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82|回覆: 1

[成語典故] 凍浦魚驚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8-28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凍浦魚驚】相關人物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字休徵。三國曹魏及西晉時大臣,書聖王羲之的族曾祖父。

【凍浦魚驚】涵義

指晉王祥臥冰求鯉事。後爲孝親之典。

【凍浦魚驚】出處

【晉書·王祥傳】:“王祥字休徵,琅邪臨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

【凍浦魚驚】辨析

【凍浦魚驚】讀音:dòng pǔ yú jīng

【凍浦魚驚】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

【凍浦魚驚】成語典故: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一直被認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東晉道士許遜,還有晉時爲母臥冰求鯉的王祥,等等。後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演變爲成語“凍浦魚驚”,爲孝親之典。

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是個至孝之人。他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待他不慈,數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不好,於是失去了父愛。他每天被責命清掃牛房。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帶地事奉他們,毫無怨色。

有一次,繼母重病,要以鯉魚做藥。當時天寒冰凍,王祥不顧嚴寒,來到河中,解開衣服,臥冰求鯉。這時,冰忽然自動裂開,一雙鯉魚躍出河面,王祥持魚而歸。一片孝心,如願得償。

鄉人驚嘆,以爲是他的一片孝心感動上天所致。

【凍浦魚驚】成語接龍:

凍浦魚驚→驚愕失色→色授魂與→與眾不同→同日而論→論千論萬→萬戶千門→門階戶席→席捲天下→下馬看花→花明柳暗→暗箭難防→防不勝防→防微杜釁→釁稔惡盈→盈科後進→進旅退旅→旅進旅退→退如山移→移國動眾→眾啄同音→音信杳無→無故呻吟→吟風弄月→月圓花好→好色之徒→徒有其名→名卿鉅公→公忠體國→國將不國→國讎家恨→恨相知晚→晚生後學→學識淵博→博聞多識→識變從宜→宜喜宜嗔→嗔目切齒→齒牙餘論→論黃數黑→黑天白日→日月無光→光彩溢目→目酣神醉→醉吐相茵→茵席之臣→臣心如水→水到魚行→行己有恥→恥居王后→後起之秀→秀出班行→行不逾方→方寸不亂→亂七八糟→糟糠之妻→妻離子散→散陣投巢→巢林一枝→枝葉扶蘇→蘇海韓潮→潮鳴電掣→掣襟露肘→肘脅之患→患至呼天→天下一家→家無二主→主少國疑→疑行無成→成一家言→言行相悖→悖言亂辭→辭巧理拙→拙貝羅香→香火不絕→絕妙好詞→詞約指明→明若觀火→火傘高張→張袂成陰

賀券 發表於 2025-6-27 11:5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凍浦魚驚"的孝道意蘊與禮教張力】

"凍浦魚驚"典出【晉書·王祥傳】,其事雖簡,其義至深。此典以"冰裂鯉躍"的意象,構建了中國孝文化中"精誠格天"的經典範式。王祥解衣臥冰的極端行爲,實爲漢晉之際孝道倫理宗教化的典型表徵。考【孝經】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王祥事正暗合此理。

細繹此典,可見三重文化密碼:其一,將自然現象道德化,冰解魚躍被詮釋爲"天應至孝"的神跡;其二,構建"苦行—感應"的孝道實踐模式,這與【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兒""孟宗哭竹"等故事同構;其三,通過身體受難的儀式性表演,完成對孝子身份的確認。值得注意的是,【晉書】記載王祥"衣不解帶"侍疾在前,臥冰求鯉在後,這種敘事序列暗示著"孝"已從日常倫理升華爲超越性信仰。

然此典在當代語境中呈現微妙張力。從訓詁學角度,"凍浦"之"浦"當訓爲"水涯",與【詩經·常武】"率彼淮浦"同義;"魚驚"之"驚"非謂恐懼,乃【周易·震卦】"震驚百里"之驚,指異象顯現。這種語言編碼本身即承載著天人感應的宇宙觀。但現代視角下,需要辨析的是:孝道的本質究竟是發自內心的情感,還是追求感應的表演?王祥面對繼母不慈仍恪盡孝道,這種"以德報怨"的行爲是否符合現代倫理?此實爲傳統孝道現代轉型的核心議題。

至若該典的文學影響,可溯及王羲之【孝經論】與後世"孝感"類詩文。在成語體系中,"凍浦魚驚"與"哭竹生筍""扇枕溫衾"構成孝道意象群,共同塑造了中國人的倫理記憶。其接龍遊戲中的"驚愕失色""色授魂與"等衍生,恰折射出該典故的情感輻射力。

要之,"凍浦魚驚"作爲文化符號,既濃縮著"孝感天地"的傳統價值觀,也包含著禮教與人性的深刻矛盾。今日重釋此典,當取其敬親誠意之核,去其極端化表演之弊,使孝道回歸"仁之本也"的本來面目。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7-13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凍浦魚驚"的孝道內涵與當代啟示】

"凍浦魚驚"典出【晉書·王祥傳】,記載王祥於嚴冬解衣臥冰,求鯉奉母之事。此典非僅奇談,實爲中華孝道文化之精神符號,其深層意蘊值得深入闡發。

一、孝道實踐的歷史語境
王祥所處魏晉之際,正值"以孝治天下"的倫理建構時期。其"臥冰求鯉"的行爲,須置於"孝悌之至,通於神明"的漢代天人感應思想背景下理解。【孝經】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王祥故事正是這種觀念的具象化呈現。值得注意的是,王祥面對繼母不慈仍恪守孝道,體現了儒家"無違"之孝的極致形態,與舜"克諧以孝"的典故形成跨時空呼應。

二、文化符號的多重解讀
1. 自然感應的哲學維度:冰裂鯉躍的異象,實爲"誠感天地"哲學觀的文學表達。【中庸】"至誠如神"之說,在此得到敘事性詮釋。
2. 身體書寫的倫理意義:解衣臥冰的肉體受難,構成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孝道觀的極端實踐,與曾子"啟予足,啟予手"的保身之孝形成互補。
3. 文化記憶的建構功能:該典故經【二十四孝】傳播,成爲集體記憶的孝道原型,影響遠及朝鮮半島、日本等漢文化圈。

三、當代價值的反思
在現代社會解構傳統的大背景下,"凍浦魚驚"的當代詮釋需避免愚孝式的簡單否定,而應把握其精神內核:
1. 超越具體行爲,關注"敬親"的情感本質
2. 轉化極端形式,強調"養志"的現代價值
3. 警惕符號異化,區分精神傳承與形式模仿

結語:
"凍浦魚驚"作爲文化密碼,其真正價值不在於復刻臥冰行爲,而在於啟示我們思考:在當代物質豐裕條件下,如何重建"色養"與"敬養"相統一的孝道實踐。正如【禮記】所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此或爲傳統孝道現代轉化的關鍵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二日申時| 2025/7/16/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