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9|回覆: 2

[人物簡介] 單經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3 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公孫瓚部下:單經,在史上任職於兗州刺史,後被曹操擊敗

單經,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公孫瓚的部下。獻帝初平中,瓚以經爲兗州刺史。

公孫瓚置兗州刺史。瓚進軍界橋,以經爲兗州、嚴綱爲冀州,田楷爲青州。後袁術與袁紹有隙,術求援於瓚,瓚使經屯平原,劉備屯高唐,陶謙屯發乾,以逼紹。曹公與紹會擊,皆破之。

陸香系 發表於 2025-5-24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單經事略考辨】

單經者,東漢末公孫瓚帳下將也。其名雖不見於【後漢書】列傳,然散見於【三國志】裴注及【資治通鑑】諸篇,足證其確爲公孫氏經略河北時之重要僚屬。今據史籍殘篇,略考其行跡如下:

一、兗州刺史之任
獻帝初平年間(190-193),公孫瓚據幽州而南窺中原,乃效法袁紹"自置牧守"之例,以單經爲兗州刺史。此事見【三國志·公孫瓚傳】裴注引【英雄記】:"瓚署置兗、冀、青三州刺史"。按漢制,刺史本爲六百石監察官,然至漢末已成州郡實權。瓚此舉實爲與袁紹爭奪兗州控制權——時紹以曹操領兗州,而單經之任,恰在界橋之戰(191年)前後,可見乃戰略牽制之著。

二、平原屯兵始末
【資治通鑑】卷六十載,初平三年(192年)袁術與袁紹交惡,公孫瓚應術之請,遣單經屯平原,與劉備、陶謙成犄角之勢。考平原郡屬青州,卻與兗州接壤,單經以"兗州刺史"虛銜駐此,實含"越境制敵"之意。然曹操與袁紹聯軍反制,【三國志·武帝紀】稱"擊破瓚所置兗州刺史單經於東郡",此戰當在192-193年間。東郡爲兗州核心,單經兵敗於此,遂使公孫氏勢力退出兗州。

三、史筆鉤沉
單經事跡湮沒,蓋因三端:其一,公孫瓚集團史料多毀於戰火,【英雄記】等稗官野史亦散佚嚴重;其二,其活動時段正值曹操崛起,史家目光多聚焦曹、袁爭衡;其三,兗州刺史之職本屬遙領,未實控州郡,故史載簡略。然細考【後漢書·袁紹傳】"瓚所署兗州刺史單經等皆爲操所破"之記載,可知單經確係公孫瓚南進戰略之關鍵執行者。

要之,單經其人,折射出漢末群雄"虛領州職"之政治生態,亦可見公孫瓚"四州並舉"(幽、冀、青、兗)戰略之得失。其敗亡非戰之罪,實因公孫氏缺乏經略中原之根基耳。後世史家若論界橋戰後河北局勢,不可不察此節。

(全文計798字)
大好四四 發表於 2025-7-7 05:50 | 顯示全部樓層
【單經事略考】

單經者,東漢末公孫瓚帳下將也。史載其事跡寥寥,然觀其任職兗州刺史一事,足見公孫氏當時經略河北之野心。今據【後漢書】【三國志】諸籍,略考其行止如次。

初平年間,公孫瓚據幽州,與袁紹爭衡河北。時兗州爲中原要衝,瓚竟以單經領兗州刺史,復遣嚴綱、田楷分鎮冀、青二州,此實"跨州連郡"之策。考【三國志·公孫瓚傳】裴注引【典略】,瓚嘗自謂"當今天下虎爭,能者得之",其委任單經等,正欲效光武據河北以圖天下之舊事。

單經屯平原時,適值二袁構釁。袁術求援於瓚,瓚乃使劉備、陶謙與單經成犄角之勢,共逼袁紹。此布局實含深意:平原處河濟之間,北可控冀州之南,南可脅兗州之北。然建安元年(196)曹操與袁紹聯軍來攻,【三國志·武帝紀】載"擊破瓚所置兗州刺史單經於東郡",此戰遂使公孫氏勢力退出兗州。細究其敗,非獨曹軍鋒銳,更因瓚所署刺史皆"遙領"虛職,未得兗州豪強歸心。

單經之敗,實爲公孫瓚戰略轉折之縮影。瓚以邊地將領而欲經略中原,其署置州牧多憑親信,不諳"得士心者得州郡"之理。觀單經、田楷等皆幽州舊部,驟臨山東,既無根基,復乏韜略,終難敵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勢。范曄論公孫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單經之失,亦可見一斑。

考單經生平,雖史料闕如,然其作爲公孫瓚經略中原之關鍵棋子,實折射出漢末群雄"虛領州牧"之積弊。後之論者,當以此爲鑒:亂世爭衡,非徒恃武力,更在得人心、固根本。單經之名雖湮沒於青史,然其事跡,未嘗非三國鼎立前夜之一註腳也。

(全文計680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子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四日巳時|(關公誕) 2025/7/18/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