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28|回覆: 2

[成語典故] 長林豐草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8-28 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長林豐草】相關人物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262年),字叔夜。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長林豐草】涵義

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長林豐草】出處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長林豐草】辨析

【長林豐草】讀音:cháng lín fēng cǎo

【長林豐草】近義詞:草長鶯飛

【長林豐草】反義詞:童山濯濯、牛山濯濯

【長林豐草】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

【長林豐草】造句

1、他不求聞達,只想遁跡於長林豐草之間。

2、該地地勢較高,在清代以前,曾是一片長林豐草、人煙稀少的荒山群。

3、徒步2小時抵達要塞峰頂,長林豐草掩蓋不住被蘇軍炸毀的日軍作戰工事,戰爭陣亡者的白骨依然可見。

4、我們今天能夠在長林豐草間,不經意地觸動歷史的一段段插曲,山無言水無語而心有所感有所得。

5、環境像是一座植物園,長林豐草、樹青花香。

6、山峰上,有著一塊十來丈方圓的空地,在長林豐草、綠樹成蔭的深林中,極其少見。

7、見兩旁儘是長林豐草,遠遠有鼓角之聲,旌旗之影。

【長林豐草】成語典故:

嵇康是魏晉人,一心嚮往田園生活。嵇康很有君子氣概,他的朋友王戎說:“我和嵇康相處二十多年了,從來沒見過有什麼事能使他高興或者生氣的。”

嵇康家道清貧,常常靠打鐵來補貼家用,有一次權貴鍾會來拜訪他,嵇康在樹下揮錘如故,鍾會等了很久只得離去。

朋友山濤向朝廷推薦他出來做官,稽康寫了篇絕交信,來表示自己的心志。他說“就像那麋鹿,從沒有被馴服過,如果讓它出來見人,時間長了它就會顯露出桀驁的本性來,掙脫韁繩,到處狂奔,干出赴湯蹈火的事來。雖然它身上披著金鑣玉轡,享受著美味佳餚,可是卻常常思念那長林豐草。”

【長林豐草文言文】:

吾每讀尚子平、台孝威傳,慨然慕之,想其爲人。加少孤露,母兄見驕,不涉經學。性復疏懶,筋駑肉緩,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乃起耳。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簡與禮相背,懶與慢相成,而爲儕類見寬,不攻其過。又讀【莊】【老】,重增其放,故使榮進之心日頹,任實之情轉篤。此猶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纓,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愈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長林豐草白話文】:

每當我讀尚子平和台孝威傳的時候,對他們十分讚嘆和欽慕,經常想到他們這種高尚的情操。再加上我年輕時就失去了父親,身體也比較瘦弱,母親和哥哥對我很嬌寵,不去讀那些修身致仕的經書。我的性情又比較懶惰散漫,筋骨遲鈍,肌肉鬆弛,頭髮和臉經常一月或半月不洗,如不感到特別發悶發癢,我是不願意洗的。小便常常忍到使膀胱發脹得幾乎要轉動,才起身去便。又因爲放縱過久,性情變得孤傲散漫,行爲簡慢,與禮法相違背,懶散與傲慢卻相輔相成,而這些都受到朋輩的寬容,從不加以責備。又讀了【莊子】和【老子】之後,我的行爲更加放任。因此,追求仕進榮華的熱情日益減弱,而放任率真的本性則日益加強。這像麋鹿一樣,如果從小就捕捉來加以馴服養育,那就會服從主人的管教約束;如果長大以後再加以束縛,那就一定會瘋狂地亂蹦亂跳,企圖掙脫羈絆它的繩索,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顧;雖然給它帶上金的籠頭,餵它最精美的飼料,但它還是強烈思念著生活慣了的茂密樹林和豐美的百草。

【長林豐草】成語接龍:

長林豐草→草腹菜腸→腸肥腦滿→滿盤皆輸→輸肝寫膽→膽戰心驚→驚慌無措→措手不及→及溺呼船→船堅炮利→利災樂禍→禍不單行→行不履危→危如累卵→卵覆鳥飛→飛聲騰實→實獲我心→心長力短→短中取長→長街短巷→巷尾街頭→頭稍自領→領異標新→新益求新→新婚燕爾→爾雅溫文→文章魁首→首尾兩端→端人正士→士飽馬騰→騰焰飛芒→芒屩布衣→衣敝履空→空谷足音→音問兩絕→絕代佳人→人琴兩亡→亡秦三戶→戶曹參軍→軍令如山→山長水遠→遠交近攻→攻苦食儉→儉以養德→德勝頭回→回文織錦→錦瑟年華→華屋山丘→丘山之功→功成名就→就事論事→事過景遷→遷客騷人→人微言輕→輕財好義→義正辭約→約法三章→章決句斷→斷齏塊粥→粥粥無能→能言快說→說白道綠→綠葉成陰→陰魂不散→散帶衡門→門到戶說→說短道長→長夜之飲→飲水思源→源清流清→清天白日→日久月深→深仇宿怨→怨女曠夫→夫妻反目→目怔口呆→呆頭呆腦→腦滿腸肥→肥遁鳴高→高歌猛進

胡吞 發表於 2025-7-9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長林豐草考釋與魏晉隱逸精神探微】

"長林豐草"作爲中國隱逸文化的重要意象,首見於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四字非僅狀自然之景,實爲魏晉士人精神世界的具象化表達。考其源流,當溯至【莊子·秋水】"麋鹿食薦,翹足而陸"的生態意象,經嵇康淬鍊,遂成表徵自由人格的經典符號。

稽諸文獻,此語出現的語境極具張力。嵇康以"飾以金鑣,饗以嘉肴"與"長林豐草"對舉,實乃建構了廟堂與山林的價值對立。值得注意的是,【絕交書】中"逾思"二字尤見深意——這種精神嚮往並非被動逃避,而是經過理性抉擇的主動回歸。正如錢穆先生所言:"魏晉士人之隱,非隱其身,實隱其心。"

從語義演變觀之,"長林豐草"較之【詩經】"呦呦鹿鳴"的原始意象,已注入新的哲學內涵。王弼注【老子】"人法地"時特別強調"草木自長自豐"的自然之道,正與嵇康之喻相契。六朝畫論中宗炳【畫山水序】所謂"山水以形媚道",亦可視爲對此意象的藝術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運用此語,需注意三重維度:其一爲生態意蘊,指涉未被人類文明過度干預的自然狀態;其二爲文化記憶,承載著士人抗拒體制化的精神傳統;其三爲審美範式,影響後世山水詩畫"荒寒"境界的塑造。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木欣欣以向榮",王維【鹿柴】"返景入深林",皆可見此意象的流變。

今人使用此成語時,當知其不僅形容草木繁盛之貌,更暗含"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價值立場。如用於描寫戰爭遺蹟(例句3),則使自然意象與歷史創傷形成張力;若用於植物園描寫(例句5),則需警惕消解其原有的批判性內涵。建議在學術寫作中,可參照陳寅恪先生【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的用法,著重揭示其背後的文化抵抗意義。
牛皮風味 發表於 2025-7-11 0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長林豐草與魏晉隱逸精神考辨】

"長林豐草"作爲中國隱逸文化的重要意象,首見於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其文化內涵遠超出字面所指的自然景觀。考其源流,此語實承載著魏晉士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追求。嵇康以"飾以金鑣,饗以嘉肴"與"長林豐草"對舉,深刻揭示了名教束縛與自然本性的對立關係。

從訓詁角度析之,"長林"謂深邃不可測之叢林,暗喻精神自由之境;"豐草"指未經修剪之野草,象徵生命本真狀態。二者相合,恰構成對【莊子·齊物論】"道法自然"思想的具象化表達。值得注意的是,此意象在嵇康文中特指"禽獸棲止之所",實則以物喻人,暗諷當時禮法之士如同檻中馴獸,反失天然本性。

稽之史籍,此語產生於正始玄學興盛之際。當時士人面對司馬氏"以孝治天下"的政治高壓,"長林豐草"成爲對抗名教異化的精神堡壘。阮籍【大人先生傳】所述"禽生而獸死"的隱喻,與嵇康此說形成互文。二者共同構建了魏晉隱逸文學"托自然以抗名教"的書寫傳統。

較之近義"草長鶯飛","長林豐草"更具哲學深度。王弼注【老子】"道法自然"時強調"萬物以自然爲性",正可作此語註腳。而反義"童山濯濯"的荒蕪意象,恰從反面印證了自然生機作爲精神家園的價值。

今人用此成語,多取其隱逸表象而少究其玄學本質。實則嵇康之志非在避世,而在求"任實"(【家誡】)之人格完整。觀其【養生論】可知,所謂"長林豐草"實爲存養真性的精神場域。這種將自然意象哲學化的表達方式,對後世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間"等創作皆有深遠影響。

要之,"長林豐草"非僅地理概念,實乃魏晉玄學"貴無"思想在文學中的結晶。其價值在於爲士人提供了對抗名教異化的精神資源,這種將自然審美與哲學思辨相融合的表達方式,成爲中國隱逸文學的重要範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