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6|回覆: 1

[家庭教育引導] 孩子出不出色,與母親的性格關係太大了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8-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過很多名人傳記中是怎樣描寫母親的:母親溫柔、賢淑、善解人意,她始終默默地爲孩子奉獻而毫無怨言,母親堅強、善良、有主見,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母親……

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這樣的母親才可能培養出了那麼出色的孩子。

因爲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習慣不往母親性格的反方向發展並承襲母親的優點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母親。

母親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談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評、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母親咄咄逼人的態度、尖酸刻薄的語言、駕馭一切的行爲和自以爲是的判斷,對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傷害遠大於應試教育。

而對於孩子來說,從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要求,幾乎是永恆不變的。

▣如何做個合格好媽媽:

df149b98d27329873ba45c4d7a4c9764.jpg

01進門前,忘記自己的不愉快

媽媽在進家門之前,務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單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現在開始承擔的是母親的角色了。

孩子需要母親很快樂,千萬不要把與孩子無關的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因爲孩子是無辜的。

02孩子的小小榮譽很重要

當孩子興致沖沖地告訴媽媽他今天在學校得了一顆五角星或是小紅花的時候,千萬不要表現出厭煩或者不屑一顧,一定要和兒子一樣高興地表揚他。

最恰當的辦法是說能不能讓媽媽看看,要與他分享這個快樂,因爲這個榮譽對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03"無知"的媽媽

當孩子來問媽媽,『這個字怎麼念』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時,媽媽最好不要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麼連這個字都不認識』。

媽媽最好看了一眼後,說,哎呀,我也不認識,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幾次之後媽媽就教會了孩子使用字典。

同時,孩子查完字典認識該字後會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後就養成查閱資料不依賴媽媽的習慣了。

0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當孩子告訴媽媽今天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絕對不能發火或臉色陰沉,孩子這時正緊張地觀察著媽媽的臉色呢。

所以,媽媽最好表現得沒什麼情緒變化,讓孩子把卷子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錯在哪兒。

要是孩子已經明白了錯在哪兒,媽媽也不必再糾纏。但最後要鼓勵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試就不會錯了。

媽媽要是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就去衛生間洗把臉,照照鏡子,做幾個深呼吸。

369ac59020db346445151657718bb210.jpg

05我也曾經是膽小鬼

當孩子在考試前表現出膽怯時,媽媽千萬不能不以爲然或訓斥他膽小或表現得比他還緊張,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導致孩子無法正常的發揮。

這時,媽媽最好很輕鬆地對孩子說,不管你做得怎麼樣,爸爸媽媽在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不要擔心。

這時,孩子心裡會很有底氣和自信,他會發揮得比平時更好。

06面對失敗,我們再堅強一點

當孩子遭受失敗或挫折時,媽媽要表現得堅強和絕不放棄,冷靜地告訴孩子失敗只代表一時,不代表孩子終生失敗。

不要孩子還沒認爲要放棄時,媽媽首先就表現得沒有什麼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語言挖苦他,把孩子數落得一無是處,甚至新帳舊帳一起算。

這樣的母親教育下的孩子會極度自卑,甚至放棄自己本應美好的前途。

07"你必須要...."、"你應該..."

媽媽不要在孩子還沒把想說的話表達清楚時,就自以爲是地搶先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管孩子是否願意,

就以『你必須……』、『你應該……』的語氣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觀點來代表孩子的觀點,而且要求孩子去執行。

媽媽千萬不能成爲『專制』的代名詞。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缺乏主見,缺乏是非判斷能力。

媽媽和孩子之間應建立平等的關係(平等不是無原則), 懂得互相尊重對方。

08傷害來自於最親近的人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說話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親,所以,母親最清楚孩子的弱點在什麼地方。

假如母親在說話時經常直指孩子的弱點,以諷刺、批評或要挾,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這無疑是用最尖銳的武器在不斷刺傷孩子的痛處。

孩子內心會很受傷害,因爲這個傷害來自於他最親近的人。

09" 簡短語言+沉默">嘮叨不停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語言的數量。千萬不要嘮叨,事實上,最讓孩子害怕的是母親的沉默。

所以,與其嘮嘮叨叨地對孩子說個沒完,不如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孩子他所犯的錯誤所在或應該注意些什麼。

接下來,母親的沉默肯定比繼續說話更有用,不要以爲孩子不懂,他雖然裝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實際上在觀察母親是否把所說的事當真。

所以,各位親愛的媽媽們,不要等孩子長大了總是說他,你怎麼這樣的性格啊,你到底像誰啊?

顯而易見,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性格都是取決於你平時對他的態度,爲了孩子,長點心吧!

湯紂 發表於 2025-6-26 22:4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母教之本與子性之成——由傳統家訓看母親人格的教化力量】

(引言)
【禮記·內則】有云:"子生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樂誦詩。"然外傅之教未及髫年,孩提之養皆系母儀。今人所謂"母親性格決定孩子出色與否"之論,實與【溫氏母訓】"教子嬰孩,教婦初來"的古訓暗合。本文試從傳統母教智慧出發,論析母子人格相承之理。

一、母性涵養爲教化之本
【女論語】言:"夫爲人母者,明其禮也。"母親之"溫柔賢淑"非徒德性之美,實爲教化之器。司馬光【家范】載田稷子母拒賄之事,展現的正是母親"善解人意"背後的原則與智慧。王陽明日:"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母親若以"咄咄逼人"之態施教,恰似以方枘納圓鑿,非但不能正子之行,反傷其天然生機。昔孟母三遷擇鄰,非僅環境之選,實爲以自身決斷力示範"主見"之重要。

二、母教之法在隱而不在顯
文中"進門前忘卻不快"之說,深合【顏氏家訓】"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之旨。母親情緒之調控,恰似春雨潤物無聲。陸九淵【象山語錄】云:"人心本靈,天理本明",孩子察言觀色之能,往往超乎成人想像。所謂"無知媽媽"之法,實乃程顥"學者須先識仁"的實踐——通過示弱激發孩子求知之仁心,較之直接灌輸,更合"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真諦。

三、母儀之重在養不在制
"淡定"之教尤見功力。【格言聯璧】有言:"怒是猛虎,欲是深淵。"母親面對考卷時的情緒克制,非僅態度問題,實爲傳授"物來順應"的處世之道。昔歐陽修母以荻畫地教子,正在於將嚴格標準轉化爲可親可感的日常實踐。文中強調"分享榮譽"之舉,恰印證【袁氏世范】"子弟有善,撫而獎之"的訓導,這種正向激勵遠比"批評挑剔"更合"長善救失"之教。

(結語)
【韓詩外傳】載:"賢母使子賢也。"母親性格之於子女,非簡單因果,實爲鏡鑒相照的共生關係。當今所謂"收斂鋒芒",實則是回歸"慈母嚴父"的傳統分工,以坤德之厚載物,以陰柔之質化育。然須謹記:母教之效不在刻意的行爲調整,而在本真人格的自然流露。誠如王鳳儀所言:"母親心性光明,子女自會向陽而生。"此乃千年母教智慧給予當代最珍貴的啟示。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