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70|回覆: 2

苦瓜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功效,苦瓜的藥方與食療方

[複製連結]
中醫緣 發表於 2016-5-2 1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苦瓜爲葫蘆科植物苦瓜的果實,別名錦荔枝、癩葡萄、涼瓜、紅羊、紅姑娘,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約在宋元時期傳入我國。
6 v9 ^3 N5 G; x: [6 {4 t% Q
" ~" T* u* l- ?7 G; ]4 K; B苦瓜不僅是我國人民的常用蔬菜之一,而且其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均可供藥用,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是食療兼用的佳品。隨著國內外學者相繼報導苦瓜具有降血糖、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抗生育等作用,尤其是近年來對苦瓜的抗突變、抗腫瘤、抗愛滋病的作用的報導日漸增多,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2 Z8 _$ H$ N* [- T& @; [2 I& `6 k9 H
3 e1 d( A  s+ T0 @; ~5 t
苦瓜
2 j( e! J& e$ t. V# [; O9 u& w6 m0 |, S0 G, r
  主要成分與營養價值( t: ?' b' S2 w. U$ K! B) R/ u& G3 a
" c) _5 Y5 A9 F; ~. d
苦瓜具有豐富的營養,每100克鮮苦瓜中,含有水分約94克,蛋白質1.2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克,鈣18毫克,鐵0.6毫克,鉀343毫克,鈉1.8毫克,磷36毫克,胡蘿蔔素0.08毫克,尼克酸0.8毫克,硫胺素0.01毫克,維生素C120毫克,以及多種胺基酸。此外,苦瓜還含有粗纖維、苦瓜素、苦瓜甙等物質。
5 V% Y) A- ^$ u/ Z7 g) F
& b9 ?" g1 s) [; E3 Q5 W, u' D* O8 b 苦瓜的藥用功效4 D+ X( V2 ?6 G* X( T5 H/ J
! {7 K0 |- r# o; ~' Y# q
關於苦瓜性味、歸經、功效的記載,最早始於明代【滇南本草】,稱其『苦、寒、平,入心、脾、胃三經……瀉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渴』。【本草綱目】謂苦瓜『苦寒、無毒、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清代張璐在【本經逢原】中也稱苦瓜『爲除熱解煩,清心明目之品』。. t$ F. O' d2 t  F2 S+ V4 w
. u, k. r* r% C! D7 v! i
研究證明,苦瓜的果肉生則性寒,可清暑解熱,明目解毒;熟則性溫,可養血滋肝,潤脾補腎;種子則有壯陽益氣作用;葉外敷可治毒瘡癰腫;花能治胃氣痛、毒瘡等;根則可清心明目;果實中的活性成分降糖作用強於合成藥,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凡食欲不振、疲勞過度、津液不足者,多食苦瓜都很有效。$ }" A( E5 e  Y* E- I! Z

! e; e* T% n* x5 N' B2 F& B/ N5 T$ g  藥方與食療方
& y% o% f6 L" o7 o6 h3 R# z6 h" `$ Z) ^1 D' E2 a
高血壓苦瓜、芹菜各100克,芝麻醬、蒜泥各適量。苦瓜去皮、瓤,芹菜去葉、 根,均切成細絲,用開水分別略燙, 並用涼開水過一遍,以保持其鮮味和色彩,瀝掉水分。二者同拌,加入佐料調勻即可。
  q/ ~) N) K  t4 ]1 q( V8 L/ ]0 S$ }; s  P, n6 d$ c6 z$ s
痢疾腹瀉生苦瓜1個,洗淨後搗爛如泥,加入白糖3匙調勻,2小時後將水濾出。每天1次服下,連服2~3天。
+ C- ~5 Z7 C9 e1 v8 A1 Y1 m; Z5 a8 U, T( J0 Q) W
胃痛苦瓜花50克,曬乾研末,分2次溫開水沖服。或將苦瓜焙乾爲末,溫開水服下。$ E% t3 |% {: M& |1 |  o  S, s

: p/ c  E6 e+ R5 _: w7 n便血鮮苦瓜根120克,水煎服。
" i9 `- {, k6 {* D9 s; F; R+ U
: O& q/ t5 [$ c$ H: P4 q糖尿病苦瓜有『植物胰島素』的美譽。可當菜常吃,製成苦瓜汁(將苦瓜放入攪拌機中攪碎後,過濾,取出汁液即可)飲用更利於吸收。亦可根據自己口味配蘇打水、蘋果汁等飲用。! q- N, d0 B$ r8 ]( w* s" W
1 U0 C5 J" C3 ^
急性結膜炎苦瓜2個,切成細絲煮湯,煮熟後加少量食鹽,吃菜喝湯,每天2次。8 Y! w# W6 u& V- q( e. J

9 g& d! d1 w! x! R/ u* k陽痿苦瓜250克,洗淨去瓤,切成細絲與瘦肉爆炒,每天2~3次。或苦瓜種子炒熟研末,每次15克,黃酒送服,1日3次,連服10天。+ G+ R$ |3 \" Y1 a' U
! d0 j. g% i4 \0 U; Z' o& n
流感苦瓜1條,生薑3片,蒸熟服用,每日2次,食後蓋被發汗。/ v) Q' ~) e3 K4 R
" R2 P, e9 m% z- p
濕疹苦瓜葉搗爛敷患處,或烘乾研末用菜油調敷。7 }" f, t- e8 ], j6 V, p1 p

, M  `( Z  ^) D* }熱毒瘡腫苦瓜葉搗碎絞汁抹患處。4 j, A) `( Y' F5 x1 D7 ]4 P

, m4 k0 [2 z8 C7 x9 v" n鵝掌風先用苦瓜葉煎湯洗,洗後以米糠油塗之。9 x4 @5 W) L7 D* w9 Q( z

" p; Y9 B$ Q" i( Y' u! M風火牙痛 苦瓜根搗爛,敷下關穴(面部耳的前方,顴骨弓下緣凹陷處)。
; w$ a/ I+ ~. V0 W/ i4 B
% M% c" _; i$ ]$ _疔瘡苦瓜根研末,調蜂蜜敷之。
6 M2 E2 B0 O  v$ C' H. F2 @& w6 b) c  G+ D5 E& J
中暑鮮苦瓜1個,綠茶3克。將苦瓜去瓤切碎,與綠茶加水煎服。) b  x& u7 t, n
0 f$ E- V. W5 O& I4 ~. l6 K
神經衰弱苦瓜30克,杏仁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0 K: X! }) A: M# N/ u# v& a, m
7 x; A6 w+ p& {4 K* N% H3 C燙傷苦瓜適量,搗爛塗敷患處,每日2次。
/ L) N# L# E9 ?% f7 R. c7 i3 J
, u  B3 j6 p% [! ]" E迎風流淚苦瓜30克,蒲公英30克,小薊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 ~' w9 }) l# _6 S0 H7 L) o7 H. W5 k: `9 t) f: m) P$ s( A
痱子苦瓜葉50克,煎水洗澡或把葉搗爛外擦患處。苦瓜切片擦痱子,效果也很好。因苦瓜性寒,脾胃虛弱者慎用。
) V3 \: j* m6 l8 C$ Y/ n7 b& ]: i
5 K/ w' B  y' O+ S0 x1 n; V" O此外,苦瓜因其清熱解毒的功效,民間常將其用作美容護膚和減肥。如取苦瓜250克切丁,加水煎熬至瓜爛水黃,濾取汁液不加任何添加劑直接飲用,每日1次,可治青春痘。苦瓜100克,去子,浸入酸菜水中24小時,取出切絲加油爆炒當菜吃,連食15日,可治療面部扁平疣。而將苦瓜、冬瓜、黃瓜各100克,洗淨去瓤,切碎,一起放入榨汁機中,加適量的冷開水攪打成泥,過濾出汁,倒入杯中,加入少許鹽攪勻常飲用,有良好的減肥效果。
( O+ P  {& T1 K* \/ D7 R& t5 M
本文來源:家庭醫藥雜誌
林陶奔 發表於 2025-5-13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苦瓜藥食考略:從本草文獻到現代應用】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作爲藥食同源之品,其價值早載於歷代本草。今就其性味歸經、藥用機理及臨床應用略作考辨,以明其用。

一、本草考據與性味辨析
【滇南本草】首載苦瓜"苦寒平"之性,此說爲後世所宗。然細考之,其生熟異效尤爲精妙:生者性寒,功專清熱滌暑;熟者性溫,反能養血滋肝。此與【周易】"物極必反"之理暗合,亦合於張仲景"陰陽轉化"之論。李時珍謂其"除邪熱、解勞乏",實指其清中帶補之性,非純寒涼可比。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苦瓜甙(charantin)與多肽-P(polypeptide-P),恰與其傳統功效相印證。

二、營養成分的醫學詮釋
每百克含維生素C達120毫克,遠超常蔬。其維生素C與黃酮類物質協同作用,形成天然抗氧化系統。鉀含量(343mg/100g)與低鈉(18mg)特性,暗合【內經】"咸傷血,甘勝咸"之旨,對高血壓患者尤爲相宜。所含苦瓜素(momordicin)可刺激味蕾,促進胃液分泌,此即【本草備要】所言"苦能健胃"之現代註腳。

三、臨床應用舉隅
1. 消渴證治(糖尿病)
【太平聖惠方】未載苦瓜,然今用其汁液降糖,實發皇古義。建議取鮮品榨汁,晨起空腹飲30ml,佐以山藥粥護胃。現代研究表明,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作用類阿卡波糖,而性更平和。

2. 赤白痢疾
【醫林纂要】載苦瓜"解暑毒、痢毒"。今用生品搗泥取汁,正合"急下存陰"之治則。其奎寧樣物質對痢疾桿菌抑制率達72%,較之黃連素尤勝在兼能調節腸道菌群。

3. 胃脘痛
苦瓜花散(焙乾研末)之效,實本於【本草求真】"花性輕揚,善行上焦"之說。臨床可配伍檀香3g沖服,其揮髮油成分與苦瓜花協同鎮痛。

四、食療配伍禁忌
雖爲佳品,然【本草經疏】早有告誡:"脾胃虛寒者慎服。"今人用之作涼拌,當佐薑汁以制其寒。另因其含植物凝血素(lectins),孕婦及兒童不宜生食過量。

結語:苦瓜之用,貴在知性。生熟異治,寒溫互化,正顯中醫辨證之精微。今以西學析其成分,以傳統明其法度,方能用之得宜。學者當參酌古今,勿執一端爲要。

(全文798字)
呂服 發表於 2025-6-15 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苦瓜藥食考略——兼論其養生應用要旨】

苦瓜者,雅稱錦荔枝,梵種東傳之藥食佳品也。觀其性味功用,自【滇南本草】以降,歷代醫家皆有闡發。今就其營養藥理與臨床應用,略陳管見如次。

一、本草考源與性味歸經
苦瓜原產天竺,宋元間循海上絲路入華。其性味之辨,當以生熟爲要:【本草綱目】言其"苦寒無毒"者,乃指鮮品;熟制則性轉溫潤,此陰陽轉化之妙也。歸經主入心、脾、胃三焦,尤擅清降相火,此其獨勝處。

二、營養析微
每百克鮮品含維生素C達120毫克,倍蓰於常蔬。其鉀鈉之比近20:1,正合"鹹味涌泄,酸味收降"之經旨。所含苦瓜甙(momordicin)與多肽-P,乃降糖活性物質,較之合成藥物,更具"中和"之性。

三、藥用機理髮微
1. 降糖要藥:苦瓜多肽能模擬胰島素功能,促進外周葡萄糖利用。其效緩而不峻,尤宜消渴初期之"脾癉"階段。
2. 清暑妙品:生用取汁,合【溫病條辨】"辛涼輕劑"法度,暑月煩渴者,佐以蓮葉更佳。
3. 解毒雙途:鮮葉外敷治癰瘡,乃"火郁發之";根煎服療目赤,屬"上病下取"。

四、驗方舉隅
1. 消渴方:苦瓜干品30克,懷山藥60克,文火慢煎。此方暗合"甘苦化陰"之機,宜於氣陰兩虛型消渴。
2. 赤白痢方:鮮苦瓜搗汁,兌入木香末3克。取"通因通用"之義,尤宜濕熱蘊結之證。
3. 眼癤外治法:苦瓜葉鮮者,入青黛少許同搗,敷太陽穴。此從少陽論治之法也。

五、食療配伍禁忌
1. 相宜:配鴨肉成"水火既濟"之象,暑月陰虛者宜之;與醋同拌,可制其苦寒。
2. 相忌:脾胃虛寒者慎生食;妊娠勿過服,恐其"滑利傷胎"。

結語
苦瓜一物,集"清、補、通、降"四德,誠藥食之上品。然今人用之多求速效,往往未得其妙。須知養生如撫琴,貴在"中和"。昔張錫純用石膏尚配粳米,用苦瓜者,亦當知寒溫相濟、補瀉合度之要義。

(按:本文所述方劑,須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