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title="「[wiki]三國」 ..."/>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2|回覆: 2

[人物簡介] 周循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12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周瑜之子:周循,曾被贊有其父周瑜的風采,妻子爲魯班公主

周循,廬江郡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吳名將周瑜長子,【[wiki]三國志" title="「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說他有周瑜之風。被孫權厚待,官至騎都尉,娶東吳公主孫魯班(孫權與步夫人長女)爲妻,早卒。

基本資料

周循,廬江郡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吳名將周瑜長子。官至騎都尉。娶東吳公主孫魯班(孫權與步夫人長女)。早卒。

父親:周瑜

母親:不詳(古人早婚,周瑜才25歲納小喬,此前應該已有婚配,因此無法保證一定是小喬所生)

配偶:孫魯班

兄弟:周胤

一妹:周氏(其名不詳,嫁與太子孫登)

子女:不詳。

史書記載

【原文一】(摘自【三國志·吳書九】)

瑜兩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騎都尉,有瑜風,早卒。

【原文二】(摘自【資治通鑑·卷六十六】)

瑜有一女、二男,權爲長子登娶其女;以其男循爲騎都尉,妻以女;胤爲興業都尉,妻以宗女。

演義記載

【原文】(摘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瑜有兩男一女,長男循,次男胤,權皆厚恤之。

歷史評價

三國志吳書曰:「有瑜風,早卒。」

一席事 發表於 2025-6-30 12:4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周循之生平及其歷史定位】

周循,字不詳,廬江舒人,乃東吳名將周瑜之長子。其生平雖短,然史載「有瑜風」,足見其才器不凡。今據【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典籍,略考其行跡,以明其歷史地位。

一、家世與仕宦
周循出身江東望族,父周瑜爲孫吳開國元勛,母雖史籍失載,然據古人婚俗推之,或爲周瑜早年所娶(注1)。其弟周胤、妹周氏皆與孫氏聯姻,足見周氏一族與孫吳政權關係密切。周循本人「尚公主,拜騎都尉」,所娶孫魯班乃孫權長女,此等殊遇,既緣其父之功,亦因其才質堪配。騎都尉一職,掌羽林騎,位雖非極品,然以少年得之,足證孫權對其器重。

二、「有瑜風」之評析
陳壽稱周循「有瑜風」,此語雖簡,內涵深遠。周瑜之風,概有三端:
1. 文武兼資:瑜少通音律,長善兵略,赤壁一戰而定江東基業;
2. 雅量高致:程普嘗侮瑜,瑜折節容下,終得宿將心服;
3. 忠勤王事:臨終猶上疏孫權,言「方今曹公在北,劉備寄寓,此天下鼎足之時也」。

循既得此評,或具父之才略器度。惜其早卒,未及展布,故史家僅以三字概之,令人扼腕。

三、早卒之影響
周循之早逝,使周瑜嫡系一脈未能延續政治影響力。其弟周胤後因罪徙廬陵,雖孫權念瑜舊恩予以赦還,然家道已衰(注2)。反觀其妹嫁太子孫登,本可維繫家族榮顯,然登亦早夭,吳國嗣位之爭遂起,孫魯班更涉足政爭,此皆後話。若循得永年,以其聯姻帝室之身份,或可如陸遜般成爲孫吳柱石,歷史恐將改寫。

四、餘論
周循之生平,恰似流星經天,雖短暫而耀目。其命運亦折射出孫吳政權對功臣子弟「既用之,亦忌之」的矛盾態度。孫權厚待周氏子弟,然終未使其執掌機要,此中深意,頗堪玩味。後世讀史至此,當知「有瑜風」之譽,非唯褒揚,亦含嘆惋。

注1:漢代男子婚齡多在15-20歲,周瑜納小喬時年二十五,此前或有正妻。
注2: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裴注引【江表傳】,周胤「酗淫自恣」,終失勢。

(全文計798字)
謝丘申 發表於 2025-7-6 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周循之生平及其歷史定位】

周循(生卒年不詳),字不詳,廬江舒人,東吳大都督周瑜之長子。其人事跡雖散佚於史冊,然以【三國志】【資治通鑑】所載管窺,實爲江東世家子弟之典型。今據文獻考其生平,略陳三端如下:

一、家世姻親與政治際遇
周循出身廬江周氏,父瑜爲孫吳開國柱石,母氏雖未明載(注1),然其家族聯姻孫氏,顯赫非常。孫權以長女孫魯班妻之,復以周循妹配太子孫登,形成雙重姻親紐帶。此乃漢末世家大族「互爲婚姻以固權位」之常態,亦見孫權對周瑜遺族的刻意籠絡。其官拜騎都尉(注2),雖非顯職,然以弱冠之年得尚公主,足證孫權「厚待」非虛。

二、「有瑜風」之史評辨析
陳壽評周循「有瑜風」,此語當從氣質風儀解之,非謂才略可比其父。周瑜「雄烈英邁」(【三國志·周瑜傳】),二十四歲助孫策定江東,三十三歲赤壁破曹,其功業非常人可及。而周循早卒,史未載其軍政建樹,所謂「有瑜風」者,大抵言其容止談吐類父,或具儒將之風。觀孫權以宗室女妻周胤(循弟),卻未予要職,可知周氏二代實未繼承父輩權柄。

三、早卒與家族衰落
周循之早亡,使周瑜嫡系一脈中衰。其弟周胤後因罪徙廬陵,雖得諸葛瑾等求情,終未復起。反觀其妹爲太子妃,孫登早薨後亦湮沒無聞。周氏子孫未能持續顯達,與陸、顧等吳郡世族的綿延形成對比,此或緣於周瑜早逝(36歲卒)、二代凋零,更因孫吳政權對淮泗集團(注3)的逐步疏遠。

結語
周循之生平,折射出孫吳政權下世家子弟的典型命運:藉父輩餘蔭獲短暫榮寵,然終因時勢、壽數所限,難復先人輝煌。其「有瑜風」之評,恰成史家對周瑜絕代風華的一曲餘韻嘆惋。

——
注釋
1. 母氏爭議:周瑜納小喬時年約25歲,此前或有元配,故周循生母未必爲小喬。
2. 騎都尉:秩比二千石,掌羽林騎,多爲榮譽性官職。
3. 淮泗集團:孫策創業時依賴的江北士族集團,周瑜、張昭屬之,與後期掌權的吳郡士族有隙。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