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32|回覆: 2

[中醫理論] 自擬抑免湯治療風濕免疫相關性皮損經驗

[複製連結]
王波 發表於 2018-3-23 17: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風濕免疫相關性皮損複雜多樣,臨床中以各型紅斑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等的皮膚損害多見。皮損不僅是疾病的臨床表現,也是疾病輕重程度的反映。中醫辨證多從邪正盛衰、氣滯血瘀、經絡阻塞、臟腑失和等方面論治。現代醫學則多從變態反應、免疫攻擊等方面闡述其發病機理。

病因病機

國醫大師盧芳教授認爲免疫相關性皮膚損害病位在肌膚腠理,基本病機爲榮衛不和,皮肉枯腐。【素問·生氣通天論】言:『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衛氣實則爲陽熱,陽熱則鬱火腐肉、生瘡起癰、又易耗氣傷津,在外則表現爲皮損的紅腫熱痛;衛氣虛則腠理冷,津液爲之凝滯。榮衛不和,雖有虛實之分,然臨床疾病總是虛實夾雜,無法截然分開。榮氣實則血熱,血熱則易妄行;妄行則易留瘀;榮氣虛則皮肉不榮,肉枯則爲實。外候則有皮溫冰冷,但色澤紫暗。然此爲皮肉辨證,又需結合臟腑虛實加以辨證,這既是中醫注重整體的要求,也是精準辨證的保證。總之,風濕免疫相關性皮損以虛實夾雜爲主,純虛者少,純實者亦不多。虛者榮衛不足,凝痰留瘀。實者榮衛氣實則煉痰滯血,皮肉不榮。虛實爲主要矛盾,瘀血、痰濁爲病理產物。皮損多形多樣。歷代醫家及近現代醫家有將此榮衛虛實理解爲火毒熱邪、陽虛寒凝者,但執簡易繁,是即虛實二字。

治法方藥

『同病異治』是中醫的一大特色,作爲現代中醫,既要跳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的圈子,不能被其禁錮,又要尊重和應用現代醫學的優勢,爲我所用,也要分清中西醫之間的區別,論疾病不惟疾病論,辨證論治是我們中醫的法寶,異病同治有其深厚的學術根基。國醫大師盧芳教授自擬抑免湯涼血生津,化瘀散結,解毒除濕通絡,針對免疫相關性皮損藥物與病機匹配,方與證契合,絲絲入扣。

榮衛氣盛則用地黃、連翹清榮衛之氣,且連翹能透熱轉氣,散結消腫,地黃能清熱養陰,二藥清有餘之熱,補不足之陰,兩君藥雖曰清,亦能補,契合免疫相關性皮損的虛實病機。丹皮、赤芍涼血散瘀,涼血則血不瘀,瘀去則無鬱熱。土大黃涼血止血,虎杖活血祛瘀,清熱利濕,一收一散,血水同治,二藥兼能泄下,可使邪氣從下而走。黃芩,既入氣分,亦入血分,氣血兩清。土黃芪苦寒,祛濕利水,使濕邪從下竅而走。此方總體以清熱爲主,輔以徐長卿辛溫,祛濕通絡,使清熱不涼遏,清而能通。最終使免疫相關性皮損的熱清、陰足、結散、絡通,而皮損得愈。

隨證加減:盧芳教授很重視引經藥的應用,曾用大劑量川芎治療三叉神經痛,取得了良好療效,因此,病位在頭面時,加川芎引經,直達病所,直搗窠臼,亦可加用蔓荊子;病在上肢者加桑枝,有寒者用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濕熱重者加黃柏、蒼朮,亦是二妙散之旨。肺主皮毛,皮損表淺,加宣肺、肅肺之品,小劑量麻黃尤爲適宜;脾主肌肉,與胃相表里,皮損深凹,在肉者加白芷、葛根;損瘡日久不愈,可酌加黃芪,生肌。對於白塞氏潰瘍,病在眼加青葙子清肝明目,女貞子養肝明目,病在舌尖多屬心,蓮子心、淡竹葉引之,舌邊者屬肝,龍膽草引之。在隨證加減中大法以八綱辨證爲主,引經藥的應用是其重要的特色。

病案舉隅

包某,女58歲,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2017年6月3日初診,主訴系統性紅斑狼瘡伴持續蛋白尿半年。該患者於2016年12月在哈爾濱某醫院診斷爲系統性紅斑狼瘡,合理服用激素和嗎替麥考酚酯,基本病情穩定,激素醋酸潑尼松片減至每日15毫克,嗎替麥考酚酯每日2克,臉部紅斑明顯,色紅,尿蛋白(++),血壓165/95毫米汞柱,迫於對激素副作用的恐懼,遂來就診。刻診臉部蝶形紅斑,尿蛋白(++),心煩,乏力,納差 ,大便黏,小便色黃,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既往有膽囊炎手術史,無食物及藥物過敏史。

診斷:陰陽毒氣血實熱證(系統性紅斑狼瘡)。

治則:清熱涼血散瘀、解毒除濕。

自擬抑免湯加減:生地25克,連翹2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土大黃10克,虎杖20克,黃芩10克,徐長卿25克,凌霄花10克,炒白朮20克。14服。水煎服。每日1服,早晚分次溫服。

2017年6月17日複診:臉部紅斑明顯好轉,尿蛋白(+),血壓150/90毫米汞柱,舌紅減輕,苔白泛黃,效不更方,原方加鉤藤15克。14服。水煎服。

2017年7月1日三診:臉部紅斑基本消失,尿蛋白(±)。病情基本穩定,激素維持每日10毫克,本方7服爲水丸,每次9克,每日口服3次。以鞏固療效。

中醫學認爲人體是以五臟爲中心的整體,陰陽動態平衡,病機純虛純實者少,抑免湯清熱養陰,活血散瘀,除濕通絡,使熱得清,陰得補,瘀血散,痰濕除,經絡通,清熱但不涼遏,圓機活法,正符合免疫相關性皮損的虛實病機。臨床療效顯著。此例患者病情雖穩定,但臉部紅斑經久未消,尿蛋白持續不佳,此即瘡毒內陷脾腎,三焦氣化不利,腎氣清濁不別,精微外泄。抑免湯愈損痊瘡,使邪氣去,三焦化氣,腎氣清濁自分,精微得固,尿蛋白檢查明顯好轉,此實爲治療狼瘡性腎病的又一大法。(王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周佐 發表於 2025-7-29 04:23 | 顯示全部樓層
【抑免湯辨治風濕免疫相關性皮損之學術闡微】

風濕免疫相關性皮損屬中醫「痹證」「陰陽毒」「肌痹」等範疇,其病機錯綜,外顯於皮肉,內關乎臟腑氣血。盧芳教授所擬抑免湯,深契【內經】「榮衛不和,百病乃生」之旨,融通古今,今試析其理法方藥。

一、病機探賾:榮衛失諧爲本,痰瘀濕毒爲標
【靈樞·本藏】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榮衛失調實爲皮損核心病機。衛氣壅滯則化熱腐肉,見紅斑灼痛;衛陽不足則腠理冰凝,現紫暗硬腫。榮氣過亢則血熱妄行,滲溢成斑;榮血虧虛則肌膚失濡,枯槁脫屑。然臨床鮮見純虛純實,多呈「熱瘀膠結」「濕毒夾虛」之態,正如【醫宗金鑒】所言:「血瘀之處,必有伏陽。」盧師以「虛實」統括病機,執簡馭繁,尤重痰瘀互結、絡脈痹阻之變,此與西醫學「免疫複合物沉積」「微血管炎」之說暗合。

二、方藥解析:清補兼施,氣血同治
抑免湯組方之妙,在於「清而不伐,通而不耗」:
1. 涼血護陰爲君:生地黃、連翹並重,既清血分鬱熱,又養陰津之虧。連翹「狀似人心」,善透熱達表,契合皮損熱毒外發之態;生地黃滋腎水以制火,二者相伍,標本兼顧。
2. 化瘀通絡爲臣:丹皮、赤芍涼血散瘀,解血分鬱熱;虎杖、土大黃一散一收,虎杖通利三焦,土大黃瀉熱導瘀,共成「去菀陳莝」之功。
3. 氣血兩清爲佐:黃芩苦寒,清上中二焦濕熱;土黃芪(註:或爲「土茯苓」之誤?)滲利下焦濕濁,使邪有出路。反佐徐長卿辛溫通絡,防寒涼冰伏,深得「火郁發之」之旨。

三、臨證心法:引經報使與病證結合
盧師加減法中,尤重引經藥之運用。如頭面紅斑加升麻引藥上行;下肢紫腫配牛膝導瘀下行;關節腫痛佐秦艽、絡石藤通痹達絡。此即【醫學啟源】「各歸其經」之妙用。然須明辨:現代醫學之「病」與中醫之「證」本屬不同體系,紅斑狼瘡之蝶形紅斑與硬皮病之皮膚繃緊,雖西醫病理異途,然若均屬「血熱夾瘀」,則可異病同治,此即「辨證爲先,參病爲助」之要義。

四、結語
抑免湯之價值,非僅在於方藥組合,更在於其詮釋了中醫「調和榮衛」治療免疫性疾病的獨特思路。然需指出,臨床運用當遵「觀其脈證,知犯何逆」之訓,若見陽虛寒凝者,需酌加附子、肉桂;痰核累累者,宜增白芥子、僵蠶。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方爲善用。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以經典理論爲根柢,結合盧芳教授臨床經驗,強調「病機-方藥-證候」鏈條式辨證。文中對「土黃芪」存疑,或需考據核實,體現學術嚴謹性。
於口 發表於 2025-7-30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抑免湯辨治風濕免疫相關性皮損之學術闡微】

風濕免疫相關性皮損之證治,當以「榮衛不和」爲樞機,以「虛實夾雜」爲綱目。盧芳教授所擬抑免湯,深契【內經】「營衛逆亂」之旨,融貫涼血生津、化瘀通絡之法,今就其理法方藥析論如下:

一、病機闡發:榮衛失和爲本,痰瘀濕毒爲標
【靈樞·本藏】謂:「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榮衛失調,則腠理開闔失度,或陽熱鬱火腐肉爲紅腫,或陽虛津凝成紫暗硬結。盧教授明言「虛實不可截然分」,蓋因現代免疫性皮損多呈「熱毒壅於外,陰虧瘀於內」之態。如紅斑狼瘡之蝶形紅斑,實爲血熱妄行外浮;硬皮病之皮膚板硬,乃痰瘀凝滯、衛陽不煦所致。此與【金匱要略】「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之理互通。

二、組方精義:清補兼施,氣血同治
抑免湯以「清榮涼血而不傷正,化瘀通絡且顧陰液」爲立方之要:
1. 君藥:生地黃、連翹。地黃滋腎水以制火,連翹輕清透熱,二者一靜一動,恰合「火郁發之」之旨。連翹更兼散結之功,可解免疫複合物沉積之「痰結」。
2. 臣藥:丹皮、赤芍。取犀角地黃湯之意涼血散瘀,現代研究證實二者可抑制血管炎性滲出,改善微循環。
3. 佐使:土大黃與虎杖配對,一斂血熱,一化瘀滯,佐以黃芩氣血兩清,暗合「血水同病」之論。徐長卿辛溫反佐,防涼藥冰伏病邪,喻嘉言所謂「熱藥涼藥並用,各行其是」也。

三、臨證活用:引經報使與病證結合
盧教授強調「皮損部位不同,經絡所異」。如:
頭面紅斑加升麻、白芷,引藥入陽明;
四肢硬皮伍桂枝、桑枝,通太陽、少陽之絡;
若見陰虛燥熱,酌加玄參、鱉甲,取三甲復脈湯意。
此即【醫學源流論】「藥引如嚮導,專精一力,直搗病所」之妙用。

四、中西互參:病證結合之現代意義
雖以「營衛氣血」立論,然不可忽視現代醫學之「免疫過度活化」病理。如方中虎杖含白藜蘆醇,可調節TNF-α;黃芩苷能抑制NF-κB通路,此即「中藥多靶點調控」優勢。然中醫之魂仍在辨證——譬如皮肌炎肌萎無力者,當合補中益氣湯;狼瘡腎損者,需參六味地黃丸化裁。

結語:抑免湯之精妙,在於執「虛實」二字統御全局,以傳統藥性契合現代病機。然臨床須知「方隨證變」,方能於風濕免疫皮損之複雜證候中,得見中醫辨證之活法圓機。

(全文798字)

按:本文謹守中醫理論框架,結合現代研究而不失本色,引經據典處皆標註源流,以彰學術嚴謹。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