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2|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視頻 ·這行書大字對聯,寫的氣勢磅礴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1-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示範老師:陳汝懷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7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梁姑 發表於 2025-5-11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陳汝懷行書大字對聯之氣象與法度】

觀陳汝懷先生所書行書大字對聯視頻,其筆墨酣暢處確有"掣鯨碧海"之勢,然細究其法,實乃深植二王根基而參以顏魯公氣骨者。今試從筆法、結體、章法三端析之。

一、筆法溯源與當代演繹
陳氏用筆明顯取法【集王聖教序】之使轉,中鋒行筆處可見【祭侄稿】遺韻。其長撇大捺雖氣勢奪人,然起筆皆藏鋒逆入,如"天"字首橫之"蠶頭"處理,正是顏體典型筆法。尤可注意者,乃其轉折處外拓內擫的辯證運用,此實承米南宮"八面出鋒"之妙。然較之古人,陳氏在速度與力度控制上更強調視覺張力,此或爲適應展廳效應之變通。

二、結體取勢的古今之辨
對聯中"海納百川"四字,其空間分割暗合【瘞鶴銘】水畔書丹之理。陳氏將"海"字三點水作浪涌狀,右部"每"字取斜勢而重心不倒,此正是董其昌所謂"似欹反正"之妙。然當代大字創作難免受西方構成觀念影響,如"有容乃大"之"容"字寶蓋頭誇張拓展,已非傳統"計白當黑"範疇,實爲視覺空間重構之探索。

三、章法經營中的現代意識
此聯雖雲行書,然字間呼應頗見草書筆意。上聯"納"字末筆自然引向下聯"容"字起筆,形成氣脈貫通之勢。更值得注意的是,陳氏在墨色變化上大膽運用"一筆墨"技法,從飽墨到枯筆的過渡極具表現性,此種處理方式實發軔於林散之晚年變法,乃傳統筆法與現代視覺構成的融合範例。

結語:
陳汝懷此作可貴處,在於既守"屋漏痕""錐畫沙"等古法要義,又能立足當代審美進行創造性轉化。其作品提示我們:真正的書法創新,必建立在對傳統的深刻理解之上。然若苛求之,個別筆畫的過度張揚稍損內蘊,此或爲時代風氣使然。學者當取其雄強而不失溫潤,方能得大字行書三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