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2|回覆: 0

[成語典故] 直搗黃龍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22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直搗黃龍】相關人物

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直搗黃龍】涵義

黃龍:即黃龍府,轄地在今吉林一帶,爲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黃龍府。指搗毀敵人的巢穴。

【直搗黃龍】出處

【宋史·岳飛傳】:“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直搗黃龍】辨析

【直搗黃龍】讀音:zhí dǎo huáng lóng

【直搗黃龍】近義詞:犁庭掃穴

【直搗黃龍】用法:動賓式;作主語;含褒義

【直搗黃龍】造句

1、趁此大捷,我軍應當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掃穴犁庭。

2、他既明知朝廷專講和議,他卻偏要直搗黃龍

3、古往今來,以突然襲擊而直搗黃龍的戰爭奇蹟,舉不勝數。

4、讓一個陌生的沒感覺的干粗活的野男人開門見山,直搗黃龍,我覺得自己無比的淫賤下流,但這正是我要達到幾分鐘前接近的高潮所需要的。

5、當你真正開始直搗黃龍,穿過腸壁,進軍肚臍的時候,要注意其實只有幾英寸,就不能再動了,要拉回來些。

6、我們今天將要直搗黃龍,徹底消滅敵人,與諸君痛飲一番。

7、只要攻下這個關卡,我軍直搗黃龍的目標就指日可待了。

8、我隊有明星守門員把關,防守是固若金湯。對手想直搗黃龍,射門得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9、祝推倒員能夠龍章秀骨,直搗黃龍

10、莊某隻願率一支親自練的鐵軍,踏破賀蘭山缺,直搗黃龍,收取中原,光復燕雲之地,驅逐韃虜,恢復漢唐雄風!

【直搗黃龍】成語典故:

岳飛向周同學習武藝,周同死後,每月都要爲周同掃墓。他的父親勉勵他說:“如有機會爲國效力,也應該這樣!”宣和四年,岳飛應招入伍,由於驍勇善戰,從一個普通士卒漸漸躍升爲領袖。

岳飛對待部下很寬厚:士卒生病了,他親自給熬藥,戰死了負責養活家小,把朝廷給自己的犒賞一律分給士卒。每有軍事行動前,都要召集將校商量,商定好了才行動,所以部隊突然遇到敵人,也不驚慌。但他的軍紀卻很嚴:一次一個士卒拿了老百姓的一條麻繩綁馬鞍子,馬上被軍法處死了。有時部隊在路上過夜,老百姓開門要收留他們,沒有人敢進去。老百姓把他們稱作“岳家軍”。

岳家軍奮戰10餘年,收復了大片失地。朱仙鎮會戰,大破金兀朮,金人士氣盡喪,宋人銳氣高漲,被金國占領的人民也紛紛起來響應,收復中原指日可待。岳飛高興地對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當時是金國腹地)

“直搗黃龍”指將戰鬥進行到底。

孟吵兩 發表於 2025-7-16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直搗黃龍"的軍事哲學與岳武穆精神】

"直搗黃龍"作爲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略概念,其價值不僅在於戰術層面的突襲意義,更蘊含著深厚的軍事哲學思想。考【宋史·岳飛傳】所載"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之語,實爲古代"擒賊擒王"軍事原則的典範表述。【孫子兵法·九地】言"先奪其所愛則聽矣",正與此戰略暗合。

岳武穆此語產生的歷史語境值得深究。紹興十年(1140年),郾城大捷後,金將韓常率五萬兵請降,此乃宋金戰爭重要轉折。岳飛此時提出"直搗黃龍",實爲把握戰略窗口期的明智之舉。黃龍府作爲金人肇興之地(今吉林農安),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古代軍事家所謂"批亢搗虛",正是要選擇兼具戰略價值與心理震懾的目標。

從訓詁學角度,"直搗"二字尤堪玩味。【說文】釋"搗"爲"手推也",段玉裁注"引申爲凡深攻之稱"。而"黃龍"作爲地理概念,最早見於【遼史·地理志】,本爲契丹軍事重鎮,金人沿用之。岳飛選擇此目標,既考慮實際軍事價值,更暗含"覆其巢穴"的心理震懾。

岳家軍能屢創"直搗"之戰果,與其建軍思想密不可分。考【金佗稡編】載,岳飛治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這種"仁信智勇嚴"五德兼備的治軍理念,使部隊具備長途奔襲的紀律保障。其"連結河朔"之策,更體現對"因糧於敵"戰略的深刻理解。

然此成語在後世運用中出現異化現象。觀現代用例,或用於體育競技(例8),或混入俚俗語境(例4、5),此皆偏離本義。按【文心雕龍·定勢】"因情立體,即體成勢"之說,成語運用當尊重其歷史語境與情感色彩。

今日重讀"直搗黃龍",當體會三重境界:其一爲戰術層面的突然性與決定性;其二爲戰略層面的全局觀與機遇意識;其三爲精神層面的"還我河山"之志。岳武穆"三十功名塵與土"的胸懷,與"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的緊迫感,正是這個成語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濟世 發表於 2025-7-24 19: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直搗黃龍"的軍事哲學與岳武穆精神建構】

(甲)詞源考辨
"直搗黃龍"典出【宋史·岳飛傳】,其軍事地理內涵尤值深究。黃龍府作爲金國軍事中樞(今吉林農安),實爲女真政權"根本之地"(【金史·地理志】)。岳武穆此言非徒壯語,實含"批亢搗虛"(【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縱深打擊戰略。考【武經總要】載:"凡攻戰之法,從易者始",而岳飛選擇金國腹心爲戰略目標,正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兵法·計篇】)的用兵要義。

(乙)軍事倫理雙重性
細繹史料,可見此語誕生於紹興十年(1140年)郾城大捷後,時值金將韓常欲率五萬軍歸附。岳飛"大喜"而發此誓,折射出宋代"忠義巡社"(【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四)制度下的特殊軍事倫理:既含"恢復中原"的民族大義,又具"與諸君痛飲"的袍澤情誼。此種"義利之辨"(【朱子語類】卷十三),恰是宋明理學"性命之學"在軍事領域的投射。

(丙)戰術體系解析
岳家軍能作此壯語,實賴嚴密戰術支撐:
1. "凍死不拆屋"的軍紀建設(【金佗續編】卷二十七)
2. "麻扎刀"破拐子馬的兵器革新(【宋史·兵志】)
3. "連結河朔"的敵後動員(【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七)
此三者構成"正奇相生"(【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的戰術閉環,使"直搗"具備實操可能。然需辨明,此戰略與漢代"犁庭掃穴"有本質差異:前者重在瓦解戰爭潛力,後者傾向種族滅絕,此即王夫之所謂"華夷之辨,義利而已"(【讀通鑑論】卷十四)。

(丁)歷史語境重勘
檢視【宋會要輯稿·兵】可知,紹興七年(1137年)宋廷已設"直搗黃龍"賞格。岳飛此言實爲對朝廷戰略的呼應,非如後世演義所謂"孤軍北伐"。然考【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二十,其時宋軍缺馬嚴重,所謂"直搗"更多是心理威懾。此即陳亮所言"氣足以懾之,而形不足以制之"(【酌古論·光武】)

(結語)
"直搗黃龍"作爲軍事符號,已超越具體戰役層面,升華爲"武穆精神"的核心意象。其價值不在能否實現,而在彰顯"仁者必有勇"(【論語·憲問】)的儒將風範。今人觀此,當思【大學】"知止而後有定"之訓,既慕其壯懷激烈,更當察其"智、信、仁、勇、嚴"(【孫子兵法·始計】)的爲將之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