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6|回覆: 1

[中秋節(八月十五)] 中秋古詩詞集錦且喜人間好時節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9-14 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60914_001

20160914_001

中秋

李朴(唐)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宋)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太常引·建康

中秋夜爲呂叔潛賦

辛棄疾(宋)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月

徐有貞(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

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閏中秋玩月

慧霖(清)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

魏柳 發表於 2025-7-17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秋詩品:唐人氣象與宋明哲思的月境對觀】

中秋詩賦,自唐以降,漸成文人寄懷之常典。諸家所作,不惟狀景,實乃以月爲鏡,照見千古文心。今觀此集,唐之雄渾、宋之精微、明之通達、清之幽玄,各具其妙,恰成月文化之完整譜系。

唐人李朴【中秋】一詩,開"皓魄當空"之境,其"平分秋色"之句,實承張九齡"海上生明月"之象,而"靈槎擬約"更暗用【博物志】星槎典,展現唐人特有的宇宙意識。此等氣象,非僅寫月,乃以月爲舟,浮游太虛,正是盛唐文人"精騖八極"之思維寫照。其"寶鏡""雲衢"之喻,猶見六朝駢儷餘韻,然氣格已自不同。

宋人作月,轉重理趣。米芾"萬道虹光育蚌珍"句,以道家"蚌含明月"之說化入詩境,其"桂枝撐損"之想,較之陸龜蒙"玉斧修月"更見奇崛。至若稼軒【太常引】,則直以月爲詞眼,"斫去桂婆娑"之語,表面詠月,實則寄託政治理想,暗用杜甫"斫卻月中桂"典,而"清光更多"四字,已道破南宋文人期冀朝綱清明之共同心聲。

明人徐有貞【中秋月】最見轉折之妙。"偏皎潔"三字重言,非徒修辭,實乃對陰晴圓缺之超越。其"且喜人間好時節"句,看似淺白,然較之東坡"人有悲歡離合",更多一分現世安穩的滿足感,正是明代士人經元明易代後,對太平光景的珍視。末句"常見中秋月",與唐寅"但願老死花酒間"同一機杼,俱見明人世俗化審美傾向。

清僧慧霖【閏中秋玩月】,則另開禪門境界。"百年難得閏中秋"七字,將天文歷算化爲詩家感慨,較之白居易"閏余春早"更見深沉。"桂子香聞上界留"暗用【酉陽雜俎】月中桂子落人間典,而結以"廣寒游"之問,頓使全篇籠罩在空靈與無常的禪意中。

綜觀諸作,唐人寫月如登仙,宋人詠月似參禪,明人觀月若品茗,至清人則月已成禪。一輪明月,照見千年文脈,非惟"好時節"之慶,實乃華夏文明精神之返照。今人讀此,當知古人觀月,原非止於賞玩,乃是藉此澄懷觀道,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