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76|回覆: 2

[人物簡介] 丁謐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9-30 13: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台中三狗之一:丁謐,是丁斐之子,效命於曹魏,受曹爽重用

丁謐(?-249年),字彥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典軍校尉丁斐之子。是曹爽的親信之一,與何晏、鄧颺一同被稱爲台中三狗。

太和中居於鄴城,後受到曹爽引薦,明帝曹叡去世後任散騎侍郎,不久轉任尚書,架空司馬懿、囚禁郭太后的計謀皆出自丁謐之手。

高平陵政變後,丁謐、鄧颺、李勝等曹爽死黨先後被捕,不久,被指控與曹爽同謀而被處死,夷滅三族。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丁謐是東漢末典軍校尉丁斐之子,年輕時不肯出外遊歷,但自己博覽群書,爲人沉毅而頗有才略。太和中,丁謐經常居住在鄴城,向別人借空屋,居住在裡面。而當時在鄴城的曹魏諸侯王也當算借方,不知到丁謐已得,直接開門而入。丁謐望見諸侯王,交腳橫臥不起,對其奴客呼喊說:“這是什麼人?趕緊叫他離開。”諸侯王怨恨他的無禮,回去後向魏明帝上書。魏明帝將丁謐收監,拘押在鄴城監獄,因他是功臣之子,旋即放出。

後來魏明帝聽說丁謐有其父丁斐的風範,任命他爲度支郎中。當時任武衛將軍的曹爽因爲與丁謐交好,多次在明帝面前稱讚丁謐,建議魏明帝重用。

受爽重用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爽成爲兩位輔政大臣之一,於是提拔丁謐爲散騎侍郎,轉尚書。

丁謐爲了讓曹爽專權,出謀要曹爽向曹芳建議尊另一輔政大臣,太尉司馬懿爲太傅,卻削去本太尉錄尚書事的權力。當時曹爽仍然會詢問司馬懿對政事的意見,但丁謐認爲司馬懿既有大志又得民心,不可信任,勸曹爽日後大小事項都不要詢問司馬懿;司馬懿在這形勢中已無法掌握權力,又怕在朝會再受逼害,因而在正始八年(247年)開始稱病迴避。同年,丁謐等又獻計曹爽把郭太后(非曹芳親母)遷到永寧宮,一時間曹爽大權獨攬。

丁謐當時在尚書省,經常彈劾和駁斥官員和政令,尚書省因而不能正常運作。而同時能制約他的曹爽卻對他十分敬重,丁謐所言都會聽從。之後,令樂安王北詣鄴城,又遣文欽令還淮南,都是丁謐的計策,因此司馬懿特別恨他。

禍及被殺

正始十年(249年),發生高平陵之變,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曹芳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時,發動政變,封閉洛陽城並占據曹爽和曹羲的軍營。曹爽最終向司馬懿投降,交出權力。其後曹爽被控以謀反之罪,丁謐等人亦都被指空與曹爽共謀,一同被捕,其後被處死,夷三族。

軼事典故

正始年間,有人謗說:“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意思是說尚書台有三隻狗(指丁謐、何晏和鄧颺)要咬人,其中丁謐恃著曹爽而最爲兇惡:“三狗皆欲齧人,而謐尤甚也。”丁謐於時名小於何晏,但又刻意與何晏爭衡。

歷史評價

魏略】:①謐爲人外似疏略,而內多忌。又其意輕貴,多所忽略,雖與何晏、鄧颺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勢屈於爽。②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三狗,謂何、鄧、丁也。默者,爽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齧人,而謐尤甚也。

王廣:曹爽以驕奢失民,何平叔虛華不治,丁、畢、桓、鄧雖並有宿望,皆專競於世。

史書記載

[wiki]三國志" title="「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

魏略

晉書

資治通鑑

湯巫 發表於 2025-7-9 12:3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丁謐之才略與失:台中三狗評議】

丁謐者,沛國譙人,典軍校尉丁斐之子,曹爽腹心,台中三狗之一。其人沉毅有才略,然終以驕橫致禍,夷滅三族。今就其生平事跡,略陳管見,以辨其得失。

一、才略過人而器局狹隘
丁謐少時博覽群書,不肯遊歷,已顯孤傲之性。太和中居鄴城,竟敢對諸侯王"交腳橫臥",此非恃才傲物而何?然其獻策架空司馬懿、遷郭太后於永寧宮,確顯政治謀略。【魏略】載其"每有所關,爽輒從之",足見曹爽集團之軍政大計多出其手。然其才用之於黨爭,而非國事,終成"尚書台不能案治"之亂政。司馬懿所謂"畫策帷幄,爽之禍首",雖政敵之語,亦非虛言。

二、權術過甚而德量不足
丁謐之失,尤在器小易盈。其父丁斐曾諫曹操勿誅桓階,有長者之風;而謐輔曹爽,專以排異爲能。觀其囚禁郭太后、隔絕司馬懿、驅遣諸侯王諸事,皆失人臣之度。陳壽評何晏、鄧颺"浮華",而謐之苛察更甚。昔人謂"台中三狗"者,非獨言其依附權勢,實譏其行事酷烈。王夫之【讀通鑑論】有言:"魏之亡,亡於士大夫之無行",謐實爲其中典型。

三、政治投機而昧於大勢
高平陵之變前,丁謐等已使曹魏政權"名器僭濫,紀綱頹弛"(【三國志】裴注)。其謀略止於權鬥,未見治國安邦之策。當司馬懿稱病韜晦時,未能洞察其詐;曹爽出獵洛水,不預爲防備。及至政變突發,束手就戮,豈非智不足以謀身?蘇軾論賈詡"亂武"之評,移於丁謐亦頗恰當。

結語:
丁謐之才,本可稱幹吏;其智,亦足謀身。然以"沉毅"之資,行"躁競"之實,終致族滅。昔劉劭【人物誌】云:"偏才之人,皆一味之美",謐長於權謀而短於器識,正此類也。後世論魏晉之際士風,當以謐爲鑒:才勝於德者,終爲禍階。司馬光謂"君子挾才以爲善",丁謐之流,適爲反證。
吳刑仟 發表於 2025-7-15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丁謐之才略與敗亡:台中三狗與曹魏政爭的悲劇】

丁謐,字彥靖,沛國譙人,典軍校尉丁斐之子,曹爽集團核心謀士,與何晏、鄧颺並稱"台中三狗"。其人沉毅有才略,然終因政治立場之失,致夷族之禍。今考其生平,可窺曹魏正始年間權力傾軋之酷烈。

一、才略與器局
丁謐少時"不肯遊歷,博覽群書"(【魏略】),顯其孤傲之性。太和中居鄴城時,對諸侯王"交腳橫臥"之態,雖見其狂狷,亦透露出寒門士子對宗室權貴的蔑視。明帝以其"有父風"而授度支郎中,足證其經濟之才。及曹爽輔政,擢爲尚書,遂得展其謀略。其建議"進司馬懿爲太傅而削其實權"之策,實爲高平陵之變前最具威脅的政治布局,使司馬懿"稱疾避位",可見丁謐對權力制衡的深刻認識。

二、政爭中的角色定位
丁謐在曹爽集團中實爲"謀主"地位。【魏氏春秋】載其"尚書省中數有駁議",甚至導致行政癱瘓,此非庸碌者所能爲。其遷郭太后於永寧宮、調遣諸侯王等舉措,皆屬強化中央集權之策。然其政治智慧存在致命缺陷:一則低估司馬懿之忍韌,二則忽視曹爽之庸懦。當丁謐勸曹爽"事無大小,不得咨問宣王"時,已埋下禍根——權臣架空政敵卻無徹底剷除之決斷,終成取敗之道。

三、歷史評價的再思考
"台中三狗"之貶稱,實乃勝利者的污名化書寫。考丁謐所爲,其政治操作與漢末陳琳、魏晉之際賈充等並無本質區別,唯成敗異耳。司馬懿"特忿之"的記載,反證丁謐確爲曹爽集團中最具威脅者。然其悲劇在於:身處門閥政治興起之際,寒門士子欲憑權術扭轉乾坤,終難敵世家大族的深厚根基。其夷族結局,既是個人政治判斷失誤所致,更是曹魏寒門與士族矛盾激化的縮影。

結語:
丁謐之才,足稱"亂世謀臣";其敗,則顯"勢重於術"的政治鐵律。台中三狗的命運,折射出正始年間權力再分配的殘酷性。後世讀史者當超越"成王敗寇"之窠臼,於政治博弈的複雜性中,體察制度與人性的深刻互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二日申時| 2025/7/16/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