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20|回覆: 2

[其他]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6蠶繅篇第15詩解4夏蠶宜涼秋蠶初涼漸暖繰絲細圓勻緊熱釜冷盆光瑩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28 21:3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6蠶繅篇第15詩解4夏蠶宜涼秋蠶初涼漸暖繰絲細圓勻緊熱釜冷盆光瑩
題文詩:
又有夏蠶,秋蠶夏蠶,自蟻至老,俱宜涼也,
惟忌蠅蟲;秋蠶,時則宜涼,漸漸宜暖,
亦因天時,漸涼故也.簇與繰絲,法同春蠶.
南方夏蠶,不中繰絲,惟堪線纊,而已周禮,
原蠶.淮南子有,曰歲再登,非不利也,
王者,法禁之謂,其殘桑也.然夏蠶最,
不宜多育.務本新書,雲凡繭宜,並手忙擇,
涼處薄攤,蛾自遲出;免使抽繰,相逼恐有,
不及則有,瓮浥籠蒸,之法士農,必用:
繰絲之訣,惟在細圓,勻緊使無,褊慢節核,
惡不勻.繰絲,熱釜冷盆,然皆必有,
繰車絲軖,然後可用.熱釡要大,置於釡上,
接一盆甑,添水至甑,中八分滿,甑中一板,
欄斷可容,二人對繰.常熱,旋旋下繭,
下則繰,不及煮損,此可繰麤,絲單繳者,
雙繳亦可,不如,冷盆所繰,潔淨光瑩.
冷盆要大,先泥其外,用時添水,八九分,
水宜溫暖,長勻無令,乍寒乍熱,冷盆可繰,
全繳細絲,中等,可繰,比熱釡者,
有精神而,又堅韌也.南北蠶繅,之事摘其,
精妙筆之,於書以爲,必效之法,業蠶者能,
取其要訣,歲歲必得.庶上以廣,府庫貨資,
下以備生,民之纊帛,開利之源,莫此爲大.
【原文】4
又有夏蠶秋蠶夏蠶自蟻至老俱宜涼惟忌蠅蟲秋蠶初宜涼漸漸宜暖亦因天時漸涼故也簇與繰絲法同春蠶南方夏蠶不中繰絲惟堪線纊而已周禮忌原蠶歲再登非不利也然王者法禁之謂其殘桑也然則夏蠶最不宜多育務本新書雲凡繭宜並手忙擇涼處薄攤蛾自遲出免使抽繰相逼恐有不及則有瓮浥籠蒸之法【瓮浥籠蒸並見農器譜】士農必用繰絲之訣惟在細圓勻緊使無褊慢節核麤惡不勻也
繰絲有熱釜冷盆之異然皆必有繰車絲軖然後可用熱釡要大置於釡上接一盆甑添水至甑中八分滿甑中用一板欄斷可容二人對繰也常熱旋旋下繭多下則繰不及煮損此可繰麤絲單繳者繳者亦可但不如冷盆所繰潔淨光瑩也冷盆要大先泥其外用時添水八九分水宜溫暖長勻無令乍寒乍熱可繰全繳細絲中等繭可繰比熱釡者有精神而又堅韌也
南北蠶繅之事摘其精妙筆之於書以爲必效之法業蠶者取其要訣歲歲必得庶上以廣府庫之貨資下以備生民之纊帛開利之源莫此爲大
【譯文】

又有夏、秋。夏救自蟻到老熟,都宜涼,但忌蛹蛆、蟲類。秋,初時宜涼,漸漸宜暖,因爲天氣漸涼的緣故。與繰絲,方法同春。南方夏蠶繭,不好絲,只能作線和絲錦。【周禮】禁養原蠶④。[【淮南子】]說:『原蠶歲兩熟,不是沒有好處,然而國家明令禁止因爲它殘害桑葉。"那末,夏蠶是最不宜多養的。
【務本新書】中說:所有蠶繭,該眾手快擇,薄薄攤在涼爽地方,蠶蛾自然遲出,免得繅絲前後相遏。』怕繅不及時,則有瓮泡、籠蒸的辦法.【士農必用】說:『繅絲的訣法,誰在細,圓,勻、緊, 不使有、慢、節、核,粗惡不細勻。』
絲有熱釜、冷盆的分別,們那必須有繅車輪,然後才能上課。熱釜要大,扣在(灶膛口上)釜口上面加個大盆去底的圈,加水中到八分滿。用一塊木板豎立在甑中隔成兩半,可使兩人對繅絲。水須保持常熱,漸漸下蠶繭,蠶繭下多了繅不及,把蠶繭煮壞了,熱釜可繅單繳粗絲。雙繳絲也可繅,但不如冷盆所繅的潔淨而光瑩。冷盆要大,盆外先用黏土泥底。繅絲時盆內加水到八九分。水宜常常保持溫吸均勻,不使乍寒乍熱。冷盤可繅全細絲,中等蠶繭,可繅雙繳絲。比熱釜所緣的光堂而又堅韌。
南北養發繅絲的事項,采澤其精嬰的內容,寫在這裡, 是必,然有效的方法。養愛人採取它的秘要訣法,定能歲歲得到利益。庶几上可以廣充府庫的財貨,下可以自給眾民的編帛,開廣利源,沒有比這個更火的。
【注釋】
繅輪。亦指手搖的繅絲車。
並船 發表於 2025-6-2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禎農書·蠶繅篇】夏秋蠶事考釋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所載蠶繅篇,於夏秋蠶事之要旨,可謂洞悉天時物理。其言夏蠶"自蟻至老,俱宜涼",秋蠶"初宜涼,漸漸宜暖",實乃契合陰陽消長之理,今試爲闡發。

一、夏蠶涼養之理
夏蠶飼育正值暑熱,蠶性畏濕溫,【齊民要術】早有"蠶居火,則絲脆"之誡。王氏強調"涼"字,蓋因高溫易致蠶體代謝過速,絲腺發育失序,故需通風蔽日以降溫。然"忌蠅蟲"一事尤爲關鍵,宋人【陳旉農書】曾載"蠅集蠶則潰",夏蠅產卵於蠶體,幼蟲寄生致蠶斃,故需以紗帳隔之,此乃古人生物防害之智。

二、秋蠶溫調之法
秋蠶飼養順應節氣遞嬗,初秋余暑未消,仍宜涼;至深秋寒氣漸侵,則需增溫。此與【禮記·月令】"季春命蠶室,仲秋趣繰絲"的時序調控一脈相承。王氏"漸暖"之說,實指以薪炭微溫補益自然氣溫之不足,此乃"法陰陽,調剛柔"(【淮南子·泰族訓】)的具體實踐。元代【農桑輯要】更詳載地火龍增溫技法,可互爲參證。

三、繰絲工藝精要
篇末"繰絲法同春蠶"六字,當與【天工開物】"治絲"篇互參。所謂"細圓勻緊",需"熱釜冷盆"配合:釜煮繭宜沸水以解絲膠,盆承絲需冷水以定絲縷。北宋秦觀【蠶書】云"出水干"即此理,水溫差異使絲纖維瞬間定型,遂得"光瑩"之質。此中火候拿捏,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絕佳體現。

結語
王氏此篇雖簡,然夏秋蠶事之要已備。其核心在於"因時制宜"四字,既承【氾勝之書】"得時之和,適地之宜"的農道傳統,又開後世精細化蠶桑技術之先河。今人研習古農書,當透過文字窺其天人相參之奧義,方不負先賢立言之本旨。

(全文798字)
無償天道 發表於 2025-6-18 01:54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禎農書·蠶繅篇】夏秋蠶事考釋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所載蠶繅篇,乃集宋元農事之大成,其論夏秋蠶事一節,尤見古人觀物之精微。今就"夏蠶宜涼,秋蠶初涼漸暖"及繰絲之法,略陳管見。

一、夏秋蠶性之辨
夏蠶"自蟻至老俱宜涼",實合【齊民要術】"蠶惡濕熱"之訓。蓋盛夏暑氣熏蒸,蠶室當以通風蔽日爲要,王禎所謂"忌蠅蟲"者,非獨防其擾食,更因蠅卵寄生爲害。元代【農桑輯要】補益其法,言"三伏時以蒿艾煙燻驅蚊蠅",可資參證。

秋蠶"初宜涼,漸宜暖",暗合陰陽消長之理。立秋後晝夜溫差漸劇,蠶室溫度需隨天時調節。考【陳旉農書】載"九月作火龕暖室",正與此呼應。王禎言"法同春蠶"者,非謂全同,實指簇蠶、上蔟等基本法度相通,然細微處仍需因時制宜。

二、繰絲工藝精要
"細圓勻緊"四字,實爲繰絲工藝圭臬。"細"在選繭去浮絲,"圓"賴索緒時指法迴旋,"勻"需調控水溫火候,"緊"則憑冷盆激淋之力。王禎言"熱釜冷盆"之法,實承【秦觀蠶書】"湯如蟹眼,盆汲寒泉"之遺緒。

熱釜溫度,【天工開物】詳載"沸極則絲脆,微沸則絲韌",可補王書之闕。冷盆之用,非僅"光瑩"而已,更使絲膠驟凝以增強韌。元代【農桑衣食撮要】記"盆中投蠟少許",則使絲色更潤,此技或即王禎時已有之。

三、農學思想管窺
此篇雖簡,卻見"順天之時,因地之宜"的農道精髓。夏秋蠶事差異,實爲古人對物候觀察的實證結晶。王禎將溫度調控與蠶性結合,較【氾勝之書】"趨時和溫"之說更爲精審,反映出宋元農學已從經驗描述轉向量化控制。

要之,此段文字雖僅百餘言,然字字皆從實踐中來。今人研習傳統農學,當如此篇所示:既明其法度,更悟其所以然,方不負先賢格物致知之苦心。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二日辰時| 2025/7/26/週六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