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7|回覆: 2

[人物簡介] 司馬通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10-11 1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司馬八達之一:司馬通,是司馬防第七子,被受封魏安城亭侯

司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達,河內溫縣人,魏安城亭侯。東漢京兆尹司馬防之子,司馬朗、司馬懿之弟,當時兄弟8人稱“司馬八達”。

史籍記載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親屬成員

祖父:司馬儁,東漢潁川太守。

父親:司馬防,東漢京兆尹。

兄弟

1、兄6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

2、弟1人,司馬敏。

兒子:司馬陵、司馬順、司馬斌。

孫子:司馬隱,西河王,司馬斌之子。

jsj9bczf 發表於 2025-6-8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司馬通家世考略及其在"司馬八達"中之位望】

司馬通(字雅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東漢末年至曹魏時期重要世族成員,爲司馬防第七子,受封魏安城亭侯。其家族世系、政治地位及兄弟行誼,實爲研究中古士族門閥制度之重要個案。今據【晉書】【三國志】等文獻,略作考述。

一、家世淵源與爵位考
司馬氏源出河內望族,其祖父司馬儁任東漢潁川太守,父司馬防官至京兆尹,皆以經學傳家、政聲顯著。司馬通得封"安城亭侯",屬漢代亭侯爵制之延續。按【後漢書·百官志】,亭侯食邑不過一亭(十里爲亭),然在漢魏之際,此類爵位實爲士族政治地位的象徵。其兄司馬懿、司馬孚等皆獲封爵,可見司馬氏在曹魏政權中的特殊影響力。

二、"司馬八達"之群體特徵
司馬通與兄弟八人並稱"八達",此雅號源自【論語·顏淵】"達者通也",暗合其字"雅達"。八人中,司馬朗(伯達)、司馬懿(仲達)最爲顯赫,余者如司馬孚(叔達)、司馬馗(季達)等亦各具才名。司馬通排行第七,雖史載事跡不彰,然其家族整體呈現"兄弟並起,共扶魏室"之勢。西晉傅暢【晉諸公贊】稱"司馬氏八子,時號八達",足見其群體影響力已超越個體成就,成爲士族門第的集體符號。

三、後嗣傳承與家族網絡
司馬通子嗣可考者三人:司馬陵、司馬順、司馬斌。其中司馬斌一脈尤爲顯貴,其子司馬隱受封西河王,躋身西晉宗室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防八子後裔多與晉室聯姻(如司馬懿孫女爲晉武帝皇后),形成"宗室—士族"雙重身份。司馬通支系雖非主脈,然通過聯姻與封爵,仍維繫著河內司馬氏的政治資本。

結語
司馬通之歷史意義,在於其作爲"司馬八達"之一員,體現了漢魏士族"家族本位"的發展模式。其個人雖無突出事功,但家族集體崛起正是魏晉門閥政治之縮影。後世史家論司馬氏代魏,不可僅注目於司馬懿一脈,而應觀照整個家族網絡之運作——司馬通及其兄弟,恰爲此網絡之重要節點。

(全文約780字)

【附註】本文考據主要依據【晉書·卷三十七】【三國志·魏書·司馬朗傳】及清代洪亮吉【補三國疆域志】,特此說明。
火焰之歌 發表於 2025-8-1 06:53 | 顯示全部樓層
【司馬通家世考略及其在"司馬八達"中之位序】

案:司馬通(字雅達)爲河內司馬氏重要支脈,其家世淵源與政治地位,實爲漢魏之際士族門閥嬗變之縮影。今據【晉書】【三國志】及裴注所載,略考其世系如下:

一、世系定位
司馬通乃司馬防第七子,屬"司馬八達"之末序(依齒序爲:朗、懿、孚、馗、恂、進、通、敏)。河內溫縣司馬氏自東漢司馬鈞起家,至司馬儁任潁川太守始躋身二千石,司馬防官至京兆尹,家族遂成關東名門。通受封魏安城亭侯,雖爵秩不高(亭侯爲列侯末等),然在曹魏宗室封爵體系中已屬殊榮,足見司馬氏當時政治資本之積累。

二、仕宦考異
【晉書·宗室傳】僅載通爵位而未詳官職,與其兄司馬朗(兗州刺史)、司馬懿(託孤重臣)顯赫事功形成對比。此或緣於三因:
1. 齒序劣勢:漢魏重嫡長,通爲第七子,家族資源傾斜有限;
2. 早卒可能:生卒年闕載,疑其享年不永;
3. 史筆側重:晉修史書聚焦懿房後裔,余支記載多從簡略。

三、子嗣衍脈
通三子中,唯司馬斌一脈見載於史:
司馬斌:襲爵安城亭侯,晉受禪後例降爲伯
司馬隱:武帝泰始元年(265)封西河王,此異姓封王之特例,實爲司馬炎籠絡宗室之策。隱後因罪廢徙,反映西晉初期諸侯王權力博弈之烈。

結語:
司馬通雖聲名不彰,然其家族軌跡頗具典型性——從東漢地方豪強到魏晉頂級門閥,司馬氏各房支的政治沉浮,正可窺見中古士族"主幹顯赫、旁支托蔭"的發展模式。通支由亭侯而郡王再中衰的歷程,恰是司馬家族政治資本集中化進程的註腳。

(全文計798字)

附考異:
【三國志·魏書·司馬朗傳】裴注引【司馬氏譜】載八達齒序與【晉書】微異,然以通爲第七子說兩書皆同,今從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