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13|回覆: 1

[人物簡介] 趙叡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6-9-30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袁紹部將:趙叡,在歷史上因抵擋曹軍不住而被殺

袁紹督將。建安五年,紹與曹公戰,紹遣叡、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隨大將淳于瓊,引二萬人馬,守烏巢。是夜,曹公引軍燒放火,叡、元進運糧方回,見屯上火起,急來救應。一霎時,火焰四起,煙迷太空。趙、眭二將驅兵來救,操弓勒馬回戰。二將抵敵不住,皆被曹軍所殺,糧草盡行燒絕。

歷史概況

袁紹騎督。建安五年,紹與曹公戰,叡助將軍淳于瓊守烏巢。公引軍至,圍屯,大放火,營中驚亂。大破之,盡燔其糧谷寶貨,斬叡、韓莒子、呂威璜、督將眭元進等首。

天子規風 發表於 2025-7-2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烏巢之役趙叡之敗與袁紹軍戰略失誤】

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及裴注引【曹瞞傳】所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中,趙叡作爲袁紹部將,與淳于瓊等共守烏巢,終致兵敗身歿。此役實爲袁紹集團由盛轉衰之關鍵,今試析其敗因三要。

一、將帥選任之失
袁紹遣淳于瓊總督烏巢,其人"嗜酒無度"(【後漢書·袁紹傳】),而趙叡、眭元進等皆非獨當一面之才。考【通典·兵典】云:"凡擇將,先觀其器識。"紹以驕矜之瓊統軍,配以趙叡等資歷尚淺之將,較之曹操親率精銳夜襲,高下立判。趙叡雖"驅兵來救",然臨陣應變不足,終致"抵敵不住",此實爲主帥任人不明之禍。

二、防禦體系之弊
烏巢屯糧重地,紹軍竟未設縱深防禦。【孫子兵法·九地】明言:"重地則掠",曹操正是窺破紹軍"屯守單薄"(【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五】),故敢以輕兵突襲。趙叡等"運糧方回"即遇火攻,反映紹軍後勤調度混亂,警備鬆懈。火起後倉促應戰,焉能不敗?

三、戰略重心之誤
袁紹集重兵於官渡主營,而烏巢僅遣二萬人守備。裴松之注引【漢末英雄記】稱紹謀士沮授曾諫"遣蔣奇別爲支軍於表",紹不從。趙叡等之死,實爲紹戰略失衡之犧牲。曹操焚糧後,紹軍"土崩瓦解"(【三國志·袁紹傳】),足見糧道防禦乃生死所系。

結語
趙叡之敗非獨武勇不濟,實折射袁紹集團多重積弊。昔荀彧評紹"能聚人而不能用",觀烏巢之役,趙叡等將雖有赴死之勇,然主昏於上,謀亂於中,縱有萬人亦難挽頹勢。後之治史者,當以此鑒爲將之道與統帥之要焉。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二日申時| 2025/7/16/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