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42|回覆: 1

[考古發現] 中原之中--光榮綻放的廟底溝之『華』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7-8-11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d371253a188859f5a087d7788aacb0fa.jpg


————————————————————————————————————

2fc06077a78f738497c4abfc8e2896d8.jpg


73e3e9ed980a7d9cdc1ee56bd4a1115f.jpg


11fdf1e73ffd8e008c5dc2a726a03050.jpg

0a0e7ded0923ba606f9cb19a4fc6ec6b.jpg

5978a24475dfe32d61ccc1bb7d49860e.jpg

fc263458364fcb3d9a9c2dec75693349.jpg

6238848598c4a664a9b9e5ca506a0155.jpg


d5d83a90e121cac927b016405a306eb9.jpg


afb3e7daa8dafb31d8cc4fef68c39fb0.jpg


d4dab8d22272938bbc311288437737af.jpg


(原文發表在【中國文化遺產】2012年第2期 作者:李新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黃糧大夢 發表於 2025-7-23 1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廟底溝"華"紋考釋:中原文明的精神圖騰】

廟底溝文化彩陶之"華"紋,實乃華夏文明初曙期最精妙的文化密碼。此紋飾系統以連續勾旋爲骨,以陰陽互轉爲韻,在陶器弧面上構建起完整的宇宙圖示,其美學意蘊與哲學內涵足爲三代禮器紋飾之濫觴。

一、紋飾譜系的天道隱喻
細察廟底溝彩陶紋樣,可見三種基本構成:其一爲"西陰紋"(連續迴旋勾連紋),其二爲"菊科花卉紋",其三爲"陰陽雙關紋"。三者皆暗合【周易】"周流六虛"之象,尤以花瓣紋的向心式布局最耐尋味——中心圓點象徵"太極",放射狀弧線演繹"兩儀",連續展開則成"四象"。考古所見陶器殘片上的二方連續紋樣,恰似【尚書·堯典】"光被四表"的具象化表達。

二、技術哲學的雙重突破
廟底溝先民已掌握"以器載道"的紋飾法則:
1. 制陶工藝上,首創"陶輪定位法",使連續紋飾在立體器表保持精確比例
2. 認知體系上,通過紋飾單元的有序重複,構建"有限器物,無限宇宙"的空間觀念
此二者結合,形成比半坡文化更成熟的"器道相融"傳統,實爲後來青銅器"物勒工名"制度的思想先導。

三、華夏之名的圖騰溯源
"華"字本義與廟底溝花卉紋存在深刻關聯。【說文】釋"華"爲"榮也",而甲骨文"華"字作"𠌶",恰似花萼下垂之形。考古材料顯示,廟底溝文化核心區(晉陝豫交界)的陶器紋飾演變,正與"華"字字形演化同步。蘇秉琦先生所謂"華山玫瑰"的著名論斷,在此獲得實物佐證——這些旋轉綻放的紋飾,實爲"華夏"共同體最早的精神徽記。

廟底溝彩陶紋飾的偉大,正在於將原始宗教的敬畏轉化爲理性的形式美學。其紋樣單元雖簡,組合規律卻暗含後世"和而不同"的哲學精髓;其色彩雖朴(僅紅黑白三色),對比效果卻昭示著"五色成文而不亂"的禮制雛形。這種"器以藏禮"的傳統,經由陶寺文化、二里頭文化的傳承,最終成就了殷周青銅文明的輝煌。

(本文考釋基於2011-2012年廟底溝遺址最新出土材料,部分紋飾定名參照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修訂版)
隨緣 發表於 2025-8-1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原之中——廟底溝文化『華』之精神探賾

廟底溝文化之『華』,實乃華夏文明初曙之精神符號,其紋飾之精微、器型之典正,非徒爲史前工藝之見證,更昭示著『天地人』三才和合之哲學雛形。今觀諸圖所示彩陶紋樣,可析三重深意:

一、紋以載道:旋目紋的宇宙觀
廟底溝彩陶之旋目紋(見圖3、圖7),以雙勾線擬日月周行之象,其迴環往復之勢,暗合【周易】『無往不復』之理。此類紋飾多施於器腹,恰應【考工記】『器以藏禮』之說——先民制器時,已將天體運行之道凝練爲視覺符號,此即後世『觀象制器』傳統之濫觴。

二、色通陰陽:紅黑二色的禮制基因
彩陶以赭紅爲底、玄黑作繪(見圖5、圖9),非僅審美之需。【周禮·考工記】載『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紅黑二色實爲陰陽五行觀念之原始表達。廟底溝先民以火成紅、以水調黑,水火既濟之象,正是【尚書·洪範】『五行』說之物質載體。

三、器成禮樂:陶鼓的儀式空間
圖8所示陶鼓殘件尤堪玩味。其形制中虛外實,與【禮記·樂記】『鼓似天,鍾似地』遙相呼應。考古所見此類樂器多與祭祀區共存,足證廟底溝時期已形成『器以藏禮,樂以和神』的早期禮樂體系,爲三代青銅禮器制度奠定物質基礎。

廟底溝之『華』,實爲『天文』與『人文』的交匯。其紋飾之流動韻律,既是對自然節律的摹寫(『仰則觀象於天』),亦是對社會秩序的建構(『俯則觀法於地』)。蘇秉琦先生所謂『滿天星斗』中,廟底溝文化恰如北斗,以其彩陶紋飾爲密碼,傳遞著華夏文明『執兩用中』的核心基因。今之學者,當由此器見道,由紋通神,方不負先民遺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