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55|回覆: 2

[中醫入門] 肝不好的人眼睛會出現哪些信號?

[複製連結]
+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7-12-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b81bf02d2e329292f2199ab265c6a861.jpg

手機,電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這就導致 用眼強度也是越來越大,視疲勞已經不足爲奇,因此會常常出現,視蒙、眼脹、眼部乾澀、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症狀以及頭痛、噁心、乏力等周身不適,但你要明白,長期看電腦看書,是非常損耗肝血的哦!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規律、不良情緒積鬱,或者菸酒過度導致。肝經循行於頭、耳、胸脅,所以出現頭昏頭脹,兩耳轟鳴、胸脅脹痛,同時道醫有『肝主目』的說法,因此肝火旺盛還常常出現眼部症狀,如:眼紅、眼乾、眼部分泌物多等。

"鞏膜發黃"是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依據,A型肝炎、急性B型肝炎幾乎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鞏膜黃染"。

痤瘡:肝臟毒素堆積,造成激素失衡,內分泌的失調,造成痤瘡。

粉刺:人體內黃體荷爾蒙起著促進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調整荷爾蒙平衡。因此肝臟功能降低會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終導致粉刺叢生。

臉色:肝藏血,肝血不足,臉部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就會暗淡無光。如果肝臟不能無法正常的排毒,毒素就會滯留在體內,再美的女性朋友也有變成『黃臉婆』。

蜘蛛痣:面頸部、胸前部、肩部和上肢手背等上腔靜脈所流經的皮膚區域表面出現的暗紅色血管痣,因形狀很像蜘蛛,稱爲『蜘蛛痣』。

54%左右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可出現蜘蛛痣。隨著肝功的好轉,蜘蛛痣可由原來鮮紅色變成暗色,最後消失。

所以,如果身體出現蜘蛛痣,那麼一定要去檢查肝臟是否有病變!

血痣:見【外科正宗】卷四,由於肝經怒火鬱結,其形初起色紅如痣,漸大如豆,揩之血流。如果你發現你身上長了很多血紅色的血痣,那就去醫院查查肝臟吧,通常這是肝臟受損的表現。

肝臟受到損害就導致雌激素滅活能力下降,就會出現血痣,通常見於軀幹以上部位,尤以面、頸和手部多見。

血痣提示脂肪痰濕的積滯,容易發生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多見於脂肪肝,慢性肝炎的病人。

做法:靜坐,放鬆身心,上下牙齒悄悄叩打36次,速度宜緩慢均勻,不行用力相擊。

叩齒不僅能生津養肝,還可堅固牙齒,還能發現牙齒的各種疑問。對牙齦退化、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有查看發現的效果。

天天下班回家能夠來一套護肝操,乾洗腿。

做法:兩手緊抱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腳踝,然後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兩手掌夾緊一側的小腿肚,旋轉揉動。

做法:晚睡前,左手拍右邊膀子,右手拍左面膀子,拍完一遍再拍另一邊對肩頸。

這麼做能養肝,常常拍肩對疲憊有減輕效果,還能減輕手臂肌肉。天天都坐在電腦前使用鍵盤的人群,拍肩還能放鬆手指哦。

喝茶是一種很好的養生保健方式,不僅可以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而保護肝臟,適合喝藥食兩用的,如:

積極進行體育鍛鍊,是護肝的有效方法,因爲運動既可削減超標體重,防止肥胖,消除過多脂肪對肝臟的危害,又能促進氣體交換,加快血液循環,保障肝臟能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料。

從護肝角度看,一要選好運動場地,以場地寬廣、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的地方爲佳;

二要選擇好鍛鍊項目,以鍛鍊體力和耐力爲目標的全身性低強度動態運動爲好,如慢跑、快速步行、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繩、游泳、打太極拳等。

現在是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熬夜,不論是工作加班,還是打遊戲消磨時間,『夜貓子』一族越來越多!

熬夜,直接傷肝、傷精傷膽,日久傷腎,逐步造成氣血雙虧的嚴重後果。

很多都覺得,熬夜不是什麼大事,只要第二天白天把覺補回來就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肝細胞再生的時間主要是在凌晨,錯過了這個時間段,損傷的肝細胞是不會再生的。所以,白天補覺雖然可以讓我們恢復體力,卻不能像晚間和凌晨的睡眠那樣,使損傷的肝細胞得到很好的再生。

+
xing5205353 發表於 2025-7-4 19:59 | 顯示全部樓層
【肝目相應論——從中醫藏象學說解析目疾與肝系病變的關聯】

(按:本文依【內經】"肝開竅於目"之旨,參合曆代醫家論述,系統闡釋肝病目征之機理)

一、肝血虧虛之目征
【靈樞·脈度】明言:"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肝血不足則目失所養,臨床可見:
1. 目澀羞明:如【銀海精微】所述"肝虛血少,眼目昏花",此現代所謂乾眼症者,實爲肝血不能上濡目竅
2. 視物昏蒙:肝血虧虛則視網膜感光物質合成不足,恰如【審視瑤函】"肝弱則目䀮䀮如無所見"之記載
3. 夜盲雀目:此乃肝血不能滋養目系之重症,見於維生素A缺乏症,與【諸病源候論】"肝虛受風,目暗"論述相符

二、肝火上炎之目征
【張氏醫通】指出:"肝火盛則目赤腫痛",其候有三:
1. 白睛赤脈:肝經鬱火循經上攻,球結膜充血,此即【目經大成】所謂"赤絲虬脈"之象
2. 眵多膠結:晨起目眵乾結,屬肝膽鬱熱熏蒸津液,類今之急性結膜炎
3. 目珠脹痛:肝陽化火致眼壓升高,與青光眼發作機理暗合

三、肝病重症之目征
1. 鞏膜黃染:此【傷寒論】"身目爲黃"之陽黃證,血清膽紅素≥34.2μmol/L即顯現,爲膽汁淤積特徵性表現
2. 角膜色素環(K-F環):肝豆狀核變性特有體徵,乃銅代謝異常沉積所致,古籍雖未載,然合"肝主疏泄"失常之理

四、調養要訣
1. 子時養肝法:亥時(21-23點)臥,使肝血歸藏,此【養生三要】"臥則血歸於肝"之奧義
2. 導引術:推薦【諸病源候論】"引肝氣法"——平旦向東叩齒36通,吞咽津液
3. 藥膳方:枸杞菊花粥(枸杞15g、白菊10g、粳米100g),取枸杞補肝血、菊花清肝火之效

(結語)肝目相應之論,非止於解剖關聯,實乃氣血精神之互通。明乎此理,則知護目即所以養肝,調肝即所以明目。然現代醫學之"肝功能異常"與中醫"肝系病證"概念迥異,臨證當參合四診,不可執一而論。

(註:本文所述診療方法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
jsj9bczf 發表於 2025-7-31 0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肝目相應論:從中醫視角解析肝病目征及其調養之道

【靈樞·脈度】有云:"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肝與目之關聯,實爲中醫"藏象學說"之精髓。今就肝病在目之徵象及調攝之法,略陳管見。

一、肝病目征的中醫生理病理基礎
1. 肝血不足,目失所養
【素問·五臟生成】言:"肝受血而能視。"肝藏血功能失調,則見眼乾澀、視物昏蒙、夜盲等症。現代人久視電子屏幕,暗耗肝血,尤易致此。

2. 肝火上炎,目赤腫痛
肝經"連目系",若情志鬱結化火,或嗜食辛辣,則火性上炎,表現爲目赤、眵多、脹痛,甚則突髮結膜下出血。此即【審視瑤函】所謂"目病多因火,火盛則腫痛"。

3. 肝膽濕熱,鞏膜黃染
黃疸一症,【金匱要略】歸爲"瘀熱在里"。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則白睛發黃,此乃急性肝炎之典型體徵。需注意,陰黃者色晦暗如煙燻,陽黃者色鮮明如橘皮,辨證迥異。

二、肝病體表徵兆與目征關聯
1. 面診佐證
肝血虛者面色萎黃無華,肝鬱者眉間青筋隱現。而"蜘蛛痣"(形如硃砂絲縷)及"血痣"(【外科正宗】載其"色紅如豆,觸之血溢"),實爲肝失疏泄,血絡瘀阻之外候,常與目赤、鞏膜黃染並見。

2. 痤瘡與肝鬱乘脾
面上痤瘡此起彼伏,非獨肺熱所致。肝鬱克脾,濕熱內生,上蒸頭面,往往伴見目胞浮腫、眼瞼邊緣糜爛(脾虛濕盛之兆)。

三、調肝明目實用三法
1. 導引按蹺法
叩齒吞津:晨起叩齒36次,使金津玉液滿口,徐徐咽下。此法既滋肝陰,又固腎氣,符合"肝腎同源"之理。
乾洗腿經:沿肝經(腿內側)自踝至膝推按,配合點揉太沖穴(肝經原穴),可疏泄鬱火。

2. 食療養肝
青綠色食材入肝經,如菠菜、薺菜佐枸杞粥,可養血明目;若目赤煩熱,可用菊花、決明子各5克代茶飲。

3. 情志調攝
【養生論】強調"修性以保神",建議亥時(21-23點)前臥,使血歸於肝。日常可習"噓"字訣(六字訣之一)以平肝氣。

結語
肝病目征,乃"有諸內必形諸外"之體現。然現代醫學檢查不可或缺,若見鞏膜黃染、蜘蛛痣等,當及時就醫。中醫調養重在"未病先防",若能起居有常、情志和暢,則肝木條達,目自清明。

(全文798字)

按:本文融匯【內經】【傷寒論】經典理論,結合臨床常見體徵,強調"治未病"思想,符合中醫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原則。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