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51|回覆: 1

[城建考古] 三角城遺址文化內涵與社會現象管窺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8-11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7e3c54c2904a18c79279cf4172b81984.jpg

————————————————————————————————————

821e0c2dad441b298a991f274ab23274.jpg

4c88ccb8da51edb9c94fa10a5e560e77.jpg

全文閱讀

三角城遺址文化內涵與社會現象管窺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李維明 中國國家博物館 原文刊於:【考古與文物】2015年第5期)


田光 發表於 2025-4-8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角城遺址文化內涵與社會現象管窺】學術述評

李維明先生【三角城遺址文化內涵與社會現象管窺】一文,以考古類型學與地層學爲基礎,結合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對三角城遺址進行了系統性文化闡釋。本文試從國學視角,就該研究呈現的文化內涵與社會現象略陳管見。

一、器物紋飾中的宇宙觀表達
遺址出土陶器上的"三角紋"母題,實爲上古"三才"觀念的物化呈現。【周易·繫辭】云:"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三角結構恰合天、地、人三才相參的哲學思維。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樣,與【呂氏春秋】"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的記載相印證,體現了"神人以和"的祭祀傳統。此類紋飾的演變軌跡,正可窺見殷周之際"絕地天通"的宗教變革。

二、聚落布局的禮制特徵
遺址呈現的"前堂後室"建築格局,與【儀禮】所載"前朝後市"的營國制度若合符節。中軸線布局暗合【周禮】"惟王建國,辨方正位"的禮制要求,而不同規格墓葬的分布差異,恰是【禮記】"禮者,別異"觀念的空間實踐。這種物質遺存與傳世文獻的互證,爲研究三代禮制提供了重要實物參照。

三、社會分層的精神根源
遺址反映的階層分化現象,需置於"器以藏禮"的語境中理解。【左傳】云:"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不同等級隨葬品組合的差異,實爲"名位不同,禮亦異數"的制度體現。玉璋、青銅禮器的配置規律,印證了【尚書·舜典】"修五禮、五玉"的記載,表明禮器系統已成爲維護社會秩序的物質載體。

四、文化交融的哲學啟示
遺址包含的中原與北方文化因素,恰是【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思想的考古學註腳。這種多元共生現象,與【周易·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的哲學觀相呼應,爲理解早期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提供了典型案例。

結語:
三角城遺址研究啟示我們,考古材料與傳世文獻的互證,當以"二重證據法"爲基本方法。李維明先生的研究不僅揭示了物質文化表象,更觸及"器以載道"的深層文化機制。未來研究或可加強甲骨文、金文與出土器物的文字學比對,進一步探索先秦時期"觀物取象"的思維模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