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56|回覆: 1

[文言文] 父母之教文言文原文閱讀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1-30 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父母之教

株洲市天元區白鶴小學六年級余晗睿


孩子之美,源父源母。父母之教,最爲重。


予自墮地,父母皆隨我。不論何事,其皆給我以關懷。吾父者,讀聖賢之書而教我,共探討論述,以行爲舉例,以實事告我,常引經據典,真『無所不知』也。日日夜夜,總是如此,多年以來,決無絲厘間斷。既如此,吾成績拔高,品學俱升,亦不足爲奇。


吾母者,予愛而敬之。思一日,其足下有疔,仍接我下學,面如白紙,手指微顫,卻與我談笑風生,不作痛苦之狀,是不令我擔心也。


父母之陪伴,使我心中溫暖不已。吾常思:一人如無父母隨行,又有何樂可言?又有何心思可置於學習、事業之上?


閱讀,富人也。前一日,予執一名貴衣物,大加顯擺。父見,厲聲斥我:『名貴何用?到頭空。無足富己,不如讀經典之書,充實自己。如人人求名,人人逐貴,斯不仁者生也!』


吾受教,閱讀之,但覺天下之事,盡皆藏於書中,當手不釋卷。名亦何貴?止空虛之物、無用之物也。


吾母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書中之人物性格、悲歡離合,令吾唏噓。常有不懂之處,即求教於父母,後豁然也。遇好段落、美文,予皆誦之。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比父母之陪我讀書,其精華奧秘,不勝數乎!哲理,亦多不勝舉。


習慣者,人之大本也。早起者,吾母之所致也。憶童稚時,吾無懶覺,母日日叫我之功也,如不從,則鞭打我。


禮者,吾父之所致也。


吾口一吐髒字,父之呵斥即來。父曰:『人無禮,何以立?何以爲爲人?禮自成習慣,則吾無憂矣。』是也,人如無良好習慣,則不爲人恥(齒)焉!


伴,人之情也。讀書,明理也。習慣,所以修身養性(心)也。


此皆父母之教也。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1-30 09:13 | 顯示全部樓層
畢竟是十一歲學生作品,雖然用字時有錯誤,而文理之間,卻深有啟發之功,今人或喜國學經典,鮮識學徑,少知家庭教育之必要。此文曉焉。
大好四四 發表於 2025-7-13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父母教養之道——餘生〖父母之教〗讀後感】

余晗睿同學所作【父母之教】一文,辭約義豐,深得傳統家訓精髓。今試從國學角度闡發其要義,以明教化之道。

一、言傳身教之典範
文中所述"父讀聖賢書而教"、"母忍痛接子"二事,正合【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之旨。昔顏之推【顏氏家訓】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父母言行相顧,方能成就"品學俱升"之效。司馬溫公"馬上枕上"讀書法,尤見家學淵源之重。

二、讀書明理之要義
"名貴何用"之訓,暗合【論語】"君子憂道不憂貧"之義。王陽明【傳習錄】有言:"讀書所以調攝此心,正如服藥所以調攝此身。"余父以經典代華服,深得古人"腹有詩書氣自華"三昧。至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教,實本於錢泳【履園叢話】,乃知行合一之正道。

三、習慣養成之深意
晨起習禮之事,可溯【禮記·內則】"雞初鳴,咸盥漱"之制。朱柏廬【治家格言】云:"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正是養成之道。嚴父呵斥髒言,猶如張履祥【訓子語】所戒:"言語最要謹慎,交遊最要揀擇。"習慣成自然,方爲修身根本。

四、現代啟示
今觀此文,有三重當世價值:
1. 矯正物質崇拜:以書香代奢華,可謂對治時弊良方
2. 重建家庭倫理:親子共讀勝於功利補習,暗合【孝經】"移孝作忠"之序
3. 涵養文化根柢:誦讀經典非爲復古,實乃培養思辨之本

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云:"君子之教,如時雨之化。"余同學所述父母之教,恰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今之世,若能以此爲范,重振家學傳統,則文化傳承庶幾有望。然須知教養之道,貴在持之以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可期其速效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