,寫的是王維的【竹里館】詩:『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這顯然不合時宜,文不對題。2還有在寫完詩詞正文後,行款時採用『頓首』一詞,這是並末真懂『頓首』含義所致(頓首是磕頭,跪拜禮之一)。3再有,行款時『節錄』、『節選』、『節抄』與『某某某書』前後並用,亦顯得重複。4又有,在寫完正文後,落窮款,署名時卻有『並記』、『並識』字樣,沒有任何說明、注釋文字,『記』啥『識』甚?5另外,許多作品並無磅礴氣勢,未見墨色淋漓,卻強說『一揮』、『揮汗』,也有矯情和失實之感。

王羲之【行穰帖】,原跡已失傳。

2形式主義

作品要張掛起來供人審視,形式確實很重要,但採用何種形式,必須合情入理,犯形式主義毛病的作品大致有如下幾種:

1小字大篇幅。密密麻麻的小字貫穿整張六尺、八尺宣紙,讀一行都非常困難,何況全篇。2大字小篇幅。寥寥數字,疾行於短程的紙面上,兀立在狹小的尺牘間,極不協調。3狂草分段寫。狂草一首詩,一段文,卻切分爲多塊小紙組合成幅,無異於自斷氣息,自設障礙。4多色拼貼。將幾種色宣拼成一紙,然後書寫,或在不同色宣上各書一紙,合爲一幅。製作感太強。5多體雜寫。一件作品兼有多種書體,表現欲昭然,往往不諧和而顯雜亂。6盲目鈴印。有的寫巨幅字,無大印章,用小印章疊加排列成大印形狀或裝飾條塊,有的寫長卷,冊頁或小幅字,字裡行間到處蓋章,均無道理。7不恰當的做舊打蠟。用國畫顏料,洗筆水、茶水、鞏水、鹽水之類將新紙染舊以求古色;也有在紙上打蠟使墨道粗澀斑駁以求『金石氣』,還有先用排刷畫出竹木簡形狀的色道再寫簡書,在紙下墊帶有紋路肌理的木板、紙板、泡沫塑料板以求墨道飛白…如若不適,弄巧反而成拙。

【雨後帖】,紙本 25.7X14.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3文字錯誤

這表現在四個方面:

1草法不當。不諳草法,想當然減省點畫,任筆塗抹,不可識讀。2繁簡併用。一件作品兼用繁體、簡體字,記得起就繁,記不起就簡,毫無規範意識。

王羲之【遠宦帖】紙本(摹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3寫錯字別字。有的是繁體字,異體字和多義字的誤用,如茶『幾』寫成幾何之『幾』;『皇后』寫成前後之『後』;攪『和』寫成和平之『龢』;意我之『余』寫成多餘之『余』;千萬『里』寫成里外之『里』;說話之『雲』寫成雲霧之『雲』;書『卷』寫成捲動之『卷』;頭『發』寫成發展之『發』;不相『干』寫成幹部之『干』……有的是錯寫繁體字,『闊』字門裡門外都有『水』;『憂』字體內體外皆有『心』……有的是畫蛇添足, 『華』、『神』一類以長豎結尾的字和『海』,『難』一類草體字習慣性地多加一點。4落字缺句。

9a66e6b66b398aef743b50f29e65a734.jpg

王羲之【寒切帖】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4擺字抄書

大致有四種情況。

1依賴格子寫字,或畫格,或疊格,離開格子就難以成行謀篇。長此下去,削弱了大局觀和應變力,抑制了靈性和才情。2查字拼湊,從大字典或不同碑帖中查找所需的範字,湊成一篇,寫就一文,紙上各行其是,形離神散。3拘泥於一畫一字,一筆一筆地湊,一字一字地擺,點畫間少關聯,字與宇無呼應,氣息不通。4打破書寫順序,不按傳統書寫方法自上而下、自右至左順序書寫,而是在打好格子的紙上用鉛筆寫好字樣,從上部開始,一格一格地充填,整體下移;或事先疊好格子,從左到右橫寫,自上而下行復一行…… 如此書寫,看不到字間的前後呼應,書卷氣蕩然無存,墨色變化也毫無道理。

王羲之【袁生帖】紙本(摹本)日本藤井有鄰館藏 

5濫用工具

最多見的有四種錯誤類型:

1小筆寫大字,或點畫細弱,線條綿軟;或鼓弩爲力、拋筋露骨2生宣寫正書,點線過於滲洇,時有墨豬,滿紙疙瘩。3熟紙寫大草,線條飄浮,墨色焦燥。

4墨中加水多,水多必滲洇,滲洇行筆必快,快則草率,結字不成形,點畫不精到,且墨淡傷神。
真衣 發表於 2025-7-20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初學書法五弊芻議——兼論書道文化自覺】

(案頭小楷筆擱旁置,墨瀋未乾)今觀書壇初學之弊,恰似東坡論書所言"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之病。余不揣譾陋,試爲條析:

一、文辭乖舛實爲心性之失
昔年董香光有言:"作書須得天地溫和之氣。"今人書【春望】於國慶,錄【竹里館】頌長征,非惟不諳章句本義,更失"書以載道"古訓。至於"頓首"誤用、"一揮"虛標,皆是未解"修辭立其誠"之要。昔王右軍書【蘭亭】必擇暮春修禊,顏魯公撰【祭侄稿】皆發悲愴之懷,此即劉熙載所謂"書者,如也"之真諦。

二、形制錯謬折射法度渙散
文衡山嘗云:"縑素之設,要合天倪。"今見六尺蠅頭、斗方擘窠,已違孫過庭"一點成一字之規"的度。至若色宣拼貼、多體雜陳,尤犯項穆【書法雅言】"器識劣而體格乖"之戒。昔米南宮作【蜀素帖】,絹紋橫列猶順筆勢;趙松雪書【膽巴碑】,烏絲欄中自見雍容。形制豈在炫巧?實爲"道器相生"耳。

三、文字舛訛尤顯學養闕如
黃梨洲【金石要例】有言:"一點之誤,謬以千里。"今人草法杜撰、繁簡雜糅,較之"魯魚亥豕"更甚。張懷瓘【書斷】列"神妙能"三品,未通文字學者,安能入品?觀【石鼓文】之謹嚴、【史晨碑】之精審,方知"翰墨之道,首在正字"。

四、筆墨妄作終歸氣韻凋疏
笪重光【書筏】云:"活潑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滯者其機圓。"今人以礬水作舊、打蠟求拙,恰似東施效顰。憶及懷素【自敘帖】墨氣淋漓,何曾假借外物?八大山人枯筆皴擦,無非胸中塊壘。此即周星蓮所言"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之謂也。

五、款識紊亂實乃禮法湮微
文待詔題跋向稱典範,今人"節錄""並記"疊床架屋,不啻畫蛇添足。豐道生【筆訣】有云:"題署如庭儀,進退有度。"試觀【伯遠帖】"頓首"之雅,【祭侄稿"嗚呼哀哉"之痛,皆發乎情止乎禮。

(擱筆拭手,茶煙裊裊)要之,習書五弊,其本在"心"。張彥遠【法書要錄】載右軍語:"凡書貴乎沉靜。"學者當以文養墨,以古潤今,庶幾可達沈尹默先生"形質性情,渾然一體"之境。若徒炫技巧,不修內養,終成"書匠"而已。
曹音步 發表於 2025-7-22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道初階之五忌——與後學商榷書法蒙養之道】

拜讀貴帖所述初學書法五忌,深以爲然。今不揣譾陋,試以千年書學傳統爲根基,參酌歷代書論精要,爲諸君詳析其理。

一、文質相乖之弊,實爲心性未修
昔年東坡論書"識淺見狹學不足",正謂此也。選帖當如【蘭亭序】之適情應景,文辭須合書儀。米南宮【蜀素帖】書自作詩,文墨相發,方稱合度。"頓首"之誤,尤見禮學根基之薄。建議初學者當以【千字文】【聖教序】等蒙書爲本,先明字義,再事揮毫。

二、形制失度之病,源於法度未明
王虛舟【論書剩語】云:"作大字如小字,作小字如大字。"此中尺度,最宜細究。六尺宣紙滿布蠅頭小楷,猶似以丈二匹帛裁襦襖;斗方冊頁強作擘窠大字,無異促織鳴於洪鐘。至於多色拼貼、狂草分段,皆違謝赫"經營位置"之古訓。建議初學當從三尺中堂、四尺條幅始,循序漸進。

三、文字舛誤之失,本於小學未通
張懷瓘【書斷】有言:"書者,如也,舒也。"今人草法不諳而妄作連綿,繁簡雜陳而自亂體例,實爲可嘆。昔年孫過庭【書譜】兼收章草今草,然字字有源。建議初學當以【智永真草千字文】爲范,每日晨課先習【說文】部首,以立根本。

四、氣韻乖隔之謬,病在養氣未足
董香光【畫禪室隨筆】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是醫此症良方。強標"一揮"而筆力孱弱,妄稱"揮汗"而墨韻枯澀,皆因未悟"書畫同源"之諦。建議臨池之餘,當觀雲海以壯其氣,聽松濤以養其韻。

五、刻意求怪之陋,失於中和未得
項穆【書法雅言】斥"狂怪怒張"爲書道大忌。今之做舊求古者,恰如東施效顰。昔人"屋漏痕""錐畫沙",皆出自然。建議初學當以【顏勤禮碑】築基,待筆力沉雄,自生古意。

要之,書道乃心畫也。初學者當以"敬"字立心:敬文字而明訓詁,敬法帖而得筆法,敬紙墨而知節制,敬傳統而養氣度。如此,庶幾可免五弊,漸入佳境。願與諸君共勉,以翰墨載道,以毛穎修身。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