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90|回覆: 1

[國畫欣賞] 啟功先生見其墨竹圖讚嘆爲『天下又一竹』!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3-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610821259f6e15608305c1a1ebf336a.jpg

周楚清

周楚清(1958~ )號松木嶺道人。安徽績溪人。中國當代寫意蘭竹名家,新安畫派傳人。現爲績溪縣政協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東方書畫家聯誼會常務理事。高級畫師。龍美文化/書法孔見簽約藝術家。少時受徽州文化之長期薰陶,得著名書畫家張光多先生啟蒙,經其介紹拜於國畫大師蕭龍士門下。十六歲時蕭老在其所作的蘭竹圖上就有題贊:『楚清畫蘭,出手不凡』、『楚清作畫,筆墨老練,大有可觀』。

e001d2caeb850e04145461401d250915.jpg

國畫,【君子之交】

落款:松木嶺道人周楚清寫於丁酉新夏

作品尺寸:68×68cm

130c3d08f5d8ff1722e9c0b7d8575acb.jpg

國畫,【山中韻友】

落款:山中韻友。松木嶺道人周楚清丁酉初夏寫意

作品尺寸:68×68cm

多年來,蘭竹作品十餘次參加中國美協、中國文聯主辦的國家級書畫展。1995年應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中國組委會之邀,作墨蘭圖三百幅,作爲大會禮品贈送給各國來賓。蘭竹圖在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文聯及各地博物館均有收藏。其蘭,格調清新,品味高雅,構圖多變,筆姿縱肆,瀟灑自如,一任天成。

39a77ee77dfccb003265297806afb00f.jpg

國畫,【竹韻】

落款:松木嶺道人周楚清寫於慢慢齋

作品尺寸:68×68cm

其竹,用筆毫放,既有深厚的傳統筆墨,又與現代思維之交融,跨入了當代寫筆畫家新的探索之路,其作品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正如原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胡裕教授爲其所題:『潑墨窗前度寂宵,偶成翠竹立風搖。千姿百節妙神氣,不讓當年鄭板橋』。

94c2c9adee2c45894c0c5db4ba5450da.jpg

國畫,【春竹】

落款:一節一節高青青。松木嶺道人周楚清戲筆於慢慢齋

作品尺寸:34×137cm

從事書畫創作50年,作品獲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好評並有多件被收藏。其蘭竹圖曾5次參加省級、3次入選國家及展覽,並在首屆全國扇子藝術大展中獲優秀獎,被國內數家藝術院校國畫專業作爲優秀臨摹師範作品。1995年8月爲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組委會捐贈國畫300幅,獲一致好評,中組委頒發榮譽證書。熱衷於社會公益事業,曾被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慈善藝術家』稱號。少時拜蕭龍士爲師,精研蘭竹四十三年,曾多次參加中國文聯、文化部、中國美協等主辦的國家級展覽。作品、辭條輯入【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國際書畫篆刻大觀】、【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五卷等

948b0a2127325609891f863d0b203a3d.jpg

周楚清,國畫【九畹遺韻】

落款:九畹遺韻。松木嶺道人周楚清戲墨

作品尺寸:35×68cm

蘭竹圖被中南海、中國國家博物院、釣魚台國賓館、安徽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收藏!其作品格調雅致、筆墨秀潤、意境清新、自成一格!可謂不輸古人,不讓今人!啟功先生生前見其墨竹圖讚嘆爲『天下又一竹』!是當今與張立辰、盧坤峰三足鼎立的寫意蘭竹名家之一!周大師的作品被各界書畫愛好者、收藏家們爭相收藏。其收藏意義與升值空間巨大 !


賈衣 發表於 2025-7-10 01:3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周楚清蘭竹藝術之"新安風骨"與"板橋遺韻"】

啟功先生以"天下又一竹"盛讚周楚清墨竹,此評非虛譽也。余觀松木嶺道人之作,其蘭竹藝術實具雙重美學品格:既承新安畫派之清峻風骨,復得板橋寫意之精神氣韻,誠當代文人畫之典範。

一、新安文脈的當代詮釋
周氏蘭竹深植徽州文化沃土,其筆墨中可見新安畫派"渴筆焦墨"之遺法。所作【竹韻】以篆籀筆法入畫,竹節如金石銘文般勁挺,恰合程邃"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旨。尤可貴者,其構圖突破傳統"三疊式"範式,【山中韻友】以傾斜取勢,於68cm方寸間營造出"萬玉森森"的空間張力,此乃對新安前輩漸江"幾何式"構圖的創造性轉化。

二、板橋精神的筆墨新生
胡裕樹教授"不讓鄭板橋"之評,正道出周氏墨竹的寫意特質。其【春竹】長卷中"一節一節高青青"的題畫句式,顯見對板橋"六分半書"書畫同源理念的承續。然周氏更以現代構成意識重構傳統——竹葉組合借鑑平面設計中的"重複與變異"原理,如【君子之交】中葉片聚散似交響樂章,此即所謂"與現代思維交融"的真諦。

三、文人畫格的守正創新
觀其1995年爲世婦會所作三百墨蘭,雖爲禮品畫卻無匠氣,反以"筆姿縱肆"保持文人畫寫心傳統。蕭龍士早年"筆墨老練"之評,在【慢慢齋】系列中愈見精純:飛白處見蒼勁,潤墨處顯華滋,將金農"漆書"筆意化入蘭葉勾勒,形成"鐵線描"與"折釵股"並存的獨特語彙。

昔年鄭板橋自題畫竹云:"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今觀周楚清五十年蘭竹耕耘,其藝術歷程恰如【春竹】題跋"一節一節高青青",在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中,終成"天下又一竹"之氣象。此非僅個人成就,實爲徽州文脈在當代的生動延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己丑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五日申時| 2025/7/19/週六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